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穿越时代-第6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江南来的?就是上次来的那位?”

    听得这话,邹维琏巡抚顿时就挂了一脑门的黑线——莫非是上回的张岱又来了?

    “……不是,是另一位不认识的张老爷。”那个下人赶忙答道,同时双手递上一份精美的名帖。

    然后,看了看名帖上的字迹,邹维琏的脸色变得更黑了,“……张溥张乾度?上次好不容易打发走了张岱这个纨绔,如今怎么连这条疯狗也来了?江南的东林诸公究竟是要闹哪样啊?”

    “……那……老爷,要不要请他进来?还是说您不在?”

    那下人见巡抚老爷的脸色不佳,便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道。

    “……来者是客,还是请他进来见一见吧!”深知张溥这货有多么难缠的邹维琏巡抚,最终还是没敢给对方吃闭门羹,“……就在花厅见,把备好的茶点也端过去……哎,为什么就不能让老夫清静两天呢?”

第七十九章、福建暗流 下() 
第七十九章、福建暗流(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林党是一个拥有超越时代思想的先进组织——美国和国际金融财团在后冷战时代搞的颜色革命、广场运动、某某花革命之类,有很多套路都不过是东林党在四百年前就玩过的玩意儿。

    比如说,就像后世的广场运动,会推出某些青年社团作为运动骨干,捧起某某考试不及格的大学生“民主斗士”、某某在网上挂单求包养的卖肉女“民主女神”作为偶像领袖一样,东林党也豢养着几群在前台冲锋陷阵的激进分子。这些激进分子一般和后世的红小将、民主斗士和游行专业户差不多,通常来说年纪比较小,性格极度的狂热和偏执,在被某些似是而非的大道理给洗脑之后,就会变成勇气指数爆表的狂信徒,或者说中二病,只要能够死得轰轰烈烈,哪怕豁出性命也毫不在乎!加上背后总有人在这些狂信徒和后台大佬之间拉皮条,给这些极端分子造势和提供资金,故而杀伤力惊人,经常能把政治对手冲击得疲于奔命。

    这样的中二病激进分子,在整个社会人群当中其实不多,通常三十个里头出不了一个,可只要形成了某种氛围,又有阔佬愿意出钱出场所提供各种支持,便能源源不断地从读书人当中选拔、洗脑,量化生产出这种激进分子,或者说死士,并且一批批地投入政治斗争中去——就如同后世美国的民主基金会,在全世界开设的无数个广场运动培训班一样。在明末,东林书院起的就是这种作用,当时江南的官僚缙绅富商集团很有远见,懂得出钱出场所找“大儒”来“讲学”培养自己的读书人——也就是他们的利益代言人。

    这些被洗了脑的激进分子一旦混出头,就能给后台大佬带来丰厚的回报,即便失败甚至牺牲了,也绝对不会伤到东林党的根本。比如在天启年间,东林党一度被阉党击败,魏忠贤趁机疯狂反扑。但顶在前面死得最惨的倒霉鬼,也主要是这些摆在前台的狂信徒,譬如史可法的老师之类。至于那些幕后的大佬们,绝大部分都不过是罢官退隐而已,而他们的经济基础,更是连毛都没掉一根,甚至可以继续“讲学”培养敢死队。在暗中继续操控舆论,积蓄力量。最终在崇祯初年实现了咸鱼大翻身,成功地赖掉了他们的赋税。

    至此,皇亲宗室们原本不用交税,地主缙绅和豪商们也可以不用交税,可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税收,否则财政就得破产。于是,本该由皇亲宗室、官僚、地主、商人们缴纳的赋税,便只好由高迎祥、李自成等穷泥腿子来交,这样。皇亲宗室、官僚没意见,东林党更是对崇祯歌功颂德,宣称当今朝廷是“众正盈朝”,崇祯皇帝是圣人再世……而唯一没有话语权的贫下中农,却被这些正人君子和圣君给逼得没了活路……

    更恶心的是,东林党不仅做了恶人,同时又在扮好人。从万历朝开始一直到崇祯朝结束,东林公知集团一直扮演着两面派的角色,一方面疯狂逃税,把国家赋税转嫁到以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为代表的贫下中农头上,将贫下中农逼上绝路,另一方面又掌握着舆论。攻击皇帝横征暴敛,要皇帝施“仁政”减税。

