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驾着威龙战机去抗日-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了顿,高飞继续道:“下面我从结构上讲讲猛龙轰炸机的特点。首先是机翼,猛龙采用悬臂式月牙形中单翼。展弦比5。5,翼根弦长7米,翼尖弦长2。2米。相对厚度,内翼15%,中翼9%,外翼6%;前缘后掠角,内翼51度,中翼43度,外翼35度。全金属破损安全结构,内翼由三根梁组成两个抗扭盒,起落架外侧由四根梁组成三个抗扭盒。每侧机翼只有八块承力翼肋。蒙皮为波纹夹层壁板,翼梁和翼肋的腹板也采用夹层壁板结构,以提高抗弯刚度。”

    “再说机身,猛龙轰炸机采用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中部弹舱门用液压开闭。尾锥两侧是液压操纵的减速板。尾翼也是全金属悬臂式结构。采用带上反角的高平尾,以避开发动机喷流的影响。蒙皮为波纹板夹层壁板,升降舵和水平安定面具有两块抗剪腹板和四块翼肋,垂直安定面则采用三梁抗扭盒形结构。起落架采用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四轮小车式主起落架向前收入翼根。并列双轮前起落架可操纵转向,向后收入机身。”

    “最后我再说说它的具体参数,根据我们的计算,猛龙轰炸机翼展26米,机长米,机高7。2米,主翼面积150平方米,空重15吨,最大载油量15吨,最大载弹量3。0吨,最大起飞重量32吨,最大平飞速度600千米每小时,巡航速度400千米每小时,升限12000米,最大航程5000公里,起飞滑跑距离1300米,着陆滑跑距离1500米。”

    高飞把猛龙轰炸机方案讲完,在座的所有人都惊讶万分,这个方案做出来的轰炸机太大了,甚至达到了32吨重,比美国b24轰炸机还重10吨,但是载弹量却只有b24的一半,航程从计算结果看是相当的,不过一切还要看涡喷甲发动机油耗率。这个方案的亮点也就是它的月牙形机翼和发动机布置,由于机翼面积大,发动机内置,它的升阻比相较b24之类的常规布局轰炸机还是要大上一些,但比前面两种方案就差多了,只能依靠4台涡喷甲发动机的推力来弥补,但最大速度和航程还是要差一些。

第144章 压轴登场() 
周至柔点点头道:“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的猛龙轰炸机设计方案,虽然整体上偏保守一些,却也不乏亮点。而且这样的设计风险较之前两种方案又要小得多,倒是值得好好研究一下。这样,我们再看看最后一家单位,中央航空研究院和重庆飞机工业公司联合设计的方案究竟如何,请你们的代表上场吧!”

    雷霆在众人关注的目光中走到讲台之上,把中央航空研究院的设计师们绘制的设计详图和方案挂到了墙上,这才拿起一根教棍指着三视图以及立体解剖图开始讲解。

    这幅图就比之前的三个方案更详细,还有立体解剖图,看起来更直观,甚至连进气道里面的结构也纤毫毕现。

    雷霆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始大声讲道:“各位专家评委,各位同仁,今天我很荣幸代表中央航空研究院和重庆飞机工业公司上场,在各位专家面前汇报我们联合设计的翼龙远程轰炸机设计方案。从这幅图上大家已经看到了,我们的方案是一架飞翼式的轰炸机,它去掉了传统布局飞机的机身和尾翼,相当于将整个机身和主翼融合到了一块儿,大家可能会很奇怪,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下面我就详细来讲一讲。”

    “飞翼气动布局,作为一种先进的气动布局,与传统布局相比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是气动布局一体化设计的最佳布局,空气动力效率高,气动载荷的分布可达到最佳,结构重量轻,比传统布局轻10%以上,刚性好,有效装载空间大,而且具有良好的雷达隐身性能。”

    雷霆话音刚落便有人大声问道:“请问雷达隐身性能是个什么概念?”

