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穿越时代-第7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好,这一仗终究没有打起来。因为这伙“澳洲人”的力量实在是强得令人绝望,都已经不像是凡人了——先是几十艘“飞天仙舟”(飞艇)遮天蔽日而来,播放着森然恐怖的乐声,压在广州全城百姓的头顶上;然后又不知怎么的,明明各处城门都没有陷落,却从城内的官衙里涌出了成百上千的“澳洲精兵”(把【随意门】直接开在了广州衙门里),将总督巡抚知府总兵布政使等文武官员统统一网打尽……

    就这样,依靠这等根本无从抵御的斩首战术和心理威慑,广州城自然是不战而下。在广州易主之后,李富贵先是作为战俘被关押了一段时间,给澳洲人修桥铺路扛大包做苦工,然后就领了一点遣散费,被释放了出来。但由于市面上的活计不好找,所以在转了一圈之后,他还是又回来端澳洲老爷的饭碗了。

    ——这大半年以来,每天清早天色刚蒙蒙亮,李富贵就早早地起来,赶到东门外的澳洲人募工处,在门口把一个写有自己名字的竹牌送到一个五大三粗的澳洲假髡手里,然后就到旁边的凉棚里等着派活儿。

    李富贵刚来打短工的时候,这凉棚只能容下百八十人,可后来就越来越大了,现在已经可以容纳千人了,因为这些澳洲老爷的手底下,似乎总有做不完的活儿——修了一座又一座的桥梁和码头,铺了一条又一条宽敞的道路,甚至不知为何扒了广州的城墙,改成一条两边种满椰子树的环城大路。又说要在珠江旁边的荒地上盖个什么“工厂”,纠集了许多人手在那片荒地上大兴土木,让李富贵和他的同伴们好好看了一阵西洋镜:他们之中谁也没想过盖个房子居然还有这么多花样,那些澳洲人带来的黄颜色的铁牲口,比房子还大,吼声如雷的,一顿饭的功夫就能挖出几百人连干一个月都挖不出的大坑。此外还运了其它好多怪模怪样的铁家伙来,那用的铁只怕有几万斤都不止,让围观的广州人都看得咋舌不已。

    虽然这些铁牲口确实是力大无穷,但做起活儿来还是嫌粗糙了些,许多铺砖砌墙打磨石板夯实土垒和栽种树苗之类的细活儿,依然要靠人工,于是就有了李富贵他们打短工混饭吃的机会。

    事实上,在澳洲老爷的工地上,除了他们这些按天结算工钱的短工苦力之外,还有一种签了长契的“职工”,待遇比他们这些短工好得多,不但薪水更加优渥,中午东家还管一顿饭,并且时不时有些名叫“福利”的小礼物发放,让李富贵看得很是羡慕。可若是想要当澳洲人的“职工”,首先第一条就是得要进“净化营”洗澡和剃光头,这个剃头的要求让李富贵感到实在是很为难,所以犹豫到现在也还没下定决心……

    澳洲人给他们发的工钱不是白花花的银子,而是一些纸片,起先给的那种纸片叫做流通券,后来又改成了另一种花纹更加精密的纸片,叫做华元,其实说穿了就是澳洲人的大明宝钞。不过这澳洲人的纸币可比大明官府那种废纸一样的骗人玩意儿强得多了——在募工处的凉棚旁边,就有一个澳洲人开的店铺,专门只收华元纸币,里面卖的都是时下在广州最畅销的澳洲货:糖果糕点精盐香烟烧酒白纸钢针,还有其它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澳洲的玻璃镜子和化妆品,不过价钱也贵的离谱。

    当然,像李富贵这样做一天活儿吃一天饭的短工苦力,自然用不起这么贵的奢侈品,不过这一点难不倒他们。因为精明的商人们早已在东门外的澳洲人募工处附近,搭起了兑换钱币的摊位,把劳工们手里的华元纸币兑换成白银和铜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澳洲人的纸币渐渐地在广州市场上建立起了信用,肯收华元纸币的店铺也越来越多。如今的李富贵已经不用再把纸币拿去兑换,让二道贩子剥一层皮了。

    今天,李富贵来得格外早,所以棚子里只稀稀拉拉的坐了十几个人,在棚里的一角有取水处,一排大缸里随时都灌满了凉茶,于是,李富贵麻利的取下自己背着的竹筒,灌了满满的一筒茶水,然后就一边喝着茶,一边和几个相识的苦力汉子开始东南西北地侃起了大山。

