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兵天子-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愈演愈烈,矛盾丛生。终于演变成过去三百多年间南北分裂,天下大乱的局面,可见以儒家治国,根本就是缘木求鱼。”
杨昭摇头道:“裴大人所讲,未免略嫌偏激了。当年秦依仗法家帮助而统一六国,却因为严刑峻法过于苛刻,使百姓无法忍受,最终也只是两世而亡。汉朝建立后用黄老之术,无为而治,使国家休养生息,但最后也必须等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才能兴兵消灭北疆匈奴。可见儒家占据正统之位,诸子百家皆不能及。虽然有许多弊端,总也有种种不可抹杀之功啊。”
——偶素照例呼吁红票滴分割线——
今天第一更……   
第一百八十一章:裴矩论政(2)
裴矩不屑哂道:“正统?嘿嘿,何谓正统?何谓邪魔?想当年春秋战国时,诸子辈出,百家争鸣。儒家始祖孔子,不过是鲁国一名终生不得志的穷书生。假若他的学说真有那么好,为何诸国君主皆不用?而其余各国采用兵家、墨家、纵横家、商家等各种学说治国,亦大不乏称王称霸,强盛一时者。可见诸子百家,都有可取之处。只有到了后来,董仲舒为了迎合汉武帝心意,所以建议独尊儒术,这才久而久之,就让儒家成为了普通人眼中的正统,而其他学派都变成了异端邪说罢了。可见说到底,这劳什子的正邪之分,不过全因帝皇的心意喜好而来。帝皇喜欢什么,谁就是正统;帝皇讨厌什么,那么谁就是邪魔了。”
杨昭沉默半晌,道:“裴大人出身自河东名门,闻喜裴氏自汉代以来,就是儒学世族,以诗书传家。为什么裴大人这番说话,却似对儒学深痛恶绝?”
裴矩摇头道:“下官并非对儒学深痛恶绝。事实上,下官只是觉得若然以偏概全而独尊一家,那么必然会有种种弊端。长此以往,千秋百世之下,此举势必令中国沉沦颓丧,终至不可收拾的最惨痛局面。”
杨昭骇极而笑,道:“裴大人说得未免也太……其实我大隋自开国以来,也没有只独尊儒术,而是同尊佛门道家,以佛道之学以弥补儒术之不足。未必会沦落至裴大人说的这样差吧?”
裴矩冷冷反诘道:“殿下难道认为这是好事吗?大错特错了。佛门与道家自南北朝以来,便逐渐与儒教结合,因为本有相通相借之处,所以能够取得新的立足点和活力而转趋兴盛。但如此一来,它们更加占据了所谓的正统名分,对于其余诸子百家之学,更加贬斥为‘魔’而大肆打压。使这些所谓异端之说更无翻身余地。但儒家偏重道德,佛门全讲本心解脱,不理外务。道家又只念念不忘要白日飞升,妄想长生不死。三者结合,非但对于现实毫无意义,到最后只会搞得玄之又玄,变成浮夸空谈,却全不注重实际的空中楼阁。试想在朝官员若人人如此,这天下还怎么可能被治理得好?”
杨昭沉默下来,仿佛在静静思索。良久良久,他终于缓缓摇头道:“裴大人,若按照你的说法,那么儒、佛、道三家皆不足取。但……我实在不明白了。难道裴大人不知道,本王自己就是佛门弟子吗?你这样诋毁佛门,难道不怕本王心中生出不快?”
裴矩失笑道:“佛门弟子?哈哈,以殿下的睿智,难道还能看不清楚极乐正宗这个佛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么?事实上除去极乐正宗自己以外,正统佛门之中,三论、华严、天台、禅等各大宗派,究竟能有谁是承认极乐正宗的?这便如同当年的‘大活弥勒’竺法庆自立弥勒教一样,都是佛门中的异端邪说罢了。分别只在于,当年的弥勒教因为竺法庆被大侠燕飞所杀而导致分崩离析。而今日天下,佛门中却没有另外一位高手足以将令师摩诃叶击败,所以邪说竟然反过来压制了正统。”
杨昭淡淡问道:“那么,裴大人又是如何看待家师的呢?假若家师这位正统中的邪道他日当国,裴大人认为,可以因之而打破儒家与正统佛道二门的垄断吗?”
