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诚安郡王妃轶事-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宋家湾集市。集日,路上行人较多,马车走得并不快,等她们赶到的时候,集市上已然有许多人了。

人太多,马车只能停在集市路口,韦氏招呼两个小辈戴好帷帽,大家下车。宋家湾依山傍水,江水到这里拐了个大湾,镇上居民大多姓宋,是以得名。

赵玉笙和徐家母女,丫头婆子十多个凑拥着,笼着帷帽且衣饰华贵,赶集的乡民一下就猜测她们应该是附近庄子来避暑的权贵豪门家的女眷,立时自动散开给她们让路,倒是没什么人敢紧盯着她们猛瞧。

因为只是去逛逛,并不像附近乡民那般具体要置办什么东西,三个人慢慢地从街头逛过去,看到好玩地就停下细看,结果才刚走完半条街,两个姑娘就买了好些泥娃娃木刀牛角梳等小玩意。然后两人被一个卖棕编小动物的乡下老太迷住了,蹲在人家的摊前不肯挪窝。用崇拜地眼神欣赏着人家手指缠绕着青嫩的粽叶,灵活地上下翻动,编出一只只蜻蜓啊螳螂啊兔子啊各种小动物。

那草编小动物,根据大小以及编织难度,售价一到三文钱不等,徐蓉甩出五十文钱,将人家编好的全买了。因为还不够五十文钱的货,老太太还得再编几只。一行人正站在路边等候,街那头却传来喧哗声,众人抬头一看,惊见四五匹高头大马奔了过来,骑在马上的人高声喊着“闪开,快闪开!”

可恶,明知道今日宋家湾逢集,竟然还骑马过闹市!赵玉笙气愤不已地瞪着马上那几个人,结果却看到第二匹马上的家伙竟然是元倓。这家伙今日穿着桃红色的箭袖,其他几个家伙,也是穿红着绿要多骚包有多骚包。

虽说这几个人的马速并不算快,行人只要发现了基本能闪开,然而总有行动迟缓的老人和妇孺,这不元倓的马就差点撞到了一个扎着冲天辫的三四岁小姑娘。

边上人齐齐惊呼,元倓却探身一捞,将那孩子捞起来放到马上。小姑娘吓得哇哇大哭,挣扎着喊娘要下去,元倓愣是不让,任那孩子哭得涕泗横流。孩子的娘哭喊着在后头追,元倓与其同伴却得意地哈哈大笑。直到孩子哭得差点没背过气去才将孩子放下地来。

恶棍,不折不扣的恶棍!赵玉笙气得捏紧拳头指甲掐破了自己掌心而不知,只恨自己本事不够,不然就冲过去将这几个人渣打成猪头!

徐家母女也气坏了。徐蓉浑身乱颤,指着元倓道:“娘,您看到了吗,那个穿桃红色衣裳的是诚安郡王?他怎么能这样,太可恶了!”

韦氏咬牙道:“我看见了,打头的是康王府的元佐,后面那几个,一个是似乎是工部尚书府上的庶子陶立安,还有一个是建威侯府上的嫡孙楚晚峰,最后那两个认不大出,似乎是宗室谁家的子弟。诚安郡王真是越来越过分了,不行,回头我得跟信郡王说说,让他好生管教这个弟弟!”

她母女两个正说着话,前头一阵惊呼,却是那元佐的马忽然奔跑起来,他控制不住,眼看着就要撞到一个佝偻着背的乡下老妪身上了。看到这一幕,赵玉笙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

危急关头,只见一个身影迅疾地冲了过去,及时将老妪带到了一边。元佐的马也慢了下来,后面几个纨绔的马依次减速,场面总算不那么惊悚了。

“幸好幸好,吓死我了!”徐蓉拍着胸口,吓得花容失色。韦氏也大松了一口气,长出一口气道:“幸好没出人命,不然的话,笙姐儿,令尊赵大人可就左右为难了。”

是啊,爹爹身为锦阳府尹,这宋家湾属于他的辖区,若是今日这些恶少纵马踩死了人,爹爹不可能不管,可要管起来,这些人都是权臣子弟。这么一想,赵玉笙不由对那及时出手的人多看了一眼。正好那人抬头望向这边,赵玉笙看清来人,不由心里一暖,那人可不就是梁大叔嘛。

只是梁大叔是刑部的捕头,断不至于平白无故地来这宋家湾,八成是查案子。会是什么案子呢?是了,端午节那被杀的农夫父子两个好像是一个叫严家坪的村子的人,方才听庄头家的大丫头说,严家坪离宋家湾不过五六里路。

爹爹说那案子已然移交了刑部,难不成梁大叔是为着这案子来宋家湾的?赵玉笙揣测的功夫,那边梁大叔已然不见了踪影。

宋家湾有一家骨头汤面比较有名气,店面也干净,徐蓉早早就念叨着要去吃面。韦氏觉得逛够了,就带着两个小辈去那叫宋三郎面馆的铺子是吃面。结果她们一走进面馆大门,赵玉笙就看到梁大叔端坐在一张桌子上,显然他也是来吃面的。






作者有话要说:
写好才发现今天比往日要早一些,不管了,写好就发。老话,求收藏!





