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第5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专门的专家。

    “别什么你的我的啦;老子还能拿老子的孙子开玩笑!你知道老子的孙媳妇的师傅是谁不?中医界鼎鼎有名的医学泰斗?放心;万一真要是有什么情况;老子再把人送过来!”翟明山也是铁了心的要把人弄走。

    杨医生无奈;“老将军;没办法;医院也有条例!要不;我跟上面打个电话请示请示?”

    “行!你打电话请示吧?我外面转转!”翟明山见有门;背着手就往外走。

    十几分钟后;老爷子再进杨医生的办公室时;不出意外;事情办成了。

    杨医生长松一口气;上面既然已经同意了;官大一级压死人;自己也没什么好说的。不过;杨医生可是注意到一个细节;刚才电话层层转接后;转接到首长那里时;首长一听自己说杜萱瑾这个人名;似乎轻笑了一声;明显知道小姑娘这个人。

    “老将军;上面已经同意翟同志提前出院的申请!”杨医生说到这;见老将军似乎扭身准备收拾行李;吓得赶紧喊一句;“不过;老将军;翟同志需要再住院几天。医院会组织几位专家;给翟同志再进行一次全面的复诊。如果一切正常;才能给翟同志办理出院手续。”

    “啊?还得组织专家复诊?”翟明山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弄巧成拙了;本来是不像让那么多人注意到翟耀辉身体的异样;才想着出院回家疗养。结果;反倒招来一群人给翟耀辉那小子检查!这下麻烦大喽!

    l

第380章()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元宵节也过了,烟花也看了,眼看就要开春了,杜家二叔他们一行人也准备打道回府了。穷家值万贯,家里还有一大摊子事等着他们呢。

    再说了;他们也亲眼看了;老人在京城吃得好住得好;小日子过得甭提多舒坦了,杜家二叔他们这些当儿女的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不放心的反倒是杜爷爷他们。要知道,除了杜建设是正年富力强的年纪;杜家二叔他们也都已经人到中年了,岁月不饶人啊。小说章节更新最快

    “外公;外婆;您们干脆就别回清河湾了i是,她们不只是杜家的闺女,她们还是别人家的媳妇别人家的儿媳妇。有句老话讲得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她们敢打包票,她们真要是搬到京城来,不出三天,什么小叔子大姑子的,肯定立马拖家带口的来投奔她们。

    不是老杜家的闺女不孝顺公婆,实在是救急不救贫。不说孩子们挣下这份家业遭了多少罪,就说他们,开个小饭馆,三更半夜就得爬起来洗菜和面。等饭馆关了门,还得再洗半夜的碗筷。严寒酷夏,也风雨无阻。可在他们吃苦受累的时候,那些大伯子小姑子他们谁看见了,人家都在热炕头睡着呢。”“小说章节更新最快

    那些大伯子小姑子们只看到他们吃得好穿得暖,还有钱花,可是,那份罪他们谁都没看见。其实,这两年乡亲们生活也都好过不少,倒是他们却越来越眼热别人家的富余。

    自家的孩子是吃国家粮的,按说拉扯老家一把帮着找份工作也没啥,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可是,杜家大姑他们心里边门清,在县里的小厂子做工还能被人撵走,可不都是好吃懒做的主!他们这当爹娘的宁肯在老家耗着,也不舍得让糟心的亲戚都跑京城来扯孩子们的后腿。

    王大江他们几个基本上算是在杜家长大的,跟王家和郭家那边的亲人算不上有多亲。而且,他们在清河湾吃喝拉撒的,从没听见杜妈这个当大舅母说过什么酸话,再说了,男孩子都心粗,哪能猜得出来杜家大姑他们的那些顾忌。

    倒是杜奶奶和杜妈她们能猜出来一二,可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她们也没什么好办法。

    王大江他们见劝不动爹娘,只好说起另外一件事,“要不,等你们回去,把饭馆转让了吧!开饭馆是个累人操心的活,你们要是不乐意闲着,咱们找点别的活干干!”

