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装绅弄鬼-第9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巍S刑焱砩献隽烁鲈ぶ危渭约汉徒鞴蚬偎荆蓖グ芩撸唤鞴酶臧涯源沉讼吕础9思柑欤髻仍诼飞吓龅搅斯Q舻奈资Ω蓿谑前衙蔚哪谌莞嫠呶赘蓿胨约焊愀鼍穹治觥N赘匏担骸翱蠢茨衲晔撬蓝恕2还绻牍剑故潜厥の辻i。”果然,晋国率领一帮同盟军把齐国打得落花流水,而荀偃当真在回师途中病死了。

    这还不算最神的,早些时候的公元前581年,晋景公梦见有个大鬼闯到宫里来追杀自己,还说是奉了天帝的命令。醒来后他请桑田巫预测吉凶,桑田巫大预言说:“您恐怕吃不到今年的新麦子了。”晋平公当场就病倒了,派人到秦国去请专家来会诊,结果专家说已经病入膏肓,没治了。得,安心等死!没想到,六月初六这天,新麦子送来了。晋景公登时神清气爽,叫人把麦子煮好,然hou把桑田巫抓来杀掉,死前还让他最后再亲眼看看新麦子。杀了人之后,晋景公正准备安心享用宫廷煮麦子,突然肚子痛要方biàn,一语成箴,他就在方biàn的时候掉进宫廷厕所里淹死了,还是没吃到新麦子。桑田巫虽然死了,但是他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预测巫术。

    巫师虽然有本事,可皇朝总在进步。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儒道大兴,有点政治智慧的人都不大瞧得起血脉巫师,往wǎng拿巫师作为反面教材。孔子就曾经说:“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是没有恒心,连巫师和医生也做不好。人心不古,巫风日下,荀子也说:“今世俗之为说者,以桀纣为有天xià,而臣汤武,岂不过甚矣哉。譬之是犹伛巫跛匡大自以为有知也。”意思是如今有些信口开河的人,说什么商汤和文王曾经分别给桀和纣打工,这些自以为是的家伙都跟巫师一个德性。当然,有需求就能产生效益。民间巫师,虽然不被儒门瞧在眼里,但在民间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日子也因此过得比较滋润。魏文侯扶持儒门八派之一西河学派,派出西门豹治邺,治的就是民间的巫师。那位主张为河伯娶媳妇的七十多岁的老巫婆,竟然把持了邺城所有的巫术产业。朝廷的巫师早不知到哪里去了。要是没有朝廷撑腰,儒门还真斗不过方士。

    儒家的文人们一说起圣人,尤其是先秦的那些著名圣人,总是啧啧有声地赞叹。即使说来说去总不过是些仁义礼智信之类的套话,也仍然乐此不疲。赞美的话儿讲了一箩筐,圣人的长相却很少有人提起。推想起来,能做圣人的,就算不是英俊神武,相貌也应该在中人之上。不过,有人并不这么看。在荀子眼里,没有一个圣人模yàng周正:孔子脸上像蒙了张驱鬼的面具;周公身体像一棵折断的枯树;皋陶的脸色永yuǎn像削了皮的瓜一样泛出青绿色;大禹腿是瘸的,走路一跳一跳;商汤半身不遂;最不可思议的是舜,眼睛里有两个瞳仁。这些形象岂止是不周正,简直就是些歪瓜裂枣。幸好荀子在古代并不受重视,要是也像孔孟那样受尊崇,我真不晓得道学先生们该怎样为圣人涂脂抹粉了。荀子的说法并不是无稽之谈。我现在知道,古代的圣人们大抵都是美化的古神,而古神作为天外种族,根本就不是人……对脸蛋的要求怎么可能高,大部分是半人半兽,生下的混血种有基本上是其丑无比的人。

