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刹那芳华-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戴平和张永也在一边围观。戴平凑得很近,他看了一会儿说;“书上说切口要6到8公分,你这好像还不到4公分?太小了吧!”
阑尾切除术对医生来说就是个最基本的手术,即使是在狗身上有些不同,也完全能应付。芳华自信地说:“够了!切那么大干嘛?又不是剖腹产!”几个人被她逗笑了。
芳华又斜了戴平一眼:“别站我旁边啊!你的脑袋都伸我头顶上去了!伤口感染了,你负责啊?”戴平无奈地离远一点,嘟囔了一句:“是你太矮了嘛!”
芳华拖长了声音说:“说什么呢?下次是不是不想做主刀了?”戴平赶紧讨好:“没有没有,组长大人您不高不矮,正合适!哪像我就一个傻大个啊!”其他几人都笑了,手术气氛也放松了许多。这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说说笑话,其实就是一种减压的手段。
别看芳华和戴平斗着嘴,她手下的动作却是一点没受影响。三下五除二,不到30分钟就做完了。
她们小组本来是最后一个开始动刀的。但是却是最先切下狗的盲肠,并最先结束手术的。当第六小组都将狗护送回狗笼,离开手术大厅时,大多数的组还没找到盲肠在哪儿呢。
当天晚上五点半,算起来也是手术后七、八个小时了。芳华和嘉辉在晚上上课前,又去了一趟动物房。还没进狗舍呢,就听见此起彼伏的狗吠声。
一路走进去,只见一排排分属不同班级的狗舍里,凡是今天做了手术的狗看上去大多情况不好,都躺在笼子里不怎么活动,还不住“汪汪”地呜咽悲号着。少数几只体型健硕的大狗。倒是能站起来,在狗笼子里转着圈,很狂躁的样子。见到芳华她们通过,这几只狗的眼光都很凶狠地瞪着她俩,还大声地狂吠起来。
芳华不由向嘉辉那边靠近了一点,但还故作镇静地说:“这狗可够凶的!”
嘉辉看着她,笑了笑,拉过她的手,两人并肩走到最后那间狗笼前。这只狗倒是看着和早上也没什么大的变化,看到她们过来,也只是稍微直起了头,但是却张着嘴,舌头伸在外面,头不住地转来转去。
芳华看这狗怎么比早上还兴奋了点呢,就捅捅嘉辉:“你看看她的伤口!”
嘉辉笑着放开芳华的手,边开笼子边说:“难得你也有怕的东西!”
芳华嘟囔着:“我那是不和禽兽一般见识!”
嘉辉把狗的身子侧翻,看到她腹部的伤口纱布敷料固定得挺好,外层也很干净,没有血迹。芳华想,这狗大概还是因为伤口疼痛,才有兴奋不安的表现吧。
可是芳华也没办法像对病人一样给狗止痛药,她只好壮起胆子也进了狗笼,蹲下来,和嘉辉一起抚摸着狗背的皮毛。就这么简单的动作,这狗就安静多了,侧躺在干草上,很舒服的样子,看着芳华的眼神也更柔和。
芳华不禁想,真有这么一条温柔的狗,也很不错啊。最后,芳华给狗的饭盆里加了点水,看着她喝了点,才和嘉辉就离开了狗舍。
今天晚上,诊断课的老师召集六个平行班的学生,一起到校西院的第八教学楼上课,据说有重要事情宣布。
**************************************
【今日加更奉上!】(未完待续,!)
七十四、标准化病人
七十四、标准化病人
到达八教的大阶梯教室。里面已经是人声鼎沸了。还好这个教室够大,大家挤着点,还是勉强坐得下六个班的人。
芳华和嘉辉一进门,看见王菊、戴平、张永等人正在进门这边的第三排向他们招手,显然是帮他们占着位子呢。两个人走过去,挤着坐下来,那几人都关心地问起手术后狗的情况。听说情况良好,他们也很高兴。
芳华朝四周打量了一下,发现讲台两侧一边一个放着台大电视,这是要放教学录像?那也没必要召集六个班的人一起吧,分别放映不是效果更好吗?
