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穿越时代-第1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扼守地中海出口的兵家必争之地,自从击败西班牙,夺取直布罗陀以来,英国人就不惜工本地耗费巨资,对这块突出海中的巨大礁石进行建设施工,使之变成了全欧洲最坚固的要塞。

    到了二战时期,整个直布罗陀都已经被要塞化,英国人在这块海岸巨岩里塞满了各种海岸炮台,碉堡和机枪阵地,区区两平方公里土地就安装了一百五十多门海岸炮,同时整个岩石中间都像蚂蚁窝一样被挖空了,顶盖用钢筋混凝土加固,可以轻易地抵挡一吨重航空炸弹的正面直击,其防御强度更在马奇诺防线之上。

    而且,直布罗陀四周地形崎岖,基本没有什么平缓的海滩可供登陆,海岸线都是悬崖峭壁,还密布着层层叠叠的炮垒和水雷网,想要在这种地形强行登陆,哪怕是二十一世纪的海豹特种部队都很难办到。此外,英军还在直布罗陀的坑道工事里,储藏了足够吃十年的粮食和坚守三年的弹药,以备长期持久作战。

    凭借着这座苦心经营二百余年的直布罗陀要塞,即使在法国战场和西班牙战场相继溃败之后,残余的三万五千英国远征军依然咬紧牙关重整旗鼓,联合退出马德里的佛朗哥将军残部,背靠着直布罗陀要塞,在西班牙南部的安达卢西亚地区再次摆开战阵,誓要保住大英帝国在欧洲大陆上的最后存在感按照英国参谋长委员会的乐观计划,直布罗陀要塞将会成为一座绞肉机,让欧洲布尔什维克势力在这里把血流干。

    然而,哪怕是直布罗陀这样的欧洲第一要塞,在原子弹的面前,也依旧像纸糊的模型一样脆弱。

    苏联红军攻略直布罗陀的方式,依然是跟往常一样的简单粗暴如今这世上,没有什么要塞是一发核弹解决不了的,如果一发不够,那就来两发一九四六年十月十日,在苏联对美英各国正式宣战的当天,苏联战略空军组织大规模轰炸机群突袭直布罗陀,在要塞上空投下了一枚六万吨当量的原子弹

    于是,在冉冉升起的蘑菇云之中,直布罗陀著名的白色悬崖被炸成了一个大坑,驻防于此的英国驱逐舰编队和潜艇部队瞬间全灭。而山岩上那些密如蜂窝的防御工事,也在核爆的高温之中成了融化的蜡像。

    虽然依靠着多年营建、深埋于地下的坚固坑道,哪怕是被一枚原子弹直接命中,据守直布罗陀要塞的英国守军,居然还是有不少人成功地活了下来。但问题是,在经历了核爆和辐射污染之后的整个直布罗陀地区,短时间内已经变成了核辐射区,再也不适合人类生存了如果英军还是坚持要据守直布罗陀要塞的话,那么根本不需要苏联红军浪费多少弹药,光是无孔不入的辐射病,就能让守军迅速崩溃

    而根据苏联人的公开宣传,下个月还会有另一枚威力更大的原子弹被丢到直布罗陀要塞的上空!

    一时之间,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英军士气暴跌到冰点毕竟不管是再怎么样坚韧的钢筋铁骨,也扛不住原子弹爆炸的破坏力而西班牙反动政权的领袖佛朗哥将军,原本刚刚在加的斯港纠集了一些部队,准备利用马德里核爆的机会发起一次反攻。可是随着直布罗陀的蘑菇云升起,反攻之事也只得无疾而终。

    瑞士,苏黎世

    随着时间的流逝,核爆蘑菇云的耀眼强光渐渐黯淡,致命的高温热浪也渐渐冷却下来。

    透过滚滚浓烟放眼望去,苏黎世,这座瑞士第一大城市,著名的金融之城和钟表之城,全欧洲最安全、富裕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城市之一,已经在原子弹的爆炸中面目全非。古老的钟楼和华丽的楼宇都在核爆中被夷为平地,残存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冒着浓烟的半裸尸体。城市的一部分化为乌有,一部分只剩瓦砾,而其余的街区则燃起了熊熊大火。幸存的瑞士人在火焰中哭喊逃窜,为了减轻烧伤的痛苦,他们下意识地张开双臂,臂下长长地吊着一卷卷被烧脱的皮肤,当真是难以形容的可怖。

