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14010605-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邦真是高兴极了,终于有人愿意给萧何打气了。鄂千秋果然人如其名,讲的都是千秋大业之事,既然鄂千秋唱了一出好戏,我也要高调和之。于是,刘邦当即就对诸将说道:萧何功劳本来就很高,经过鄂千秋同志这么一点评,他声名就更加显赫了。还有一事我必须告诉你们,诸位跟随我打天下,本家本族多的不过两三个,然而当初我身困中原,萧何同志不但发关中百姓支持前线,连本族几十个人都派上战场来了,你说他这样的功劳不应该排在第一吗?

诸将面面相觑,再次无言。刘邦再下诏令:萧何父子兄弟等十余人,皆有食邑;萧何劳苦功高,再多封两千户,并赐萧何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所谓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指的是,萧何可以佩剑,可以穿着木屐上金銮殿,而且进得宫门,不必跑着细步,仍按照平常速度走路。刘邦赐萧何的这个待遇,这就好像某个领导要求属下,你可以不必装职业装上班,也可以穿着脱鞋进我的办公室,更甚至不必敲门就可以直接推门进来。

众多将领再次傻掉了,这一幕有如他们当初斗陈平有什么区别?其实,刘邦之所以多封萧何两千户,有两大原因:首先,当年刘邦去咸阳出差时,萧何每次赞助他总是多出二百钱,如今,这两千户食邑就当是还个人情。其次,刘邦就是借此契机告诉将领们:你们越是忌妒和打击的,恰是我越要提拔的,因为唯此一举,受恩之人才会更加死心塌地。亏你们跟我这么久,陈平之教训,难道你们体验的还不够深吗?

这就是刘邦,无论身处多么复杂的政治环境,他总有足够的智慧和谋略化险为夷,于是,这场争侯争功的风波,总算告一个段落。然而,萧何和曹参这两个两朝官僚,因为争功事件,种下怨种,从此形同陌路,咫尺天涯,互不相干!

四、再见,封侯风波。

春,正月。刘邦把楚国划一为二,以淮东五十三县分给堂兄刘贾,封他为荆王;把彭城等三十六个县分给小弟刘交,封他为楚王。同时,封老哥刘喜为代王,封长子刘肥为齐王。从东至北,刘氏封国再度扩大,紧紧地绕围在党中央周围,那个中央,就叫长安。

与此同时,刘邦把目光瞄准了另一个异姓王,他就是韩王信。韩信是个材武之人,刘邦欣赏他,犹有欣赏他韩氏光荣的祖宗。然而,时过境迁,这个世道蠢才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有才的人,刘邦认为,韩王信所王之地,北近洛阳,南迫宛县,东又有淮阳,三面皆是天下重兵驻扎之处,如果不给韩王信搬家,有如能有一天被他赶着搬家。

主意打定,刘邦从太原郡划出三十一个县,成立新韩国,并把韩王信迁到太原郡吃风沙,并且交代他一个光荣而伟大的任务:兄弟,西北边疆守护就交给你了,千万不要让匈奴跑进我家自留地啃土地来了。

韩王信真是有苦难言,然而有苦也得忍着,不然,你难道要变成第二个淮阴侯韩信?太原是个穷地方,匈奴寇是有点多,但毕竟是个王呀。刘邦给韩王信定的新国首都为晋阳(山西省太原市),但是韩王信不知动了哪根脑筋,干脆一不两不休,把吃苦事业进行到底。于是,他马上给刘邦上书道:“晋阳离匈奴边界太远,不利抗敌,不如让我搬到马邑(山西省朔州)去。

刘邦看到韩王信这封请书,眼泪都差点感动得掉出来了。真是好同志啊,你把最美丽的土地留给我,又给我到最西北的地方吃沙子守边界,汉朝有你这样的王,将万年不倒啊。于是,刘邦立即批准韩王信请求,新韩国的首都从此定为马邑。

到此为止,刘邦林林总总,包括新王及列侯,总共有二十余个。但是封侯之事远远未能结束,萧何和曹参争第一的事结束了,而后头那些争谁第二十二或第二十三的人还在争论不休。这真是一个让人头大的事,打战的时候,谁都顾不上谁伤最多,伤得最重。现在,这些手下突然多出了许多病号,有的说我受过多少次伤,挨过多少利箭;有的又说,我杀过多少敌人,背过多少粮食;更有的人还要说,他奶奶病死老家,都没时间回家探望,我一心一意扑杀在战场上,图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今天与你们争功?

