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书五经合集-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可 宋襄公为了表示“仁”,说是“不鼓不成列”,要等楚军完全渡过 河列好阵以后才开战。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自己也因伤腿而送 了命。这是“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典型。此外如著名的  “东郭先生与狼”的寓言故事,实№上也是说的“好仁不好学,其  蔽也愚;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的道理。东郭先生对狼讲仁慈, 讲信用,结果拚命害了自己。这些教训都是非常深刻的。
  推而广之,“六言六蔽”实№上就是反对教科文,反对本本 主义,反对理论脱离实№。而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通权达变,掌握精髓和实质。这是 要我们特别加以 注意的。  
  ………………………………………………
  诗的伟大作用
  【原文】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怨。迩①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
  ①迩(er):近。
  【译文】
  孔于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 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 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读解】   
  这是对诗歌社会作用最高度的赞颂。 现代诗歌批评所津津乐道的认识、教育、审美三大作用,在 孔子的这段话里实№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正如我们在《季氏》篇里已经说过的那样,在孔子的时代, 《诗经》简直就是一部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所以,圣人不仅以诗 礼传家,要求儿子孔鲤学诗学礼,而且在这里又一次号召所有的 学生都好好地去学诗。
  正是由于孔子的大力提倡并亲自删削编定,《诗三百》才名正 肯顺地成为了《诗经》,成为儒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有《毛诗序》那一段著名的更为热 情洋溢的颂词: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 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如果有谁还不理解《诗经》凭什么成为“经”,读了孔子的这 段论述和《毛诗序》的赞颂,那就应该理解了罢。
  ………………………………………………
  不学诗如面壁而立
  【原文】
  子谓泊鱼曰:“女为《周南》、《召南》①矣 乎?人而不为《周 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注释】
  ①《周南》、《召南》:《诗经-国风》中的两部分。《周南》是用周代 乐瞩写的诗歌,《召南》是歧山之南召地的乐调歌谣。儒家旧说认为《周南》、 《召甫》的25篇诗歌反映了文王、周公工业风化的精神,是《国风》中最为 纯正的部分。
  【译文】
  孔子对儿子孔鲤说:“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人如果 不学《周南》、《召南》,大概就像面对著墙壁站在那里吧?”
  【读解】   
  面壁而立,不仅视线被档住,使眼睛看不见东西,而且寸步 难行。
  这就是你不学诗,尤其是不学精华诗的害处。
  本章内容实№上与《季氏》中“诗才附家”一章和本篇上一 章的内容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强调学诗的重要意义,只不过说得 更为具体,,更为生动形象罢了。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学诗呢?
  遗憾的是,我们似乎已不生活在诗的时代,而是散文的时代 (借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说法)。在散文的时代里,“诗是什么?” 既已发生了问题,诗人也不知道上哪儿去了(有人说做书生意姜 了)。我们又上哪凡去学诗呢?那也就只好学散文了吧
  ………………………………………………
  礼乐到底是什么?
  【原文】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译文】
  孔子说:“总是说礼呀礼呀,难道仅仅指玉帛之类的礼物吗? 总是说乐呀乐呀,难道仅仅指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读解】   
  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
  礼并不只是指送送玉帛,送送乳猪之类,而是指它蕴含著的 文化精伸、道德精神。同样,乐也并不只是指弹弹琴瑟,敲敲钟 鼓,唱唱卡拉OK之类,而是指这些活动对于人的精神境界和修养 的升华。
  说穿了,圣人所重视的是礼乐的实质内容,反对的是徒具形 式的外表门面。所以,孔子曾经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 仁,如乐何?”(《八佾》)当林放问礼的本质时,孔子又说:“大 哉问,与其奢也,宁 ;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 就是反对形式主义的排场,而强调内心和情感上的符合礼丁要求。
  ………………………………………………
  色厉内荏,穿窬之盗
  【原文】
  子曰:“色厉而内荏①,譬诸小人,其犹穿窬②之盗也与?”
  【注释】
  ①荏:软弱。②窬(yu):同“逾”,越过。
  【译文】
  孔子说:“外表严厉内心虚弱,若用小人来作比喻,大概就像 个钻洞爬墙的小偷吧?”
  【读解】   
  这是非常绝妙的一个比喻。
  “做贼心虚,色厉年茬的人也心虚,所以非常贴切而叉生动。  与那些乡原先生,巧言令色、胁肩馅笑之徒外柔年险,笑里 藏刀不同,色厉年荏的人是外强中干,表面上峨冠博带,西装革 ,一本正经,很有威严,但实№上是拉大旗作虎皮,借以吓人, 内心空虚得很。这种人精神极度紧张,多半患有高血压、冠心病 或神经衰弱症。
  与那些乡原先生,巧言令色、胁肩诌笑之徒一样,色厉内荏 者的致命伤也仍然是那一个字——假!都是偷道德的贼,钻洞爬 墙,欺世盗名。
  钻人心的洞,爬名利的墙。 我们能不打假,能不抓贼吗?
  ………………………………………………
  好好先生是偷道德的贼  
  【原文】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注释】
  ①乡原(yuan):原同“愿”,所以“乡原”也写作“乡愿”。“愿”在这 里的意思是谨慎,乡愿,指外表忠诚谨慎,获得一乡的人的好感,而实№上 欺世盗名的人,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好好先生”。
  【译文】
  孔子说:“好好先生是偷道德的贼。”
  【读解】   
  圣人微言大义,一言以蔽之。倒是孟子对“乡原”的问题作 了较为详细的阐发。
  在《孟子·尽心下》里,孟子引述了孔子在我们这里所说的 “乡原,德之贼也。”学生万章便问:“什么样的人可以叫做乡原呢?” 盂子回答:“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换句话说,乡原就是 那种一味讨好别人的人。万章并没有很理解,于是又问:“一乡的 人都称他为老好人,他自己也到处都表现得像个老好人,孔子为什么还要说他是偷道德的贼呢?”孟子说:“是啊,这种人,你要 说他有什么不对又举不也例子来,你要指责他似乎又无可指责。他所做的一切都符合世俗,看起来还很忠信廉洁,很得大家的喜欢。但实№上,他的作为并不合于尧舜之道,所以说他是偷道德的贼。”
  说到底,是因为这种好好先生四处讨好,作面玲珑,无论在 什么事情上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不得罪人,结果使道德原则 得不到伸张。又由于他是以老好人出现,不像那些公开的 坏人,所以,败坏了道德大家还不觉得,因此像偷道德的贼一样。
  要说这种贼,在我们身边可多的是。拿原则做交易,拿工作 当儿戏,圆滑世故,处处吃香。结果是升官发财,样样有望。你 说他是贼,但他偷的是道德而不是现金,公安不能管,法庭不能 上,又有谁能来捉他,谁能来审判他呢?
  ………………………………………………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原文】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译文】
  孔子说:“路上听来便在路上传播,这是有道德的人应该抛弃 的作风。”
  【读解】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谗言三至,慈母不亲。
  据说孔子的学生曾参住在郑国的时候,一个与他同名的人杀 了人,有人跑去告诉他母亲说:“可不得了啦,曾参杀人了!”曾 母不信,只管织布。一会儿,又有一个人来告诉曾母:“曾参杀人 了!”曾母还是不信。可是,等到第三个人来说同样的话时,她便 立即起身而逃了。
  大诗人李白为此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