    杜家大姑和杜家小姑姐妹俩和王大友郭小松这对连襟,开小饭馆开了好几年了。因为一直是亲兄弟明算账,再加上王大友和郭小松有都是忠厚老实的,小饭馆的生意向来都是红红火火的,两家也没发生过戏文里边因财生龌龊的经典桥段。

    王大江他们知道杜家大姑他们把小饭馆看得很重,他们刚才那么说,也只是想让长辈多保重自己身体,没想到杜家大姑竟然真的答应了,而且答应的很干脆。

    “哎!回去俺们就把这事给办了!”杜家大姑一向是小饭馆的代言人,见王大江他们吃惊,“这两年学校医院周围,小饭馆一个接一个的开,咱们家的生意也没以前好了,俺们就想着干脆把店面租出去。咱们家饭馆占地大,地段又好,一个月的租金也不老少,而且还省心省力。”

    杜家小姑听大姐说这事,乐的合不拢嘴。当年,也都是听了芽儿话,把压箱底都掏了出来,买断了现在的饭馆。然后用饭馆挣的钱再加上二哥家的家底,又陆陆续续在医院和车站的旁边,大大小小买了十几间屋子,收拾干净后全都转租出去。

    那个时候,也只是一时冲动,想着钱放家里也不会抱窝。当时谁都没想到,现在只那十几间屋子每个月的租金就很可观。光租金就比小饭馆的利润还多,简直是一本万利。

    所以说,杜家大姑他们压根不缺钱花。饭馆的生意也没以前好做了,他们早找好退路了。

    王大江他们当然高兴了,“爹,娘,姨,姨夫,那你们是打算回家跟二叔学学养木耳蘑菇,还是打算干点别的?”

    至于从现在就开始养老?这样的话可不能问!杜爷爷都七十多岁的人了,还整天有滋有味的捣鼓他的菜园子呢。李爷爷比杜爷爷还年长几岁,平时还去书店帮忙。所以,就别想着让辛勤了大半辈子的人歇歇!

    向来温柔好脾气的杜家小姑,这次说话难免大了一回嗓门,“你小姑夫以前不就爱刻木头?年前,厂子看了说要请他去做木雕师傅呢!至于你爹,他的手更巧,不仅会编竹筐,还会编各种各样的竹制玩具,本事也大着呢。至于小姨和你娘,进厂子干点啥不行!平时只要按时上下班,不用早起晚睡不用操心,每周还能放一天假期,多好的事儿啊!”

    杜家大姑和小姑,说起进厂子朝九晚五上下班的生活,满脸期待。要是搁在以前,想进厂子得有关系有后门才行!

    王大友和郭小松这俩当爹的,反应不比自家媳妇好哪里去。看看满脸惊讶的儿子,腰板挺的直直的,爹也是有手艺的人!

    他们以前就爱刻个木头捣鼓些竹筐子什么的,可是这些在山里人眼里,都是不入眼的活计,他们谁也没想到有一天竟然能靠这点子手艺吃饭。

    郭小松比自己连襟能说,见芽儿满眼好奇,猜着估计还没人跟芽儿细念叨这些呢,干脆就跟芽儿好好说说,“你二爷爷小爷爷他们不是投钱,给咱们青山县父老乡亲开厂子吗!靠山吃山,其实厂子早就开起来了,利润也好。咱们青山县比以前可是大变样了,姑父猜等你在回清河湾,说不定都不敢相信了……”

    听家人你一言我一语给自己讲家乡的变化,不由芽儿不相信日新月异的力量。

    投资建厂子的时候,谁也没想过独吞厂子的盈利。所以每年的出利润,全都回报到青山县的基础建设上,还有那些老无所依的老人和幼无所养的孩子!

    听说青山县县委书记接着这股东风,要升官了!而清河湾的老村长,用杜家二叔的话来讲,那叫重新散发青春活力,走路都带风的。

    现在,清河湾的乡亲,走到外面,个个胸脯挺的老高。那些厂子,跟清河湾的关系匪浅啊!而清河湾的小伙子大姑娘,更是抢手。说不定明年,清河湾家家户户都能盖上青砖大瓦房。

    等七嘴八舌的说完家乡的变化,杜家二叔一拍脑门子,对杜仲义和杜季诚俩老爷子补充道,“二叔,小叔,还有爹,县里让俺给您们带好好呢!村长叔也让俺问好!俺们带来的那些山货,有一大半是乡亲们给准备的!”

    不等老爷子们回话,杜家二叔赶紧又对芽儿说道,“对了,芽儿,你可别忘了帮县里村里给老爱老先生也问好!啥时候咱们再邀请他去村里过年!保准能吓他一跳!”

    芽儿当然点头答应,虽然只在清河湾住了大半个月,但爱德华老先生很关心乡亲们。

    不过,杜家二叔他们搬到京城住的事情,也就这么不了了之。

    杜文昊他们当然是顺着爹娘他们的意,可是却把小小江和小小海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