裴矩摇头道:“儒家的正统位置,自汉武帝至今已经历近千年,势力根深蒂固,难以动摇。摩诃宗主纵然有通天彻地之能,在短短一、两代人的时间之内,亦难以将其垄断地位打破。这就像当年的曹魏。魏武帝曹操本身识见过人,深明必须摧毁儒家高门豪族的重要性,所以求人惟才,认为有德者未必有才,打破汉代征辟制度的儒教标准。可是出身豪族的司马懿于曹操死后,便乘曹氏子孙孱弱昏庸,夺去曹氏皇权,尽复儒家高门大族的全盛之局。曹操对打击高门越是不遗余力,司马懿的篡魏越能得到高门支持。今日情况,亦复如是。而且极乐正宗当权日久,未必不会变成另一个儒家,照样会压制其他学说。那么始终还是换汤不换药,对天下而言,又有何改变?所以归根究底,治理国家便不能单用一种学术,必须多种学说互相竞争,取长补短,才能使国家真正达到长盛不衰。”
杨昭长长叹了口气,由衷道:“裴大人这番说话,可谓真知灼见,本王也获益良多。可是……你我今日毕竟只是初见,裴大人就如此推心置腹,难道,不嫌太过唐突了一些吗?”
裴矩潇洒笑道:“若在那等墨守成规,抱残守缺之人眼中看来,确实是唐突了。但,我辈不凡之人,自当随心所欲,又岂能为世俗礼法所拘束?”顿了顿,却又感叹道:“当今天子登极二十年,如今已是垂垂老矣。说句大不敬的话,恐怕时日亦无多了。太子虽然英明,但其性格中实有重大缺陷,可为创业之主,却不适合做守成之君,更无法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地开启崭新局面。而殿下作为太子的嫡长子,又经历当日除夕夜新年大宴与领兵入蜀平乱两件大事之后,声望日隆,权威渐立,储位之稳固,基本上已无人可以动摇。虽然是极乐正宗弟子,但观乎殿下平日作为,与极乐正宗滥情纵欲的宗旨亦大相径庭。下官虽并无未卜先知之能。可是亦可断言,他日大隋的希望,当寄托在殿下身上。故此,为我大隋千秋万代计,下官方才不惮冒昧,向殿下直言啊。”
杨昭缓缓点头,道:“原来如此。”顿了顿,又道:“刚才裴大人说,自从董仲舒向汉武帝献《天人三策》,主张拔拙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术成为正统的主流思想,而其他诸子百家则成为异流。这件事情,过去本王也曾约略听说过。据说在江湖之上,有人将这些异端派系的集合统一称呼为魔门。其与佛、道并列,双方形成誓不两立的对抗局面。自汉朝以来,这种对抗局面已经持续了数百年,至今未息。过去本王还对此事感到将信将疑,但今日与裴大人一席长谈,本王却实实在在是领教了。魔门……”
小王爷抬头微微一笑,道:“对不起,我应该说‘圣门’才对。久闻圣门两派六道之中,花间派传承了纵横家的法统,所以历代传人,无一不是识见广博,学养精深,兵不血刃即可灭国兴邦的厉害人物。阁下身为当代花间派宗主,武功也还其次,但这三寸不烂之舌,却着实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功。石之轩石邪王,在下佩服,佩服啊。”
——偶素二更滴分割线——
又到月底了,如果是起点偶就该呼吁保底月票了吧。不过纵横没有这个,所以大家请多给点点击和红票吧,恩,还有收藏   
第一百八十二章:绝世幻魔不死印(1)
杨昭这句“石邪王”甫出口,霎时间裴矩身躯剧震,正如心底深处连续打了十七八个霹雳一般,其震惊骇异之处,简直强烈得便倾尽世间言语,亦无法形容他此际内心感受之万一。什么潇洒自若的风姿气度,什么谈笑间兴邦灭国的从容自信,这刻间也全因为自身隐藏得最深最不欲为人所知的秘密,竟突然就被揭破于光天化日之下,而尽数消失得无影无踪。有生以来数十载,纵横江湖大半生,向来无往而不利的他何曾品尝过类似滋味?
不,曾经有过。那是……相当遥远的记忆了。想当年,佛门四大圣僧……千里追踪……七日七夜间的三次围剿……虽然侥幸逃脱,可是那种屈辱滋味,却强烈得甚至教邪王也刻意将它遗忘……
因为强烈震骇而变得迷惘空洞的眼神,只在瞬间已经恢复了应有的清澈与灵动。“裴矩”面色一沉,缓缓道:“这石之轩三个字,殿下究竟是从何处听来的?又为什么肯定此人就是我裴矩?可能赐教么?”
声尤未落,浓烈得宛如实质的煞气,立刻随之源源不绝地透体漫溢。头顶的朗朗青天忽尔变得一片昏暗惨淡。以“裴矩”双脚为中心,院落草地上的大片嫩绿青草,更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发黄枯萎。“喀嘞~”清脆声响,身后那棵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