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第9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相濡以沫了一辈子,何老先生哪舍得让老伴先走,哄着劝着让老伴遭这份罪,哪怕多陪自己一天两天也是好的!

    这老两口家境小康,子女们都孝顺,老太太也不舍得丢下老伴孤零零一个孤老头子,哪怕几度病危,也一直强撑着,真的是医院的常客了。

    这何老太太在医院送走了多少病友,看惯了了人生无常,也见多了久病床前无孝子。越是这样,心里就跟油煎似的,一方面饱受病痛折磨,也不想拖累子女。另一边,又惦记着老伴孤苦和子女们的孝心,好死不如赖活着。

    平日里,那么开朗乐观的老太太也被病痛折磨的憔悴,连笑声都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上次昏厥,模糊间只记得五脏六腑冰冷的全给凝住了似的痛楚,老太太事后想起来,都以为自己差点就撑不过去了,只记得,冰冷的器械声。

    人没有经历过,不知道濒临死境是什么样子!何老太太只记得飘飘忽忽间,一身冰冷,突然记起来从没红过脸的老伴,乖巧可爱的小孙孙,孝顺的儿女们,当时就拼命的想挣扎,却被一股莫名的吸引力拉着拽着都快踏上奈何桥了。

    就在那时,不知道被谁猛的一拉,只觉得浑身一松,一股勃勃生机流淌过四肢百骸,哪怕自己身体如贫瘠干枯的老树,留不住那勃勃生机,也清楚的记住那阵阵暖意。

    何老太太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只记得阵阵舒畅的暖意,只知道自己得高兴的活着,认真的活着,哪怕多活一天两天也好!

    知道眉眼如画的小姑娘就是上次给自己施针的人,老太太的笑意里也多了两分温暖。不管几位病友怎么说,自己就相信这小姑娘医术不俗。

    “小丫头,麻烦你了!”声音虽然听着有气无力,但轻快的很。

    何老先生听老伴说过,哪怕这小姑娘站在一群白大褂中间青涩稚嫩的很,但何老先生看见芽儿依旧很高兴,比何老太太更高兴,连语气都郑重的很。

    “小杜医生,正好叫着难受呢,要不你赶紧给扎几针!”

    人就想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哪怕医院这边明确说过,连子女也劝,小杜医生压根没有取得正式的行医资格,也不是医院的医生,何老先生相信老伴的话,至少因为这位小姑娘,老伴脸上不再偶尔露出那生无可恋的颓然。

    比起从容的何老太太,何老先生就差把芽儿当成灵丹妙药了!

    说实在的,芽儿没想到这老两口会拜托医院方请自己施针。更没想过,医院竟然还真的同意在病人住院期间让自己施针!自己可不是声名遐迩的教授,这何老太太的情况跟主动送上门的张老爷子不一样,自己施针有什么意外,可以说完全是医院的责任。

    芽儿把行医箱放在床头柜上,“何爷爷,何奶奶,我的情况您们二位想必也都了解了。我不是医院的医生,你们确信需要我施针吗?”

    芽儿必须得跟这老两口讲清楚,何老太太是医院的病人,但自己不是医院的客座医生。何老太太的情况对自己来讲不算是烫手山芋,但多少有些为难。

    “嗯!确信!是不是还需要我签同意书什么的?”何老先生显然早有准备,压根不等芽儿回答,刷刷几笔就在床头柜前那张自己早就起草好就差签字的同意书签下自己的大名,然后才递给芽儿。

    芽儿哭笑不得的看着塞到手里的同意书,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认真阅读了一遍,不得不感慨何老爷子这同意书起草的缜密,然后才递给刘朝东。

    病床上,何老太太就觉得这小医生一笑宛若春暖花开,还没施针呢,自己就觉得身上舒坦不少,这小医生模样长的忒赏心悦目了。

    见芽儿光看那份同意书了,没有说话,赶紧安慰道“丫头,我们相信你!就是你真给我扎坏了,也不需要负任何责任!这一点,大家都可以做见证!”

    芽儿被这位开朗乐观的老太太给安慰的,不由失笑,指了指身后的十几位白大褂道,“好!您对我有信心就好!对了,何爷爷,何奶奶,刘医生他们想观摩我给你施针的过程,要征求你们的同意!顺便刘医生他们也算是对我的见证和监督!”

