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书五经合集-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往往以“人才 济济”来形容它的实力雄厚,兴旺发达。其实,这里的“人才”大 有讲究。什么“人才”?领导是领导的人才,秘书是秘书的人才, 公关是公关的人才,打字员是打字员的人才,甚至,看大门是看 大门的人才。这里也牵涉到另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单位,一个公 司,到底领导人多还是领导人少更好的问题。事关体制,我们谨 记圣人的教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不便深说了。
  但有一点还是可以说的: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多而在能; 一方面,精兵能将难得;另一方面,也不能多得啊!
  ………………………………………………
  子罕第九
  本篇重点谈论个人的修养、人生的进退,其中论气节的“三 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等 走众口传诵的名言。挖全篇原文共31章,本书选15章。
  君子不言利 
  【原文】
  子罕①言利与命与仁。
  【注释】
  ①罕:副词,少。
  【译文】
  孔子很少谈论利、命与仁。
  【读解】   
  孔子是不是很少谈论这几种话题?
  我们看《论语》一书中,讲利的只有六次,讲命的大致八到 九次.应该说是谈得很少的了。但讲仁的地方,在《论语》中却 比比皆是,为什么还说他很少谈论呢?关于这个问题,研究家们 有种种说法.但不少都过于牵强,过于拘泥。其实,我们的看法 非常简单,这里说他很少谈论仁,主要是说他很少从正面给仁下 定义.解释到底什么是仁。也正因为这样,才使后来的儒者从各 个不同的方面来理解仁的概念,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孔子之所 以很少从正面来解释仁是什么,是因为仁这个问题大大了,不是 随随便便可以谈论得清楚的,就像我们今天经常说到生命、人生, 但绝不轻易谈论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这类话题一样。其实,孔 子罕言命也是因为这个问题很难说得清楚,所以不轻易谈论。
  至于说到孔子罕言利,原因倒不是因为说不说得清楚的问题 了。而是因为他把“利”与“义”作为一对对立的范畴来加以对待,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重义而轻利, 所以很少去谈论它。正是因为孔子的这种态度,形成了后世儒者 的传统。所谓“君子不言利”,是不是就从孔子的“罕言利”开始 呢?
  当然,时代发展到商品经济社会的今天,情况已发生了根本 的变化,“君子不言利”也变成了“君子不羞于言利”,甚或更加 不碍口作羞地宣称:“君子也要言利。”
  但不知“罕言利”的圣人面对今天这种情形会有什么感想?是 否会发出“人心不古”的感叹呢?
  ………………………………………………
  博与专的问题
  【原文】
  达巷党①“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②”。 子闻之,谓 门弟了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注释】
  ①达巷党;名叫达的晨巷。巷党为一个词,即里巷。②无所成名:直 译为“没有成名的东西”,也就是不好说在哪方由有特别著称的专长。
  【译文】
  达巷的一个人说:“博大啊,孔子!学问广博而无法称他为哪 一方面的专家。”孔子听到后对自己的学生说:“我专门做什么好 呢?专门赶马车好呢?还是专门射箭好?我赶马车好了。”
  【读解】   
  在《为政》篇里,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不器”的话,要求君子不要像一个器皿一样,只能派某一方面的用场,而应该博学而才能广泛。努力使自己成为能适应各个方面的通才。在这里,借达巷人的口,使我们知道,孔子不仅是这样要求别人的,他自己 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这里牵涉到博与专的问题。这个问题仔细考究起来并不那么 简单.实际上,博与专不是可以如此清楚地割裂开而让人选择的。 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后,一方面是分工越来越细,因而越需要专 门的人才;另一方面是专业人才越来越需要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 技能才能够“专”得起来。所以,一方面的确如孔子所说:不要 像一个器皿一样,只能派一种用场,装酱油就装酱油,装醋就装 醋。如孔子在这里听到达巷人的话后风趣而幽默地所说的那 样,驾车就驾车,射箭就射箭。而是除了驾车,去一所驾校学两 个月拿一个驾驶执照外,还要去学电脑,学英语,如此等等,使 自己成为一个博学而多才多艺的人。但是,另一方面,没有哪一 方面的专长,或者说没有一技之长,在今天的社会里也是寸步难 行的啊,弄不好,就会成为人们所挖苦的“样样懂,门门瘟”,恐 怕连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还找不到呢,那就只有失业了罢。
  所以,更为理想的追求实际上不是“博学而无所成名”,而是 要既博学又要有所成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又博又专,“样样 懂,门门精”。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圣人其犹难诸?”恐怕连圣 人也难以做到吧?又何况我们这些等闲之辈呢!
  ………………………………………………
  宝剑锋从磨砺出
  【原文】
  大宰①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日: “因天纵②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 也贱,故多能鄙事③。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注释】
  ①大(tai)宰:即太宰,官名,辅佐君主治理国家。这里的太宰是指吴 国的或宋国的,已不能确认、②纵:伯,让。③鄙事;鄙贱之事,指 各种技艺。
  【译文】
  太宰向子贡问:“孔老先生是位圣人吗?为什么这样多才多 艺呢?”子贡说:“既然上天让他成为圣人,当然也就会让他多才 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小的时候贫穷,所以 学会了不少技艺。一般的君子会有这样多的技艺吗?那是不会的。”
  【读解】   
  不仅太宰不了解,就是子贡也没有能够了解啊。
  俗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个人小的时候艰难困苦,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做,自己努力,所以不仅多才多艺,生 活能力强,而且懂得人情世故,长大后多能有所作为。   相反,一个人从小养尊处优,生活一帆风顺,从小学直到中 学、大学乃至研究生毕业,出来后工作能力不一定就会有好强。尤 其是出来做社会、文化、商业等方面的工作,不懂人情世故,眼 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成为典型的高学位低能力者。再加上生 活、工作一遇挫折,心理承受力差,灰心丧气甚至自寻短见的例 子也不是没有过。
  所以,让孩子从小学会吃苦,学会战胜各种困难,锻炼独立 生活的能力,掌握各种各样的生活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我 们现在的独生子女,所谓的“小皇帝”,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 活水平的提高,客观上缺乏吃苦耐劳的外部环境,这就需要家长 们有意识地“创造”一些这样的环境,使孩子们得到锻炼。 ”
  宝剑峰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就连圣人,不也是从 磨砺而出的吗?
  ………………………………………………
  循循善诱的艺术
  【原文】
  颜渊喟然①叹曰:“仰夫子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②。虽欲从之,未由③也已。”
  【注释】
  ①喟然:叹气的样子。②卓尔:挺立的样子。③未由:不知从什么地方。
  【译文】
  颜渊感叹说:“越仰望着越觉得高,越钻研越觉得深;眼看着它在前面,忽然又在后面去了。老师就是这样善于有步骤地诱导人,用广博的文化知识充实我,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使我想停止也停止不下来。我已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似乎看到老师的学说就立在我的面前,但要想追随它前进,却又不知道从什么而去了。”
  【读解】   
  这是孔门第一高足的学习体会.对老师的学说崇敬而神往,对 老师“循循然善诱人”的教学佩服得五体投地,从而感到自己无 论如何也赶不上老师的学问。
  这里的“循循然善诱人”就是我们今天说“循循善诱”这一 成语的来历。
  就通常的意义来说,循循善诱就是指有步骤、有次序地诱导 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和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思考问题,使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