    那年头的贫下中农,连字都不认识几个,哪知道朝廷里的那么多弯弯绕绕?于是就把仇恨全对准了皇帝,反倒把东林党当成了好人——举例来说,东林干将李三才为了减免盐税和商税,曾经上奏说:“……陛下爱珠玉。民亦慕温饱;陛下爱子孙,民亦恋妻孥。奈何陛下欲崇聚财贿,而不使小民享升斗之需;欲绵祚万年,而不使小民适朝夕之乐。自古未有朝廷之政令、天下之情形一至于斯而可幸无乱者。”

    瞧瞧,写得多感人啊,这位李三才大人就这样把“民”给代了表,自己当漕运总督,掌握政策和法令,几个儿子都是大盐商,全国最顶级的大富翁,却被说成了“小民”,钻他老子专门设置的政策空子发大财——如果皇帝胆敢把这空子堵上,不让他发财,那么这皇帝就是暴君,应该要设法废黜甚至杀掉了。

    咳咳,言归正传,跟后世的颜色革命做一个类比的话,假如说提供资金援助的江南官僚缙绅富商集团,相当于后世的本国买办和美国民主基金会;那么东林党的朝廷大员,就相当于香港的“泛民”议♂员和台湾的民♂进党大佬;东林书院就相当于明末的颜色革命训练营;而包括复社在内的一系列青年士子结社,就相当于台湾的“黑色♂岛国青年阵线(简称‘黑岛青’)”之类学生运动团体,而张溥就是复社的创始人与核心领袖……此外还有若干专门负责给自己人打黑枪,制造流血冲突的刺客杀手之类……

    (现在大家明白东林党、复社、江南富商缙绅集团这三者之间,大概是一个什么关系了吧。)

    当然,即使是对于那些被顶在最前面当炮灰的青年士子来说,这笔买卖也不亏,毕竟这天下没有白来的富贵。区区一介穷酸,想要一夕之间名动天下,万人追捧,名利双收……不冒一点儿风险又怎么能成呢?

    然后,在东林党和复社之间,也跟今天的台湾的民♂进党和“黑色♂岛国青年阵线”一样,同时存在着合作与矛盾。东林党既希望复社这些小字辈冲在前面打头阵,又恼恨这些年轻人不知收敛,把调子喊得太高,整天站着说话不腰疼,经常捅出一堆窟窿没法收拾。而复社士子则觉得东林大佬多半缺少血气之勇,做事拖泥带水不干脆,总是前怕狼后怕虎,不肯爽爽快快地与政敌死战到底,拖了他们的后腿……

    总之,跟当时得过且过的官场习气不同,复社这种激进组织的一贯行事风格,是相当疯狂和暴力的。

    ※※※※※※※※※※※※※※※※※※※※※※※

    作为复社的创始人,出身江苏太仓的张溥张乾度,乃是当时激进学生运动领袖之中的佼佼者。明末最出名的“学生运动领袖”,尚未考过科举,就已经干出了无数大事,从组织暴乱到冲击衙门,还有纵火烧城之类,其烈度绝对不亚于后世的五四运动,当真是不惜生死也要求名声。与后世那些连绝食都要轮流来的窝囊家伙。譬如香港的黄之♂峰和台湾的陈♂为廷相比,其权势、能力和勇气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张溥此人出身贫寒。但年幼好学,有神童之称。于天启四年(1622)开始结社评论时政,博得名望,起初取名为应社(科举应试小组),后来改为复社(科举重考小组),成员最多时高达三千余人;天启六年参与苏州抗税暴动,撰写《五人墓碑记》,痛斥阉党,名动天下;崇祯元年“组织群众”驱逐阉党骨干顾秉谦。从此成为天下士子当中的天皇巨星!复社的声势也从此震动朝野,号称是“春秋之集,衣冠盈路”,“一城出观,无不知有复社者”。其影响力遍及南北各省,走到哪里都是万人空巷,拥趸粉丝无数。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这位张溥最多也就是演讲能力非凡,相当于后世美国马丁路德金的水平。但可怕的是,张溥不仅在政治上极度狂热,还很有野心和手腕。在成名之后,他不肯按部就班地出仕熬资历升官,而是企图一步登天。借广收门徒以控制知识界、把持科场,最终达到左右政权之目的——并且一度真的让他给成功了!连当朝首辅周延儒都被他捏住了把柄,不得不惟命是从。有一次,张溥甚至直接给了周延儒一个册子,上面写满了人名,有的要大用,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