    为了统治古猿部族,他们创造了自己的舆论攻势,让人们以为长得奇形怪状的人往wǎng天fu异禀,感受上天的气也比旁人多些,更容易与上天交流。丑,因此成了资本与财富。不过他们的底气并不在此,毕竟天生丑陋的人并不多,丑陋而又热爱巫师职业……或者说遗传古神血脉而不是装神弄鬼的人更少,在当时的王朝尚武高压环境下,热爱巫师职业又能从事这一行当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他们宣言巫师的丑,主要是因为他们创造了面具。面具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我看过《兰陵王》落泪之余也对面具大感玩味,检索了不少资料才知道中国的面具历史悠久,品类丰富,最早广泛运用于原始初民的狩猎活动、图纹崇拜、部族战争和巫术仪式。现在我才明白,古代巫师作法,通灵的咒具必不可少,咒具的种类也很多,比如鼓、羽毛、醴酪等等。动物也是巫师的重要助手。在古人看来,从古神时代繁衍下来的不少动物因为被开灵作为炮灰,也具有与古神交流的能力,所以找个动物做助手是很有必要的。比如从商朝开始,人们就用龟甲卜筮,在他们看来,龟甲上烧灼的裂纹能够反映天意。到了周朝,大概乌龟龟鳖比商朝时少了很多,因此更多地是用蓍草来卜筮。但遇到非常困难的问题时,还是要用龟甲来卜筮,而且龟甲卜筮的结果具有优先权。各诸侯国都把龟甲作为镇国之宝,碰到水火之灾,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护好龟甲。士大夫们在治政斗争中失利、被迫流亡国外时,也经常把本国的龟甲偷偷带走。

    一些传说中的动物也具备通灵的能力,最先臣服于轩辕氏族,后来被广泛投入战争的龙族就是最重要的一种。龙在《山海经》里是不少神与巫的标准配备载具。在商周时期的一些鼎铭盘像中,还出现过人把头伸进老虎、狮子等猛兽的嘴巴里的形象,这并不是驯兽杂技表演,而是动物张开大口,嘘气成风,是帮助巫师交感古神的一种方法。《左传》上说,舜在给尧当差的时候,天xià有四大恶人:浑敦、穷奇、杌、饕餮。舜把它们抓住后,发配边疆,用来抵御神战污染导致产生的神孽……魑魅。魑魅是山林异气所生出的精怪怪物,人面兽身,专门危害人类。很显然,舜这是把四大恶人当驱魑魅的工具使唤了。派这四位凶神恶煞去对付精怪魑魅,专业对口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动物虽然有通灵的能力,毕竟不好侍弄,巫师们带着狮子、老虎什么的出去作法,一来不方biàn,二来也不安全,万一被自己的助手咬死,岂不太失面子?所以必须寻找替代的工具。

    从大禹制造九鼎,记载古神秘辛和天xià神兽妖灵开始,把动物的形象铸造在器具上以模仿巫术驱使,不失为一举多得的妙法。商周的青铜礼器,是用来通天的工具,也就是巫师的咒具,当然,能用青铜器玩巫术的,都是高级巫师。青铜器上的动物纹饰,并不是简单的装饰,也能起到帮助巫师通天的作用。特别是九鼎成为众矢之的,春秋的时候,楚庄王到周朝的首都耀武扬威,还想问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言外之意是掂量周王朝的分量。幸好周朝有不少能人,比如王孙满,他对楚庄王说:“鼎的大小轻重可不是随便能问的,得看德行。当年夏朝的时候,各地进贡了青铜,铸成九鼎。上miàn刻画了各种动物,让大家知道什么动物是能够帮助人的,这样,外出的时候就不怕魑魅。这鼎可是通天的,您能随便打听吗?”这话意思很清楚了,能帮助巫师通灵的动物,就刻在青铜器上。拥有了青铜器,也就拥有了神权,拥有了统治人世的权力。所以九鼎失踪,大家只好退而求其次。

    单纯从艺术角度,商周时期,青铜制造工艺的高度发达和重祭祀、信鬼神的王朝思潮使得面具发展从幼稚向成熟过渡,这是面具发展的高峰期,现在出土的青铜器上的动物纹饰,大多是按照面具的形式铸造的。之前石苓人提起过,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动物纹饰,往wǎng以脸部的形象为主体,而身子只是脸部的陪衬。这就是面具的来li。因此各式各样的四凶……特别是黄帝不才子饕餮纹样以及以它为主体的整个青铜器其他纹饰和造型、特征都在突出这种指向一种无xiàn深渊的原始力量,突出在这种神秘威吓面前的畏怖、恐惧、残酷和凶狠。

    我叹了口气,之前在地下死在我面前的南斗六星,也算是被饕餮吞噬的?抹去伤感,我想想也清楚,在面具上刻上动物的形象,如牛、羊、虎以及饕餮、龙等之后,巫师只要带上miàn具,就意味着与动物合而为一,具备了动物通灵的能力,具备了向魑魅挑战的能力。这时候的面具,不再是治政权力的象征,而是神力的化身。要驱逐魑魅,首先要吓唬它们,所以面具造得总是特别恐怖。换句话说,此时的面具更多地用于教门祭祀当中,风格威严庄重,但由于多为青铜制造,因而形制比较单调雷同,缺乏自由度和随意性,此时期还出现了在中国传承时间最久、辐射地域最广的面具──方相氏面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