    只见会场上的人都惊讶地看向发出声音的人,原来那人正是刚才那名空军评审。

    雷霆微笑道:“说到雷达隐身性能这个概念之前,我必须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军用雷达的概念。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它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雷达的距离、距离变化率、方位、高度等信息。雷达是英文radar即radiodetectionandranging的译音,意为无线电检测和测距。雷达的优点是白天黑夜均能检测到远距离的较小目标,不为雾、云和雨所阻挡。雷达是将会成为未来战争必不可少的电子装备。它不仅应用于军事,而且也应用于交通运输、气象预报及其他一些领域。”

    “雷达早已在军事上得到应用,早在1936年,美国已经研制出作用距离达40公里、分辨力为457米的探测飞机的脉冲雷达。1938年,英国已在邻近法国的本土海岸线上布设了一条观测敌方飞机的早期报警雷达链。将来,雷达甚至可以搬上军舰和飞机,成为作战力量的倍增器,比如说咱们研制中的歼甲战斗机在机头装上机载雷达之后,便可以发现视距外甚至几十公里外的空中目标,做到先发制人。同样的,咱们的翼龙轰炸机也可以装上主要用于对地面目标进行探测的雷霆,实现精确轰炸,其效能比目视轰炸不知道高多少倍!”雷霆激动地道。

    周至柔这时也忍不住问道:“雷上校,咱们能不能研制出雷达来,这个东西简直太好了!”

    雷霆点点头道:“当然可以,但是这需要引进更多的人才,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经费,因为雷达是一件相当复杂的装置。书归正传,我接着说说什么是雷达隐身性能吧。雷达探测的原理是设备把电磁波辐射出去,然后根据接收物体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来发现目标。飞机要实现雷达波隐身,其核心问题就是使目标的雷达回波无法被侦察雷达探测到。也就是说,要么吸收掉入射的雷达波,要么改变目标的反射特性。对这个核心问题,需要降低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是衡量雷达目标反射电磁波大小的一种物理量。一般来说,目标雷达散射截面越小,表明雷达接受能量越小,因而就越难对目标作出正确的判断。目前,提高飞机雷达隐身特性,降低其雷达散射截面的手段主要有2种,即外形技术、材料技术。”

    “所谓外形技术,就是合理地设计飞机外形,以达到降低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或使目标回波偏离侦察雷达视向的目的。要获得低的雷达散射截面,飞机应具有光滑平坦的外形,机头截面要小;机身应尽量减少有垂直于入射波的平面和圆筒式锥形表面;应避免尖锐边缘、陡角,如机身和机翼转折点以及看得见的腔体;发动机应埋入结构内部,进气口和尾口必须经特殊设计;采用大后掠角机翼、v形双垂尾或无尾以及翼身融合的外形布局;尽量减少外挂设备等等。”

    “所以问题就来了,咱们现在看到的轰炸机,都是全金属的材料,并且在外形上雷达散射面积非常大!大家再看我们的翼龙远程轰炸机,它的飞翼气动布局有什么特点?”说到这里,雷霆便用教棍指着大图。

    参加这次竞标会的所有人,包括各大飞机制造厂的代表都被雷霆所讲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特别是设计师们,他们何曾接触过这样高深又精辟的雷达隐身理论,因此个个都瞪大了眼睛,想要看看雷霆是如何介绍翼龙轰炸机的隐身性能。

    雷霆这才回过头,看着大图开始介绍道:“大家请看,我们的翼龙轰炸机从腹部的方向看,完全是一块光滑的平面,当起落架收入机身之后,完全看不到任何多余的突起物。再看它的整体构造,机头是三角形,机尾呈现为一个w型,发动机进气道和尾喷口都在机背,所以当从地面雷达发射来的雷达波大部分会向各个方向折射,而不会反射回雷达波发射方向。这样一来,就实现了雷达的隐身,也就是说雷达是不能发现这架飞在天上的轰炸机。”

第145章 深度剖析() 
会场上安静得落针可闻,大家都屏住呼吸,生怕漏掉雷霆所说的每一句话——这些精彩的讲解,让参加竞标会的各厂代表甚至是评审委员会的专家都感觉眼前一亮,没想到来参加这个会还有意外的收获,这些知识可是想学都学不到的。

    雷霆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讲道:“我们强调这个雷达隐身性是为了什么呢?要知道随着雷达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来的空中作战就必须要面对敌人雷达的探测,只有不被敌人雷达发现,才会有更高的生存概率。所以,我们的远程轰炸机在执行远程轰炸任务的时候,甚至很可能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