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胜神州志-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真乃可遇不可求的幸事。
因此打斗虽烈却无一丝杀意,这并不是说他们这算纯粹切磋,毕竟武艺到他们的境界举手投足都有莫大的杀伤力,何况全力出手?只是两人并不以杀死对方为目的,反倒是在尽情享受这种高手相较的乐趣。
李七本身加两道幻象齐齐向中央聚拢,以眨眼高速互换几下位置再迎上九道拳劲。然而大出方锦书意料,九劲轻易从不同方位摧枯拉朽般将三个“李七”撕裂,原来这三个都是幻象!
李七人呢?方锦书急运全副心神四下探察,就在此时,一如当日刺杀邓广洋一样,李七毫无征兆的由虚空中现身方锦书身前,大笑一声双拳同时击来:“小心了,方兄!”
方锦书不惊反喜,脸上现出一抹发自内心的笑容,也是双拳迎上:“李兄客气。”
四拳相对,却远不如表面看来般力道沉猛,甚至连一丝声息也无,就那么无声无息的粘上。他们同时发力,身子倾前面面向对,对视半晌后两人又不约而同的仰天大笑,好象世上再没有能使他们像此刻般这么欢愉。随即气劲涌出,碰!声音之巨几如平地起个炸雷,刹时以两人为中心一股绝大劲力狂涌而出,便如同席卷一切的飓风瞬间充斥整个场内。几乎所有的砖瓦木石都被卷起四下飞舞,木折草摧,连地皮都差点被刮起一层,过得许久才恢复平静。
风沙渐息,等到视野恢复时才惊见方李二人已不知所踪。而园内一切也全然变了模样,先时两人立足处竟出现一个一丈见方的大坑,可知两人最后一击威力何等惊人。
离温府两条街的一座废屋外,方锦书由远处缓缓走来,还未近屋已有两人迎了出来。一人是个四十余岁的男子,长相丑陋,身形矮胖,一头稀疏的头发竟如火般赤红,整个人给人一种性烈暴躁的感觉;另一人则是个六十余岁的老者,面容清瘦,颌下几缕白须在风中微微抖动。两人都是一席青袍,胸口印有白绿黑赤黄五色标志,显是属于同一门派的人。
两人见到方锦书齐齐躬身一拜:“方大侠。”
方锦书微微点头示意,那男子急切问道:“找到了吗?”
方锦书点头应是道:“已经找到入口了。”
两人均面露喜色,那老者道:“那是不是现在就由我们前去解阵?”
方锦书摇摇头:“不,这个阵法很复杂。我虽然对此了解不多,但也知道不是你们可以破解的,就算韵音亲至也很难说……”
听得方锦书这么说,那男子不由一呆:“那该怎么办?”
方锦书摆摆手示意无妨,他说道:“没关系,我已经打听到那幅载有地宫进入之法的地图的下落。”
老者闻言面露狂喜之色:“那幅图?竟然还在!真是天助我们,却不知在何处?”
方锦书没有回答,却对两人道:“还要麻烦二位通知宫里,尽快查出一个叫原虎的青年的下落,图就在他手上。”
老者与男子对望一眼,都看到对方眼里的疑惑。原虎?怎地从未听过这人,不过两人仍恭敬应道:“是。”
此时远处忽的传来一阵嘈杂的吵闹声,显是方李二人打斗的响动惊动了海镜守军,现在他们正出动搜索四周。
方锦书微微皱了皱眉,对两人道:“留在这里也没用,我们走吧。”转身离开。
那男子突然问道:“方大侠,刚才那是……”
方锦书随手掸了掸衣衫破损之处,笑道:“哦,碰到个故人,跟他叙了叙旧。”
老者闻言一呆:“怎么方大侠在海镜还有朋友吗?不知是何人。”
方锦书头也不回的淡然道:“天道。李七。”
老者与男子刹时大惊失色,愕然相对均说不出话来,半晌那男子才有些吃力的吞了口口水,拉着老者跟上已步入黑暗长街中的方锦书……
第三章
同一时刻,远在界罗江州府的武神道场也浸沐在同一片月色之下。这是一个由多组建筑组成的庞大建筑群,正门阔达三丈,五丈来高,上挂书有“武神道场”的巨额牌匾,两根三人环抱的柱子立于两侧。大门乃用粗糙的乌木所制,没有任何装饰,由于年代久远已成深黑之色,一眼望过去就有一股粗悍强硬的气息扑面而来,仅此一项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由大门开始左右围墙均又高又广一眼望不到头,道场内建筑大致可分为进门后百丈见方的演武场,演武场左面的低辈弟子居处,右面的杂役居处,以及后方的道场主建筑。再深进则包括了典籍楼,戒律园,武库等重要建筑以及道场内长老一级的居所,甚至还包括了一座百米高的小山,两座人工湖及一座铸造场,光从这里就可以想象道场广大至何等程度。
