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太子爷-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明是长子,所以按照规矩他是第一个祭拜的,但是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就把李泰推了出去。

    “胖子,你先去!”

    听到高明的话,李泰顿时就看了李世民一眼,见李世民朝他点头了,他只好走上前去烧香磕头,然后用哽咽的语气朝着长孙皇后的墓碑说了一句。

    “母后……青雀来看您了!”

    看到这一幕,高明顿时眯了眯眼睛。

    “也没什么难的嘛,照样是烧香磕头,然后假哭几句,这个简单!”

    想到这里,高明脸上有了几分悲凉之色,等到李泰起身之后,高明也照着他刚才样子烧香磕头,然后用哽咽的语气开口了。

    “母后……高明来看您了……呜呜……”

    高明原本只打算假哭一下的,但是看着眼前的墓碑,他忽然响起了自己另一个世界的母亲,他的眼眶逐渐就湿润了起来。

    “您在那边还好吗?天冷了您别忘了加衣裳……”

    说着说着,高明顿时悲从心里,然后忍不住就嚎啕大哭起来。

    “儿子不孝,不能孝敬您了,呜呜呜呜……”

    真挚的情感是最能打动人的,看着高明眼泪鼻涕一起往外流的样子,周围的礼部官员们都纷纷点了点头。

    “太子殿下真是孝顺啊!”

    就连李世民的也忍不住红了眼圈。

    “原来高明这孩子心里是这样想的……”

    说到这里,李世民又转头看向一脸愕然的李泰,顿时不高兴了。

    俗话说得好,不怕“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如果没有高明这番痛哭流涕的表现,李泰的表现也没有好说的,但是看着高明那眼泪像不要钱一样的往外流,李世民的心里不平衡了。

    “这个青雀,枉朕和观音婢那么疼他,如今居然只是干嚎了两声,连眼泪都不出来,太过分了。”

    李世民的神情李泰也看到了,不过此时他的心里也委屈啊,毕竟长孙皇后都去世快七年了,他心里哪怕有再多的悲伤,到了现在也被时间冲淡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想要痛哭流涕实在太难了。

    想到这里,李泰看着还在那里痛哭不止的高明,心里隐隐约约有了几分崇敬。

    “想不到大哥也是性情中人啊,这一点我不如他!”

    李治的表情更显尴尬,因为长孙皇后去世的时候他才七八岁,大唐又没有照相机什么的,这时候他连自己母亲长什么样都忘了,又能悲伤到哪去?

    相比之下,李丽质和李明达作为女孩子,原本感情上就比较敏感富,而且还容易收到别人的影响,看到高明哭得那么伤心,两人顿时也嚎啕大哭起来。

    烧完香,磕过头,然后再大哭了一场,这次祭拜扫墓也算是圆满了,除了那些负责修葺昭陵的工部官员之外,其他的人都开始返回长安了。

    一天的舟车劳顿下来,高明也累了,所以回到东宫之后就洗洗睡了,而李世民回去之后却罕见的喝了好几壶酒,当天夜里,禁苑里就响起了李世民嘶哑的歌声。

    “大男人不好做,风险中依然执着,儿女情长都藏在心窝,任它一路坎坷……”

第153章 晋州攻略() 
自汉武帝开始,“以孝治天下”,可以说是贯彻了两千年封建王朝的政治方针,其中主要思想归纳下来其实就是一句话——若能在家尽孝,方能为国尽忠。

    汉朝时期,官员任用就是依靠别人举荐来的,而这个官位的名字也特别具有代表性,它的名字叫做“孝廉”!

    在这段漫长的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孝顺就等于才能,这句话看似可笑,但其实真的不是在开玩笑,就连《唐律》都规定老子犯法了,儿子如果帮忙隐匿的话,无罪!

