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刹那芳华-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芳华忙跑过去看,师长等人也跟了来。芳华在师长警卫员的帮助下把那人翻过来,检查了一下他身上,没看见流血的新伤,又见他呼吸平稳,还在睡呢。
芳华不由冲师长等人笑笑:“没事儿!”
几个人把那名战士抬回了土包上,他依然毫无察觉地睡着。
在江堤上看了看,医疗队员就道别返回了。
芳华走在最后,却正好听见后面传来师长和团长的说话声:“刚才那些话可不能在战士们面前说了。等抗洪结束了,裁撤的工作开始时再说!”
团长嘟囔着:“知道了。其实谣言那么多,大家也都知道了。就算现在说了,他们也一样会服从命令,坚决完成任务的。”
“是啊,我们的战士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师长,我还一直记着当年在新兵班,你教我们的吃亏歌——十八、十九正年青,离开家乡来当兵。吃亏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
“记得就好!”
“可是,师长,你这一辈子吃的亏太多了。”
师长再说什么,芳华听不到了。她转身看去,师长和团长搭着肩膀,慢慢地走远了。
芳华看看浩荡的江水,再看看堤岸上酣睡的战士们,一时很有感触。
这滚滚东流的长江就像是中华民族的血脉,里面流淌不尽的是人民子弟兵发烫的热血。只要有他们在,洪水、地震、瘟疫、战争,再大再多的苦难,也吓不倒、打不垮中华民族。
不知有多少像师长这样的热血男儿,前赴后继、无怨无悔地为军队和国家付出了一生,把青春树成了一座纪念碑。让人民铭记他们这些最可爱的人吧!
【作者有话:我发现,留言的书友都挺能分清女主对嘉辉和江波的感情不一样,那我就放心了。继续歪楼下去也没事了。】
一百四十四、急救开颅
一百四十四、急救开颅
回九江后,听说总医院联合北京的各部队医院又组织了新的医疗队,分赴各处抗洪前线。除了长江,还有嫩江、松花江等地。这个夏天,中国从南到北都是一个主题词:抗洪。
后方补充的药品物资也送来了,芳华的医疗小组又准备出发了。江波打过电话来,告诉她第六次洪峰已经在上游形成了,让她们注意安全。
各小组都是划分了片区的,芳华的小组和前几天一样向下游走,路上又经过了上次那个广州军区部队的防区。
继续向下就进入鄱阳湖地区。这次洪水之所以危害这么大,还因为中下游的湖泊围湖造田、环境破坏,使得它们天然的分洪泄洪能力大大下降。
她们来到了湖岸附近的一个乡镇。这个镇子比较大,前有湖堤挡着,本身地势也较高,是比较安全的。只不过,四周漫过来的大水还是把城镇包围了起来。
镇外村庄的农舍矮房已经被淹没得看不出痕迹了,只看到一些露出水面的电线杆和树冠。镇内的街道上有很多积水,地势低洼的地方,人没办法趟过去,只能划小船。不过这里还有水源,可以自己发电,能维持基本的生活。
镇里还有数百名老百姓,医疗组这次是跟随一支送救灾物资的武警小分队,进镇子里为老百姓服务的。
她们找到了镇医院。地势低洼的门诊部都被淹了大半。医院的住院部病房楼是新盖的,楼高四层,地势也比较高一些,但病房一楼的水也到大腿了。不过手术室也备有柴油发电机,所以这里还可以维持医疗工作。
镇医院的院长看到医疗队带来的药品等物资,非常感谢。同时他介绍说,洪水把四周村庄淹没后,有许多难民先是逃到这儿,后又被转送走。镇子里也有很多人跟着撤离,医院里的人特别是临时雇用的一些医护人员都走*了。
现在医院里的医生,就五个人,两个内科,一个妇产科,一个儿科,还有普外出身的院长自己。他们也都疲劳工作快两个月了。
带队的干事当即表示,医疗组就留在这儿帮助他们。
武警支队的人离开时,船上又搭载了些撤离的人们。镇内剩下的人多数是没有地方可以投亲靠友,或者是舍不得离开家的人。