第39章 失踪
赵玉笙当初受了许多苦,十一岁之后才被赵清溪找到这事除了赵家人,其他人根本不知道。大家都听信了赵家的说法,以为这位新昌伯府嫡出的四姑娘,身子弱难以养活,其爹娘不得已听信了高人的话将其寄养在农家,十一岁度过了劫难之后就接回。

为了圆谎,赵玉笙和梁大叔早年认识这事肯定也不能宣扬出来,所以赵玉笙取下帷帽的时候,只敢微不可察地冲梁大叔笑了笑,梁大叔心照不宣地微微颔首。耳朵却仔细捕捉她们几个的谈话声,听到了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后,方结账离开。

韦氏带着两个姑娘坐马车回了庄子。崔老太君问孙女宋家湾集市可还好玩,赵玉笙点头说好玩,可惜叫几个混账东西给恶心到了。崔老太君问是何事,赵玉笙就将元倓几个骑马过集市差点伤着人一事告诉了祖母。

崔老太君气得大骂:“这些个东西,真是太过混账!信郡王英明睿智,怎么会有这样的弟弟,还好没出人命,不然你老子又得头疼了!”

赵玉笙点头:“可不就是,亏得梁大叔及时出手。”崔老太君叹息道:“说起那位梁捕头,人家可是你的大恩人。上次是你老子去谢的人家,其实祖母也想亲自跟人家道一声谢。”

说曹操曹操就到,祖孙两个正说到梁大叔,外头庄头神色带着些惊恐来报,说是刑部一个姓梁的捕头,因为一桩案子想来庄子盘问,特来请示老太君放不放人进来。

刑部姓梁的捕头,极有可能是梁大叔。要来自家庄子查问,难道自家的庄客们犯了什么事?祖孙两个对视一眼,崔老太君脸一沉,盯着庄头道:“可是庄里的人做了什么不法之事?”

庄头连连摆手:“不不,老太君,咱们庄客个个都是老实巴交的人,那些个作奸犯科之事断不敢做,大家一直规规矩矩地。”

崔老太君松了口气:“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那你有什么好怕的。兴许人家不过是找你们询问一下而已。官差查案咱们只能全力配合,稍后他问你们,你们知道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欺瞒就是。速去将人请进来见我吧。”

庄头心神稍安,飞奔着出去了。不久之后带着个中年男子走了进来,赵玉笙抬头一看,那人不是梁大叔又是谁。崔老太君看孙女的眼神就明白了,当即挥手让其他人下去,关婆子则被遣去守门。

“梁大叔,婶婶和弟弟都还好吧,”梁大叔当年家破人亡,如今又娶了妻子,儿子都一岁多了。赵玉笙一直想去梁家拜访,可碍于身份又不方便。等屋里没有旁人了,赵玉笙便迫不及待地问,并亲自斟茶递了过去。

梁大叔道:“好,他们娘俩好着呢,你上回让令尊送去的东西他们都很喜欢。你送得太多了,他们哪里用得了那么多。”赵玉笙笑道:“不多,不多,婶婶这个年纪还是好打扮的。回头瞧着好的我再着人给你们送去。”

接着崔老太君诚挚地向梁大叔表达了自己的谢意,说以后梁家有事,但凡赵家帮的上忙的赵家一定尽全力帮。梁大叔连说老人家言重了,其实是赵玉笙对自己有活命之恩,自己帮她不过是报恩罢了。

赵玉笙问梁大叔是为着什么案子来自家庄子询问的,梁大叔却说自己其实是为着一件案子来请赵玉笙帮忙确认一件事的。崔老太君一怔,孙女一个小姑娘,能帮刑部捕头什么忙呢。赵玉笙也不解地看着梁大叔。

梁大叔道:“笙姐儿,当年景临县青楼媚香阁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县的大事,他家的头牌牡丹姑娘莫名失踪了,你当时年小不知道还记不记得。”

这事儿在赵玉笙脑子里印象极其深刻,她怎么不记得。见她点头说记得,梁大叔又道:“我记得你们于家干果铺子当年经常去给媚香楼送货,你那时候扮作小子跟着你养父也去过的,你可曾见过那牡丹姑娘?如果你眼下与她照面,你还能认出她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