争来争去,总是没个结果。刘邦干脆暂时停封,既然他们爱吵就让他们吵了去吧,于是,刘邦大手一挥,回洛阳宫渡假。然而,有一天,刘邦站在洛阳南宫复道上看到将领们三五成群地,坐在洛水沙滩上碰头聚会,刘邦奇怪地将此事告诉张良,并且问道:“请问留侯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张良一惊,问道:“陛下难道真不知道他们在议论什么吗?”

刘邦迷茫地摇摇头,真的不知。

张良长叹一声,说道:“陛下想想都可知道,您以前打天下时,靠的全是这帮人替你卖命,你现在把天下好的地方都封给你的亲属了,可还有好多人都没分到好处。他们聚会议论的不过是,你将去哪里拿土地把他们安置,如果不能安置,恐怕就是要兴兵作乱了。”

刘邦一听,心里着实一惊,没想到封侯加爵之事竟然演变得这么厉害?那怎么办,他们争来争去,天知道争到什么时候,这样没根没据的,我也不能心急乱封息事宁人吧?

张良摇摇手,陛下不要发愁,俺已替你想好一策。请问陛下,你最恨的人是谁?

刘邦连忙说道,还有谁,天下除了雍齿,谁还能让我恨得入股入骨?

这个雍齿,就是刘邦早年起义时,从背后插他一刀背叛夺其丰邑城的雍齿。不过,自从雍齿投降后,小伙子表现不错,杀敌无数,于是刘邦念他功多,所以不忍杀之。然而,不杀不等于不恨,人世之间,有些爱,就是刻骨铭心,沧海桑田都难忘;恨亦如此,有些恨,就算是化成尘埃,也难忘记。所以,每当刘邦想起早年雍齿干他那一幕耻辱之事时,总是恨得咬牙切齿,可又不得不强忍下来。

这时,张良又对刘邦说道:陛下既然如此恨雍齿,那就先封雍吧。只要你封他为侯,其他将领立即无事。

刘邦极是疑惑:雍齿天杀的,干嘛要先封他为侯?

张良:道理很浅显嘛。你最大的仇敌都被封侯了,其他将领还怕封不到侯吗?既然如此,你难道还怕他们闹事不行?

刘邦恍然大悟,留侯好样的,又帮我解决了一大难题。刘邦立即传令,摆下酒席,招雍齿及诸将前来喝酒,宣布封雍齿为什方侯。同时,他又当众命令丞相萧何和御史等人成立评估小组,立即对将领军功做好评估,上报皇帝,以此作为分封的根据。

这下子,诸将全高兴坏了。一切危机,就此化去。这才是好皇帝嘛,要想坐稳江山,就得急诸将之所急,想诸将之所想,只要大家都有侯爵之位,什么事都好商量。

果然,不久后,刘邦评定功绩,进行封赏。弄完这事,刘邦离开洛阳,返回栎阳看望老爹。夏,五月二十三日,刘邦正式尊称老爹刘太公为“太上皇”。

第二十章匈奴,匈奴

一、匈奴的前世今生

在遥远的大西北草原,有一群白狼正在偷窥着中原大地,他的名字就叫匈奴。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其外敌几乎来自大西北。匈奴,突厥,蒙古,等等,来了一个又一个,真是打跑了白狼,又来了豹子,赶走豹子,又来了一只大老虎。总之,没完没了,永无安宁。于是,自周朝以来,长城越修越长,修得越是坚固,撞击得越是凶猛,从来就没有真正有效地制止过外敌。

大西北民族为何喜欢光顾中原,估计跟地理环境及游牧民族本性有关。首先,中原沃里千里,气候湿润,适宜生活,江南之地更是有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其次,中原生产发达,物产丰富,成群的牛羊在黄昏的牧笛下晚归,成熟的粮食在阳光下反射着黄金一般的光芒;雄伟的皇宫里住着千万个让人流尽口水的美女,这美丽景色,不要说人,动物看到了都想搬家来居住。再次,游牧民族天生爱旅游抢劫,打一枪换一炮,抢今天吃明天,从来就是祖宗传下来的老本行。不然,为什么我们会在马上生活,不下马来学着中原人逐水而居,安居乐业?

我们不要责怪游牧民族的可耻行为,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是汉人居住在苍茫的草原,胡人居住在温暖如春的中原,看你汉人来不来中原抢劫粮食美女?自古以来,忌妒别人的优越,损别人之利,肥自己之私,从来都是人人在梦里都想干的事。既然如此,唯有以实力说话,你有实力,你就为所欲为,你没实力,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