    “没问题,我这一把年纪了,也不怕你们医生看。”何老太太不愧是短短两天就充分给芽儿做了宣传,性格果然爽快的很。

    “那好!何奶奶,咱们先来切脉,然后再施针!”芽儿仿佛也熏染了何老太太的爽利,身后一众白大褂早就让出空间来。

    半个小时后,芽儿轻捻最后一根银针针尾,收针。

    而病床上,何老太太神色安详,连气色都神奇的好了积分,正酣甜的小憩。敛气凝神有半个来钟头的众人,终于敢大喘气了,病房里,呼吸声此起彼伏。

    芽儿都没注意到,刘朝东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挤到后面,最前面的几位是中医部的那几位老中医,正眼神灼热的盯着自己。

    比起刘朝东他们这些主攻西医的直顾着看热闹的半桶水,几位老中医才真正的内行。他们不是没听说过宋老他们的高足精通银针之术,但没想到如此玄乎其神!无论是从切脉,还是施针,这白白净净的小姑娘举手投足无不是大家风范,他们已经老喽。

    作者有话要说:过了一个年,在家娇惯坏了!更新晚了,长毛君补偿一下!

    〖

第648章() 
细微之处见真章!这是围在最里面的那几位看芽儿切脉施针后;此刻唯一的念头。

    虽说小姑娘没有辨证处方;但是仅凭小姑娘刚才双手切脉的手法;还有小姑娘此刻正细细消毒的那一把细弱牛毛的金针,也知道小姑娘医术精湛。

    后生可畏!小姑娘仅凭这一手银针之术已经非他们所能比!

    小小单间病房里;此刻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刘朝东他们一群外行人早被人挤到后面,最里面那几位上了年纪的老大夫正眼神灼灼的盯着芽儿手里的那排金针。

    刘朝东和医院中医部的王清泰王老交好;昨天晚上俩人下班同路回家;无意间跟王老说起有人在急诊手术室用银针急救;也是刘朝东心里实在是好奇;有心向内行人请教一二。那天在手术室;几十根银针在杜萱瑾手里真的是起死回生了。

    倒是王清泰王老留心;针灸之术,说实在的,积年行医的老中医都能针那么两下子。听刘朝东那么说,那已经不是普通针灸,倒像是几近失传的银针之术!王清泰好奇心大起,再三叮嘱刘朝东,如果小姑娘再施针时一定记得叫他过去观摩。

    刚才过来前,刘朝东特意给王清泰打了内线电话!

    中医不吃香,附属医院也不是专门的中医医院,中医门诊颇有一点门可罗雀的冷清。再加上又快到了吃饭午休时间,王清泰正好刚接诊完最后一位病人,火急火燎的往这边赶,结果,把今天坐诊的又正好没有病人求诊的几位老中医都招过来了。

    “妙,实在是精妙之极!”说话这位身形圆润,嗓门如红润富态的脸色似的洪亮干脆,边说边抚掌相庆。

    刚才一屋子人都敛气凝神,这会见芽儿收了最后一根金针,这位老中医才晃了晃刚才一动也没动的老腰,今儿大开眼界,没想到这小姑奶奶一手银针神乎其神。

    白大褂下套着一身青灰色中山装的王清泰,神色要内敛的多,不过也是连连颔首抚须,“是啊,后生可畏!刚才那手银针之术令人叹为观止!”

    像刘朝东他们是外行看热闹,这几位老中医才是内行看门道。不是所有会两下子针灸的人就能玩得转金针的。银针质坚,针灸之时大都用银针。金针质软,尤其是针灸用的金针,细若牛毛,功夫不到家别说刺穴了,估计连肉皮都没戳破金针就弯了。

    王清泰说话时虽然语气听着淡淡,除了一双眼睛亮的惊人外没有没有什么失态之处,那也只是习惯使然。

    没人知道这老先生怦怦跳的心,都快要跳出嗓子眼了。如果刚才不是自己老眼昏花,没有数错的话,那一共是三十六处要穴,三十六根长短不一的金针。最关键的是,小姑娘的那手听风辩穴的功夫绝对到家了。

    中医的经络学有一句名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小姑娘三十六根金针针尾根根余颤,或泻风排淤,或通筋络,至少小姑娘金针之精妙乃是自己生平所见。

    王清泰不着痕迹的看了身边黑着一张老脸隐而未发的老友,这老小子平时最持才傲物,虽说医术不俗,精通内科,可脾气太臭。也就自己跟他少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