    可见,孝子已经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了。

    就连李世民的用人方针都是这样的,就拿于志宁来说,他之所以会被李世民看重,其实并不是因为他的才能有多么的出众,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孝子。

    贞观十五年于志宁的母亲去世,他是直接辞官回家守孝的,但是他才走了一个月,李世民就派人就请他回来了,此后更是一步步升到了尚书左仆射的位置。

    说白了,就是只要李世民认为谁是孝子,那么谁就发了。

    如今的高明就是这样的。

    从昭陵回来的第二天,李世民派人给高明送了好几箱的东西,有金银珠宝,有各色绸缎,还有各种摆件,零零散散一大堆,侍书和侍剑收拾了一个早上才把东西都收拾清楚了。

    而让高明最在意的是,这次李世民赏赐给他的东西当中,还有一把一米多长的唐刀,这把刀高明当初还在李世民的御书房里见过。

    “老头子把这把刀给我算是什么意思?尚方宝刀砍人不犯法?”

    想到这里,高明顿时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又将这把唐刀系在腰间,来回走了两步。

    “嗯,貌似挺威风的嘛!”

    高明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其实也算正常,毕竟在一千多年后的现代,一把匕首也算是管制刀具,更别说是唐刀了,要是谁敢挎着它在大街上招摇过市,肯定是分分钟被请去警局喝茶的。

    不过现在高明却没有这个顾虑了,作为大唐的太子,一国的储君,腰间挎把刀子实在太正常不过了,更何况这刀还是李世民给他的,他带在身上自然是毫无压力。

    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雄姿”,高明第二天还专门跑去上了一次早朝,一边走一把把腰间的唐刀弄得“咔咔”响,生怕别人看不见似得。

    高明这幅姿态自然是引来不少人注意的,特别是几个经常出入御书房的大臣们,他们一眼就认出了高明腰间这把唐刀的来历,所以他们看高明的目光都有些不同了。

    “连这把刀都给他了,看来陛下对太子殿下还真是看重呢!”

    和大家猜测的一样,才刚上朝,李世民就宣布了两个重大的消息。

    第一个消息,是原刑部尚书郑云印调至太常寺做太常卿,而刑部尚书的位置则由原起居郎上官仪担任。

    而第二个消息,则是原晋州的所有官员,全部分散到京兆府附近的九个州郡上任,而晋州所空缺出来的位置,全部由太子选拔官员上任,在这些官员到任之前,晋州全境由百骑卫全面接管。

    这两个消息一出,顿时满朝哗然。

    刑部尚书就如同后世的警务部长,可谓是实权大官,而太常卿却是负责祭祀的,平时的职能就检查一下祭祀用的东西齐不齐全,锅碗瓢盆干不干净。

    虽然刑部尚书和太常卿两者的品级都是正三品,但是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两者的优劣了。

    如果说刑部尚书的变动让大家惊讶的话,那么李世民调动整个晋州的官员这个举动,就可以说让大家彻底惊骇了。

    要知道,晋州可是一个中州,他包含了至少五个以上的县衙,下属的官员多达上百位,这样的整体调动是从未有过的,所以李世民的话音刚落,立刻就有人出来反对了。

    “陛下,此事……”

    不过还没等他说话,李世民就直接挥手打断了他。

    “朕意已决,此时不必再议,退下吧!”

    “是!”

    看到李世民态度这么坚决,而且作为朝中大佬的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都没用出来,其他大臣也不好再说什么,答应了一声就退了下去。

    而这个时候,高明顿时笑容满面的站了出来,然后朝着李世民躬身行了一礼。

    “吾皇圣明!”

    高明话音刚落,李泰、李恪、李治等几个皇子也站了出来,朝着李世民深鞠一礼。

    “吾皇圣明!”

    看到这一幕,很多大臣都惊呆了。

    “吴王和晋王站在太子殿下这一边还可以理解,怎么魏王也站在他这边了?”

    “看来太子殿下已经把自己的事处理好了,所以才会着手对付郑家。”

    “嘿嘿,得罪了太子殿下,郑家要倒霉了。”

    怀着这样的想法,大家看高明的目光顿时又变得不一样了。

    朝会散了之后,高明就在大臣们的“注目礼”中昂首挺胸的走出了大殿,然后去了御书房。

    看到高明进来了,李世民顿时就摸了摸自己的胡须。

    “高明,看来朕赐给你的这把刀你喜欢呀!”

    李世民的话音刚落,高明就笑起来。

    “那是当然了,您如此信任我,赐我这把上斩昏君,下斩奸臣的尚方宝刀,我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啊,哈哈哈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