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1625-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觉得自己早该在龚家湾就饿死了,还能活着就是赚,没有什么好遗憾的。
正因为他们的悍不畏死,立下的功劳也很多,忠心又够,所以很快就被谭宏提拔成了副将。
另外,下江南少不得要把翻译张秀成也带着,万一碰上洋人,鸡和鸭讲话,那也很头痛。
在擎天柱的甲板上,众将军围成一圈,听郑晓路宣布接下来的计划。
“咱们现在首先要做的,是用熊文灿换回两个孩子。”郑晓路笑道:“不过我不打算就在这里换人。”
江百涛奇道:“咱们现在大占水上优势,为啥不在这里换呢?”
“这里距离南京城太近,两岸到处是朝廷的临水城市,虽然没有大舰队,但小船多如牛毛。”郑晓路沉声道:“很容易发生变数”
江百涛点头道:“确实如此,在这种地方,咱们根本不敢登上陆地,只能靠着坚船利炮一直在江面上行动,若是登上陆地就很可能被围住。短时间还没什么,时间一长就会非常麻烦。朝廷也不傻,若在咱们赖在南京外面不走,他们就可以慢慢和咱们谈判拖时间,然后玩出各种花样,咱们总不能一直漂在水上。”
张子元一听,顿时急道:“那咋办?咱们把熊文灿绑回四川先,然后让朝廷来四川换人”
“哈哈,那怎么成?”郑晓路笑道:“那咱们不就白下江南来了?而且熊文灿只是江南总督,咱们要是把他绑回四川去,官府就不会和我们谈判了,会舍弃熊文灿,再派另外的大官来,到时两个孩子就换不回来了。”
张逸尘插口道:“没错,朝廷从来不接受绑肉票的谈判。”
昔日土木堡之变,皇帝被游牧民族抓了,朝廷拒绝谈判,重新扶了一个皇帝出来,连皇帝被抓都不谈判,更别说一个区区总督了。
郑晓路笑道:“要想谈判换人,咱们就不能离开江南,这样熊文灿的弟弟熊二爷和他的亲信手下就还有权力处理这件事。既不能离开江南,又不想被朝廷四面小船烦不胜烦的围着的话,咱们只有一个地方可选。”
这话一出,反倒是余楠这个降将反应最快,他立即接口道:“崇明岛”
从南京顺着长江向下游航行,不过一天不到的时间,就能到达崇明岛,崇明岛地处长江入海口,乃是一个沙岛,这个岛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它扼守着长江入海口,外通大海,内接南北大陆,进可攻,退可守,既是海防重地,也是江防重地。
崇明岛四面环水,正适合阎王军这种水上强军占领和驻守,在崇明岛上换人质可保万无一失,而且崇明岛外通着大海,郑芝龙的海盗兵也就可以成为自己的助力。
悍将张灵杰立即笑道:“阎王大人选的好位置,末将这就去把崇明岛给抢下来。”
余楠摇了摇头,道:“崇明岛可不好打哦,岛上的沙兵天下闻名,虽然不如天下五大精兵那么难缠,但是悍不畏死,不惧牺牲。嘉靖年间倭寇犯境时,崇明沙兵杀得倭寇屁滚尿流,那可不是好惹的主儿。”
郑晓路从怀里摸出一张老朱给的纸片,上面正好写着沙兵两字,他将这张纸片交给余楠,笑道:“看看背后……”
只见纸片后面写着:“沙兵勇猛,悍不畏死。但若不伤崇明岛上居民,则沙兵不会妄动。”
余楠心念一转,就明白了过来,叹道:“确实如此,沙兵虽然悍勇,但只是在守卫家园时才会暴发,若是不伤其亲人,沙兵就会量力而行,绝不轻举妄动。这也是朝廷不肯抽调沙兵北上勤王的原因,这些沙兵只对保护崇明岛感兴趣,外面哪怕洪水滔天,他们也不愿意出岛助阵。”
说好听点这个叫做敝帚自珍,说难听点就是自私自利了。郑晓路微微一笑,不想评价这种行为,其实不光是崇明岛,天下有许多类似的人有着强烈的本地意识和排外意识。四川人又何况不是呢?常思已过,莫议人非才是美德。
郑晓路笑道:“咱们可不是倭寇,既不会烧杀抢掠,也不会逼良为娼,相反的是,咱们所到之处,人民安居乐业,生活美满幸福,我看沙兵应该欢迎我去才对。传我将令,全军进逼崇明岛,压服岛上沙兵,咱们以堂堂正正的军势,逼迫岛上的沙兵投降,不可伤了平民一人”