    又过了一会儿,来打短工的人越来越多,很快凉棚里开始热闹起来,几百人聚在一起,南腔北调的说笑声充斥着院落。还有一个业余爱好说书的老头子,在唾沫横飞手舞足蹈地复述着昨天他在茶馆听到的《三国》新段子……虽然这老头说得很是荒腔走板,但还是让生活枯燥缺乏娱乐的苦力们听得挺高兴。

    在澳洲募工处的楼顶上,有一座小巧的钟楼。几个月的短工打下来,李富贵虽然不识字,但已经能看懂钟楼上那个圆盘子的用处了——每当粗短的指针指到七,细长的指针指到十二的时候,钟楼里就会响起当当的敲钟声,一个穿着澳洲“制服”的文书,就会准时出现在募工处大门的台阶上。他左手拿着一摞单子,右手拿着个大铁皮喇叭,拖着悠悠的长音,对翘首以待的苦力们高吼着派发各种工作。比如:“……挖河沟四个时辰,两百人,每人华元六角……”“……码头运木料八十方,五十人,每人华元三角……”“……码头卸煤五百袋,十个人,每人八角……”“……栽种椰子树一百二十棵,二十人,每人七角……”

    那个文书每喊一句,下面便响起一阵嗡嗡的议论声。接着就跟红毛夷的船长到酒馆里招募水手一样,愿意去的苦力会聚集到台阶下的报名处,报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有专门的人员把他们领到各自的工地上。

    干完了活之后,在工地上又会有一个穿着澳洲制服的半大孩子,挨个儿往你的手背上盖一个蓝戳,再下来就可以回到凉棚领工钱,那里有人会核对名字与戳记,再用一种特殊的药水把你手背上的蓝戳给涂掉。

    不过,今天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同,虽然钟楼上那个圆盘子的粗短指针,早已指到了七,而另一根细长的指针,也移过十二好一段距离,而钟声也敲过了,但派发活儿的那个文书依旧迟迟没有出来。这让李富贵和他的工友们渐渐有些心慌起来,闲聊的声音也越来越小,最后完全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一边死死盯着台阶上紧闭的大门,一边彼此交换着惊恐的目光——看这架势,该不会是……今天没有活儿了吧?

    很显然,若是今天没有了活儿,那么自然也就没有了这一天的工钱。这可如何了得!他们之中的好些人都是穷得“家无隔宿之粮”,老老小小都等着要靠他们每一天的工钱买米回去下锅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当短工苦力们开始微微有些骚动的时候,募工处的大门终于轰然打开。然而从里面走出来的,不仅有平日里常见的那位“假髡”文书,还有一位剑眉星目的年轻道士。只见那位文书环顾了一圈,便举起手里的铁皮喇叭,冲着棚子里的苦力们高声叫道:“……小的们!都听好了!长留派今日在广州招募杂役弟子和外门弟子,想要参加考核的,就到这位首长跟前来报名!”

    他一边指了指身旁的年轻道士,一边如此宣布说,“……这长留乃是澳宋的护国门派,山门上挂着澳宋太上皇御笔写的金字牌匾呢!考进了长留就等于吃上了官家俸禄!大家千万别错过这个机会啊!”

    这一出乎意料的消息,顿时让众人都愣住了——这长留派究竟是啥路数?不过听着好像不错……

    “……是的,我长留派乃是得到澳宋朝廷官方认证的一流大派,待遇绝对优厚!”待到拿着铁皮喇叭的文书吼完一嗓子,那年轻道士也点了点头,慢条斯理地附和说,“……只要肯遵守门规,听从师门调遣,所有弟子不分贵贱高低一律包吃包住,还有零花钱和四季衣服发放,并且传授各种档次的武功!”

    说到这里,他突然恍然大悟般地拍了拍脑袋,“……哦,对了,本门弟子不禁嫁娶,当然也无需剃发……”

    霎时间,渴盼某种稳定生活已久的李富贵,一下子就眼神亮了起来……

    ※※※※※※※※※※※※※※※※※※※※※※※※※

    广州城南新修的大道上,一辆马车正在缓缓而行,车后还有一小队荷枪实弹的短发士兵徒步跟随,马车顶端竖起的一面启明星旗和一面红底星环旗,正迎风猎猎招展,引来道路两旁无数羡慕和敬畏的眼神。

    此时此刻,明末历史上最著名的“天下第一驴友”徐霞客,正跟他的旅伴兼族兄徐仲昭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