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滴血瞳-第6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年之中那些爬虫在缸中互相吞噬,毒多的吃毒少的,强大的吃弱小的,最后只剩下一个,这个爬虫吃了其他十一只以后,自己也就改变了形态和颜色。根据传说的种类很多。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叫做“龙蛊”,形态与龙相似,大约是毒蛇、蜈蚣等长爬虫所变成的。一种叫做“麒麟蛊”,形态与&间相似,大约是青蛙、蜥蜴等短体爬虫所变成的。

    一年之后蛊已养成,主人便把这个缸挖出来,另外放在一个不通空气、不透光线的秘密的屋子里去藏着。据说蛊喜欢吃的东西是猪油炒鸡蛋、米饭之类,饲养三四年后,蛊约有一丈多长,主人便择一个吉利的日子打开缸盖,让蛊自己飞出去。

    蛊离家以后,有时可以变成一团火球的样子,去山中树林上盘旋,有时可以变成一个黑影,在村中房屋间来往。蛊的魔力最大的时间是黄昏。每次蛊回家之后仍然住在缸中。吃到人的这天,主人就不必喂它东西了。

    据说养蛊的好处并非要蛊直接在外面像偷盗一样偷宝贝回来供主人使用,而是要借重蛊的灵气,使养蛊的人家做任何事情都很顺利。如果主人想要经商,借助蛊的灵气,可以一本万利。如果主人想要升官,借着蛊的灵气,可以直上青云。反过来说,如果偶一不慎,被受蛊害的人家知道了,去请专门的巫师来把蛊收掉,蛊的主人便会诸事不宜,全家死尽。

    养蛊的人家,除了日常要虔诚服侍之外,到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要对蛊作隆重的祭礼。

    这个祭礼延续三天,即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日,在这三天之内,主人要每天都用新鲜的猪一头、鸡一只、羊一头,煮熟以后,到晚上星宿齐观天空之时,全家把猪羊鸡搬入养蛊的秘室中去俯伏祷告,祷告完毕,将猪羊鸡砍碎,投入缸中。据说蛊的食量很大,魔力很高。祭扫的时候

    外人不得参加,消息不可泄漏,否则又有身家性命的危险。除了聚虫互咬一法外,各种特殊的毒蛊又分别有特殊的制造方法。

    我躺在床上撮了撮牙花子,“哎呀,这些都是老掉牙的东西了,我肯定都是知道的,那桑林婆婆是何许人也,断不是一般的俗人,这些道理《陆判手卷》当中自然也是有记载过的!”

    可是崔明丽的头却摇的好似拨浪鼓,“不是的,我的意思是这种蛊和一般的蛊不一样,而是一种特殊的蛊……”

第659章 思前想后() 
特殊的蛊?我坐直了身子,不由自主地看向了崔明丽,说实话,我自然是有些不相信她所说的话,毕竟和桑林婆婆在一起那么长的时间了,我怎么会不晓得这个问题呢?可是崔明丽的双目当中却透露出一种极为坚毅的肯定。

    “韩小天,那种蛊叫做——子母蛊……”我当即愣住了,自然有些不知道这子母蛊究竟是什么意思,崔明丽冲着我摇了摇头,又慢慢地开始解释着,“这次,我肯定要从蛊毒的渊源说起。”

    放蛊是一种古老的黑巫术,是楚巫文化的一部分。两千多年以前的古代典籍中就有关于蛊的记载。但是这些古代典籍记录了制造蛊毒的方法,大意是说,将各种毒虫集中在同一器皿之中,任其互相袭击与吞食,最后存活下来的就是蛊,即毒虫之王。这个记述当然和一些的古代典籍是大同小异的。

    历朝历代官府都针对制造蛊毒行为有非常严厉的刑律,故放蛊巫术完全处于秘密状态,历代志书史记,关于蛊毒的记录数量虽然不少,总是寥寥数语,并且语焉不详,这就使蛊婆也就是草鬼婆与蛊毒变得更加诡秘。

    《陆判手卷》有云:苗妇能巫蛊杀人,名曰放草鬼。遇有仇怨嫌隙者放之,放于外则蛊蛇食五体,放于内则食五脏。被放之人,或痛楚难堪,或形神萧索,或风鸣于皮皋,或气胀于胸膛,皆致人于死之术也。”

    传说放蛊的手法有三到四种,以手法的不同可鉴别法术的高低:伸一指放,戟二指放,骈三指四指放,后果各不相同。一二指所放的蛊,中蛊人较容易治愈,三指所放就较难治了,倘若是三指四指所放,几乎属于不治之症,中者必死无疑。