在整座道场正中的“戒兵山”脚下,典籍楼东,武库以西,寒光湖畔有一座深藏于白杨绿柳中的独立小院。从外表看来此处极不显眼,白墙灰砖青瓦,院中一口深井,一株古榕,三间厢房,与寻常市井人家并无二致。但就在这里,却住着整座道场之主,人族七大高手之一,天下闻名的“武神”唐烈。
唐烈,界罗东城人氏,生于一户普通农户之家。七岁拜入当时界罗“刀尊”刘铭正门下,初五年资质驽钝,仅为外室记名弟子,连旁听一年一度由刘铭正主持的“论刀大会”的资格也没有;又五年,终成正式弟子,编入最低等的“基”辈,平时半日练武,半日干杂役;又三年,在“刀尊门”与“天河帮”的大战中初露头角,以悍不畏死之气连杀天河帮两大护法,再在当年“论刀大会”中挫败所有竞争者,成为同辈翘楚,得以进入刘铭正亲信“掌刀楼”;此后七年内唐烈终日混迹于门内“武尊阁”中,默默无闻,再未有任何惊人之举,但每年甑选大会又总能保住留任“掌刀楼”的资格;28岁那年中秋夜与刘铭正一席长谈使之大为钦服,从此对唐烈委以重任,死后更以掌门之位相托,但遭唐烈拒绝;刘铭正死后唐烈遂离开刀尊门,不知所踪,但于十二年后突然出现,连败界罗所有宗主掌门,三年之内重振刀尊门,后将之改为“武神道场”,此后二十余年其势力威望不住增长,终成为天下三大派之一,而唐烈也被人尊以“武神”之名。
纵观唐烈一生,由籍籍无名到一代宗师所用时间在七大高手中最长,比之孙韵音十八岁道成,二十岁接掌五行宫,二十三岁天下闻名更不可同日而言。但他对武道一途追求最为孜孜不倦,从无懈怠。凡遇疑难,无论对方何辈何人均虚心求教,更从不以身份骄人,授徒倾尽全力不藏私心,由来受人景仰。
郑清浪曾如是评价道:“唐烈于武道资质与常人无二,然其韧性最长,潜心修习每能有所得,久积之下终能悟道,故成就不世之名决非侥幸。此人此事,堪为天下武人典范!”
就在此刻,唐烈正独立院中负手望天,满脸俱是沉思之色。他今年已近七十,但从外表看来仍只五十余岁,头发黑亮如昔,只两鬓微有星霜。他身量中等,但双手极是修长,面容古拙,双目不怒而威,仅是站在那儿未有任何动作便自有一股凛冽霸气散发而出。
月前爱徒雷行云带着徒孙燕九跟周灵月意外回到武神道场,一同带回的还有那枚霜雪珠,虽然海镜之事他也早有所耳闻,并对齐应贤胆敢对武神道场的人下手恼怒不已,但随之而来的事却让他无暇顾此。不知是谁传出的消息,齐应贤血战半夜得到的不过是个空匣,而真正的珠子却已被雷行云带回了武神道场。此后每日都有不知死活的江湖人物上门,或公然叫门索要,或蛮不讲理的企图强抢,或潜进偷窃,源源不断不得片刻安宁,一月来道场生擒杀伤的已近千人。
尽管道场中大部分精锐已随齐务北远赴海镜,由于齐应贤,李七立下此大功,在界罗王室周旋下唐烈也暂时不能对他们怎么样,但留守的三位长老及两百弟子仍足以应付这些人。而最大的麻烦却是来至界罗皇帝,听闻风声的他也数次派人索要,若非唐烈身份特殊说不定早已上门强抢了,饶是如此,近来使者言语态度也渐渐开始不耐烦起来,显然“长生不死”的诱惑力已使皇帝失去耐心。唐烈深知霜雪珠之害,故一直力抗不屈,但今日那使者竟敢当他的面口出不敬之言,足可知皇帝态度!所以唐烈才忧虑若此。
行云真是带回个不小的麻烦啊,交又不能交出,当然也不能丢掉,难道…真要行险试试那个?唐烈心中思绪万千,深感眼前形势之忧。不,还不到时候,再看看吧,他摇摇头否定刚才的想法,不禁又深叹口气。唉!还是以前那段专心求武的日子好啊,怎么会去当那什劳子“护国宗师”!
突然唐烈脸上似有所觉的微微一动,抬头望着左方远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