再一看,发现教室里面那一侧的第一排坐着几个重量级人物。在年级主任郭老师身边坐的有附属医院的院长时英杰,副院长兼内科主任杨锦新,还有全面负责本年级诊断课教学的内科住院总医师朱丹阳。几个人在那里低声交谈着,还面带微笑。
乖乖,这阵势不小,看来真是有什么大事啊!不过看样子应该是好事吧!周围的同学也被这领导压阵的气氛震住了,纷纷小声地议论着。
不一会儿,开会时间到了。先是郭老师站起来讲话:“同学们,今天把六个班的同学召集在一起,是因为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在今天宣布。这件事将在我校的历史上写下重要的一页。它是我校和国际接轨、进行医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郭老师顿了一下说:“那就是我校将在国内医学院中,首次引入标准化病人的诊断教学模式,而你们年级就是第一批试点的班级。同学们,这是你们的光荣啊!如果这项改革成功了,必然会使我校的医学教育水平上升到一个新台阶,甚至可能在诊断学教育方面,领先国内所有兄弟学校!”
嗡——!不等郭老师说完,底下的学生们都兴奋地议论起来。但是兴奋归兴奋,什么标准化病人可都是头一次听说。病人都是不一样的,不要说得的病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种病,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等等情况都还是千差万别的,怎么可能做到标准化呢?
郭老师微笑地等大家平静了下来,才接着说:“这个标准化病人是来自美国医学院的术语,具体情况呢,下面请主导这次教育改革的时院长给我们讲讲吧!大家欢迎!”
大多数同学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全医学院闻名的新院长时阎王,不由得纷纷鼓掌,后面的同学还站起来想看得更清楚。
时院长微笑着走到台上,接过话筒和大家打起了招呼:“同学们好啊!这是我上任院长以来第一次和同学们见面哪!后面的同学是不是看不清楚啊,站到前面来看嘛!我这号身材体型其实很好认啊!在学校里肯定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了!看到没,本人就是病人称作‘弥勒佛’,医生称作‘时阎王’的时英杰!”
台下的同学们大笑,但也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位有个性的院长。
时院长和同学们说笑了几句,就聊起了正题:“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华西医大在建校没多久,就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结成了兄弟学校。什么是兄弟学校?那就是相互承认毕业生学历啊!要是在那个时代,你们这些人毕业后就可以在美国行医了!”
下面的同学发出一片遗憾的叹息声。谁都知道解放后。这种兄弟关系就停止了。现在也没有任何一所国内医学院的学历能被美国承认。
时英杰微笑着说:“去年我们和纽约大学联系,已经初步就医学交流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在医学教育方面,美方已经同意恢复兄弟学校关系,并原则上同意恢复相互承认学历的传统!”
“哗——!”台下响起了开会以来最热烈的掌声。兴奋的同学们似乎已经看到美国医院的大门就在眼前了,一条黄金铺就的大路也似乎一蹴可及。
时英杰笑眯眯地看着大家鼓掌累了后,才说到:“同学们没有注意,我说的是原则上同意,也就是要经美国大学考察合格后。很遗憾啊,美方对我校的教育考察结果是不合格!”
“咣当!——唉——!”好些同学以头抢桌,被时院长说话的大喘气怄到了。
芳华也以手覆额,边摇头边微笑。她刚才也是没仔细听清,虽然很惊讶但也跟着大家鼓掌,还以为又是什么蝴蝶效应呢!果然她也就是只小蝴蝶,还扇不起那么大的巨*!
时院长又和大家说了一下美方考察的情况。他们指出了学校存在的很多不足之处,但是通过和临床实习的学生的接触,他们也承认了医大学生的素质不错,而且非常勤奋,同时附属医院丰富的临床教学资源也让美方很羡慕。
最后,纽约大学方面愿意出资帮助医大,主要是医学院,进行教育改革。努力和世界医学教育水平接轨。等今后医学院的教育改革成功,经美方再次考察合格后,将会授予医学院的毕业生纽约大学的毕业证和学历学位证明。
这些听起来是很遥远的事情,和在座的人已经关系不大了。大家现在接受的教育改革,也就是为后人栽树了,但是年青的学子们还是为母校的美好未来鼓起掌来。
时院长说,教改的第一步就是摒弃传统的诊断学教育模式,引入标准化病人教学。具体情况,他请内科主任杨锦新给同学们做介绍。
杨锦新也是位海归派,和时院长的教育主张很相似,都是极力主张教育要向国外先进水平看齐。不过杨主任就是典型的内科医生的做派了,说话舒缓文雅,不疾不徐,思维缜密,很有条理。
他给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