    自从苏联与瑞士开战以来,依靠着险峻的山岭、崎岖的地势和坚固的堡垒工事,还有战前囤积的军械弹药,勇敢的瑞士山民一度成功地阻挡住了苏联红军和“红色欧洲”联军的攻势。

    虽然苏联空军很快就把瑞士人的那几架老式飞机一扫而空,牢牢掌握住了瑞士战场的制空权,每天都在对瑞士的各个主要城镇狂轰滥炸。但依仗着遍布全国的崇山峻岭,还有精心伪装成山头的炮台和深藏地下的国防坑道工事,瑞士人依然能够顽强地战斗,同时派遣游击队不断骚扰红军的后勤补给线。

    乍一看上去,这一年的瑞士战场,似乎很有希望变成类似于后世阿富汗战争那样的泥潭陷坑。

    然而,此时的斯大林不是后世的勃列日涅夫,从来不惮于把手头的核弹统统丢出去,更不怕在国际上直接刷到恶名值溢出反正在西方自由阵营的眼中,他本来就已经是跟希特勒齐名的嗜血暴君了!

    于是,云集着上百家银行的苏黎世,就成了苏联原子弹的第一个祭品贯穿天空的明亮蘑菇云,直到核爆发生的两个小时之后才逐渐散去,超过八万市民在核爆当时不幸毙命。当那些侥幸没有直接死于核爆的幸存者,肝胆俱裂地走出地下的防空掩体,难以置信的看着被夷为平地的家园之时,天空中又下起了富含着各种放射性尘埃的混浊“黑雨”,在这些幸存的苏黎世市民们身上,留下了一条条灰色的痕迹。

    很显然,淋过这场雨之后,在接下来的几天到几个月内,还将会有成千上万的瑞士人死于辐射病。

    与此同时,苏联方面还公开通告瑞士政府,这仅仅是针对瑞士的第一次核打击。如果瑞士政府继续执迷不悟,拒绝无条件投降,那么接下来还将有更多核弹袭来四十八小时之后,由于迟迟未能收到瑞士政府的无条件投降公告,第二颗原子弹在瑞士首都伯尔尼上空轰然炸响,然后夺去了大约七万瑞士人的生命这仅仅是在现场统计出来的数据,因为辐射污染的缘故,接下来肯定还要死去更多的人。

    到了这一步,瑞士人已经等于被打断了脊梁骨二战时代的瑞士仅仅是一个五百万人口的小国,而在短短几个月的战争中,瑞士已经打掉了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其中大半还是作为主要劳动力的青壮年男性!

    如果再继续打下去的话,恐怕就要出现整个社会崩盘,老无所养,幼无所依的毁灭性绝境了。

    十月十三日,迁移到日内瓦的瑞士政府发出通电,宣布全国停止抵抗,向苏联红军无条件投降。

    英国,苏格兰,斯卡帕湾

    这片英国海军近代最著名的战时锚地,是一块位于英国苏格兰地区最北端、奥克尼群岛境内的半封闭水域,由该群岛里的主岛、霍伊岛、南罗纳赛岛与一干小岛包围,是一良好的天然海湾,长约24公里,宽13公里,面积130平方公里。有3条航道通大西洋和北海。从中世纪维京海盗入侵的时代开始,斯卡帕湾就一直是军舰频繁进出的区域,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皇家海军也是据此扼守北海要道。

    在英国大舰队最鼎盛的一战时期,斯卡帕湾曾经云集着三十多艘战列舰和数百艘其它舰艇,当真是一副桅杆如林,发炮如雨,煤烟遮天蔽日,横行七海无敌手的模样。但是,到了此时此刻,英国大舰队的精华已经在战火之中逐渐凋零殆尽,补充舰艇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消耗,尚存的主力舰只所剩无几。

    去年夏天,为了迎战冲出波罗的海的苏联红海军,斯卡帕湾的皇家海军大舰队最后一次全军出动,虽然在荷兰外海成功击败了苏联舰队,但接下来却连续挨了两枚苏联原子弹的轰击在这场核爆浩劫之中,英国皇家海军光是前后直接战沉的舰艇总吨位,就高达十万吨之多。等到残余舰艇挣扎着勉强撤回斯卡帕湾之后,经过有关专家的检查,又更加绝望地发现,除了少数几艘当时远离爆心的驱逐舰之外,剩余几乎所有的幸存船只,都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放射性污染,至少需要进行三个月以上的洗消作业,才有可能重新恢复现役。其中一些污染严重的船只干脆被判定只能废弃,甚至无法拆解回炉,因为船体钢材已经成了辐射污染源

    雪上加霜的是,皇家海军不仅舰艇大批覆灭,连人员都损失惨重参战各船舰的乘员,都出现了大规模的辐射病症状,而以这个时代的医疗能力,哪怕是最轻程度的辐射病,实际的治愈率依然低得可怜。

    而海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