    中了蛊的人在将死前一个月左右,能见到蛊婆的生魂掩着面前来送物,行话谓之“催乐”。此后如果病家不能得到有效治疗,一个月内病人定会死去。治疗中蛊的病人,轻者郎中草药或还可以奏效,重者非放蛊者本人来解才有生路可求。

    对于蛊婆旧时有多种方法识别真假。按古书的记录,真蛊婆目如朱砂,肚腹臂背均有红绿青黄条纹,没有就是假的;真蛊婆家中没有任何蛛网蚁穴,而该妇人每天要放置一盆水在堂屋中间,趁无人之际将其所放蛊虫吐入盆中食水,否则就是假的。

    真蛊婆能在山里作法,或放竹篙在云为龙舞,或放斗篷在天作鸟飞,不能则是假的。所有的真蛊婆被杀之后,剖开其腹部必定有蛊虫在里面,若没有就是假的。清嘉庆之前,苗人捉到蛊婆格杀勿论,后来不知何故,不敢再杀而是卖于民间,放蛊之术得以流传。

    一般说来,蛊术只在女子中相传,如某蛊妇有女三人,其中必有一女习蛊。也有传给寨中其他女子的,如有女子去蛊婆家中学习女红,被蛊婆相中,就可能暗中施法,突然在某一天毫不经意地对该女子说:“你得了!”

    该女子回家之后必出现病症,要想治疗此病,非得求助于蛊婆,蛊婆便以学习蛊术为交换条件,不学则病不得愈。因为一切在暗中进行,传授的仪式与咒语,外人无从得其详。

    每个蛊婆都设有自己的蛊坛,藏在山涧、溪流或家中的隐蔽处,蛊婆需要非常谨慎地保护它,因为蛊坛一旦被外人发现,蛊婆自己命将不保。传说曾有蛊婆设坛在家,某天趁无人时用热水给神偶沐浴,不料被自己的小儿子看见。

    第二天,蛊婆上山砍柴时,孩子不知利害仿效母亲给神偶洗澡,结果因水温过高将附有蛊妇之魂的神偶烫死。再说那蛊婆在山中劳作,猛然间感到心促气短力不能支,心下明白定是蛊坛出了问题,不敢有半点延误,赶快回家沐浴更衣,收拾停当静卧床上,不过一个时辰已经气绝。

    相传蛊妇放蛊中一人,可自保无病三年,中一牛,可保一年,中一树,可保三个月,如不放蛊,蛊婆自己就要生病,连续三年不将蛊放出去,蛊虫不得食就会伤害蓄蛊人。动物之中唯有狗不能放蛊,蛊婆怕狗也不吃狗肉。

    “然而,还有一种蛊,却是最为特殊的,那种蛊并不发作,但仅仅只是一种类似于契约的形式,便是——子母蛊!”崔明丽顿了顿,“这个东西,请问桑林婆婆有跟你提到过吗?”

    我当即一时语塞,这个事情,桑林婆婆自然是没有提到过的,崔明丽抿了抿嘴唇,“子母蛊顾名思义,自然是分为子蛊还有母蛊,但这并不是一种害人蛊,而是一种契约蛊,相当于我们经常所说的‘君子协定’,当然了,若是其中一方有所损失的话,那么另一方自然就会立即毙命,这便是一种契约,而我今天看这德哥和胖嫂的惨状,还有那老宋头之间或许就有这么个约定……”

    我深吸了口气,若是这么来说的话,那么为什么在这院子里面会挖出了那么多具的尸体呢?崔明丽点了点头,“或许就是那个阵法……”当即我茅塞顿开。

    “你的意思是,那些来这边住店的大学生,就是被德哥还有胖嫂以及老宋头胁迫着要去那盗洞里面‘以身试法’?而后,那些人都失败了的话,便被他们拉回来处理掉?”

    崔明丽点了点头,“目前看来是这个意思,而德哥和胖嫂为了掩人耳目,便把自己伪装成发丘天官和搬山道人的模样,为的就是给自己做伪装,但是那个被剁去了手脚的人,身上那些奇怪的符文,好像和某种邪教有关系。”

    我点了点头,目前看来,能够解释清楚的,或许就是这些了,只是,我们仍旧搞不清楚,到底是谁给谁下的蛊毒。

    “这两口子真是厉害,那些大学生在他们家住的时候,被整的精神恍惚的,想想也真是觉着可怕!”我摇了摇头,不由得叹了口气,“可叹江湖险恶啊!”

    崔明丽却从口袋里面摸出了一片叶子,“其实他们能做出那种事情是有原因的,而原因就是这个……”我的目光当即转向了那片叶子。

    “这是曼陀罗!”崔明丽定定地说着,“这是我在院子的一角捡拾到的,没有想到,这夫妻两个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