晚上,芳华又接到江波的电话,说是从气象卫星和SAR图像分析,这第六次洪峰非常大,并且在向中下游推进过程中会与清江、洞庭湖以及汉江的洪水遭遇。洪峰目前经过的各地水文站,都报告达到了历史最高水位。
这次洪峰能否安全通过长江沿线,已经牵动了全国的心。这会儿,中央电视台正在直播赈灾晚会。驻守最险要的荆江段的空降兵某部连长还和晚会连线,向全国保证会誓死守住长江大堤。
江波让芳华一定要小心。芳华说了自己所在的位置,这里地势高,应该没事的,让他放心。
当晚果然没什么事,这里的人都久经考验了,该干嘛干嘛。镇里倒是还有两个怀孕七八个月的孕妇,都被安置在住院部的妇产科待产室,以免出现意外。夏琳干过妇产科,就主动去给当地妇产科的大夫帮忙了。
不过清晨的时候,大家明显看着水位开始上涨了,外周低洼地方住的人都开始往医院附近转移。因为这里地势高,还有镇政府学校等单位,有几栋“高层”建筑,比较安全。
很快,住院部的二楼也开始被淹了大半。为防万一,院长开始让大家把药品、水、食品等物资往四层和楼顶搬运。
芳华也帮着搬东西。她站在楼顶远望四周。镇外已经是黄色的浊流汪洋一片,昨天还见到的电线杆和树冠已经没了踪迹。只在远处隐约可见一道高高隆起的大坝,应该是湖堤吧。
不过,院长还是很乐观。他说最多淹到三楼,楼顶绝对没事的。
芳华不禁想,这房屋底下浸久了水,会不会泡软了就塌了啊。但她马上想,别自己吓自己了。这病房大楼可是他们这里的新建筑,应该没那么容易塌的。
刚这么一想,就看见城边几栋矮房子轰然垮塌了。芳华不禁暗骂自己,乌鸦嘴,好的不灵坏的灵。
当地的人已经划着小船过去看情况了,说是没有人员伤亡。他们回来的时候又接了几名群众过来。这时候,镇上的人们大多聚集到了这一片建筑的顶层或房顶,也有很多人都穿上了救生衣。
大家并不很慌乱,他们这两个月来已经见多了这类情况。这湖边的大水和溃堤决坝不太一样,一般来势缓慢,而且这里还能通过手机和外界联络。大家都相信有什么事,随时会有解放军来救援。
不过这时候,一位八个多月的孕妇突然开始肚子痛了。她丈夫是镇上的干部,她也就一直不肯撤离。但现在看样子是要早产了,夏琳和妇产科的大夫把孕妇送到四楼的手术间观察。为了保险,院长还是通过手机联系上级,请解放军派人来将这名孕妇转移走。因为医院没有麻醉师,条件也差,万一她需要做手术就麻烦了。
在等待期间,外面的水位上涨的速度越来越快了。有经验的老乡说,一定是哪处的湖堤围堰被冲垮了。
过了两三个小时,还没见到冲锋舟来。而且孕妇的情况越来越不好,夏琳和妇产科的大夫监测胎心音都觉得胎儿情况不好,可能有脐带绕颈,需要手术。
院长一看没法了,准备手术吧。芳华和段湘君也主动提出帮忙。
小段说她来做器械护士。虽然她是内科的护士,但实习的时候好歹也轮转过手术室。
芳华说,自己曾为了学气管插管在协和麻醉科轮转了三个月,这麻醉师就非她莫属了。
普外科出身的院长就给她们做巡回了,毕竟他更熟悉手术室情况。
这医院就一个手术室,大家也来不及做空气消毒就开始手术了。照明是由备用的柴油发电机提供电力。
虽然孕妇大着肚子,不容易做好弓腰抱膝动作,腰椎间隙不像普通人那样暴露良好。但芳华给各种脑外科病人都做过腰穿,还是给孕妇一次穿刺成功了,麻醉也很顺利。
夏琳毕竟是军医大毕业的,基本功扎实,即使没干妇产科很久了,她和那位本地的妇产科大夫配合得也很不错,手脚非常麻利。手术不到半小时,婴儿就被剖腹取出来了。
这个女婴果然已经被脐带绕颈两周,全身憋得青紫。妇产科大夫剪断脐带,等在一边的儿科医生马上接过婴儿,立刻抢救。
因为手术迅速及时,婴儿缺氧时间不长,在经过清除羊水、吸痰等抢救处理后,小女娃儿发出了人生的第一声啼哭。
大家都松了口气,继续给孕妇做完剩下的手术。这时,外面的人说解放军来了。
来的正是广州军区的那个团长,他们接到上级通知,说是这个镇子被洪水围困有危险、而且需要转移病人,命令他们就近赶来救援的。
只是他们接到命令时也在迎战第六次洪峰,大堤上出现了几次险情,一时没来得及抽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