其实在郑晓路发现南京城不可打之后,他就一直在苦苦思索自己应该从哪里先下手,最后才发现,崇明岛真是个好地方,这地方紧靠着长江口,方便自己从四川接应援军到来,外面接着大海,方便自己与海上的势力接触。
就是不知道崇明岛附近的水深不深,能不能兴建大型的海港,这个只有等去了才知道了。都怪后世中国地理学得不好啊,连崇明岛上有没有海港都不知道,郑晓路这才知道什么叫书到用时方恨少。
这时岸边人仰马嘶,南京城的陆军部队也出现了,沿着江边布起了一条长长的防线,但他们不敢下河,只能在岸上嚷嚷,吼些什么:“贼军有本事下船受死”、“贼军交还总督大人,饶你一命”……全是些没有营养的对白。
金竹水军懒得理他们,安安静静地离了南京城,顺着长江,一路向下游而去。
如此大型的船队活动,官府当然不能无视,一路上两岸的城镇如临大敌,鸡飞狗跳。两岸的官兵调动往来,金竹水军到了哪里,两岸的官兵就跟着到哪里。
江百涛笑道:“这江南的卫所兵比荆襄的可强多了,咱们的船队过荆襄时,两岸看都懒得看咱们一眼,就当咱们不存在似的,现在两岸的士兵跑得飞快。”
郑晓路看着两岸频频调动的官兵,笑道:“我们抓了人家总督,人家当然要激动一下。”
各位将军散回了自己的座船,各自指挥部队。把张子元留在了擎天柱上,省得看到他跳来跳去心里烦。另外,熟知江南情况的余楠也留在船上,给郑晓路当咨询对象。
终于清静下来,可以处理点杂事了。郑晓路对皂莺笑道:“我说皂莺,你也该透露一下你的真实身份了……你到底是皂莺还是公孙莺?剑舞又是哪里学来的?我对你以前的事满好奇的。”
皂莺却没什么怕讲的样子,大大方方地道:“我皂莺就叫皂莺。公孙莺是随口乱取的假名,我只是暂时用用罢了。”她这才将以前的事娓娓道来。
原来公孙大娘乃是唐代开元盛世时唐宫里的一名侍女,她拥有号称盛唐第一的剑舞之技,有《西河剑器》、《剑器浑脱》、《邻里曲》、《裴将军满堂势》等名舞。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皇宫被叛军攻破,公孙大娘仗着超凡脱俗的《剑器浑脱》,在乱军中杀出重围,捡了一条性命,从此流落江湖以卖艺维生。
公孙大娘收了许多了弟子,开枝散叶,其中绝大多数也都流落江湖卖艺维生。
大诗人杜甫写的《剑器行》,就是在白帝城碰上了公孙大娘的弟子——李十二娘,看了她舞剑之后有感而写的。
唐朝的首都乃是西安,公孙大娘当年从西安杀出生路,自然也就在陕西扎了根。她的弟子也大多散于陕西各处,随着年深日久,公孙大娘的剑舞渐渐被风尘所埋没,大多数的公孙弟子都已经消亡于历史长河之中。
皂莺童年悲苦,流落江湖,正好被公孙大娘的弟子捡了去,得以传授《西河剑器》、《剑器浑脱》这两首名舞,但是《邻里曲》和《裴将军满堂势》却已经失传了。
郑晓路忍不住问道:“怎么以前没见你跳过剑舞?只见你舞着剑杀人。”
皂莺白了他一眼,冷笑道:“陕西都饿死人了,我还跳舞?跳给谁看?”
呃,你这怪物生在陕西真是难为你了,有这神技,若是生在江南,你早就名扬天下郑晓路不禁唏嘘。
第二天傍晚,船队到了江阴市附近,这里的江面非常窄,最窄的地方仅有五里多宽的水面,郑晓路知道这里乃是后世有名的江阴长江大桥所在地,此时当然没有跨度达三公里的江阴长江大桥。
但这里却是南北交接的重要枢纽,长江的北边是靖江市,南边则是江阴市,两市都依靠着长江修建,城墙直接顶在长江边。
江阴城头下面还有一个小小的码头,名叫黄田港码头,这里平时渡船往来非常热闹,码头上停着上百艘民船,这些民船负责着南北货物的交接,乃是此时的经济和商业命脉之所在。
看到金竹水军的大军过来,黄田港码头的民船纷纷靠港,船上的渔夫水手都躲进了江阴城里,整个码头死气沉沉,看不到一丝生气。
金竹水军默默地通过这个双城夹江的小口子,然而就在船队刚刚过了一半的时候,只听江阴城头上有一人大吼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给我打”
话音刚落,江阴城头上突然响起一片炮声,城头上数十门大炮一起轰鸣,不过官兵的大炮质量不咋个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