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第4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功劳却是不会改变。”张方平笑着安慰道:“只耍时间够了,谁也不能阻拦你上位
这倒是没错,仁宗一朝,基本的赏罚分明还是可以做到的,况且,以楚质的背景、人脉,只要不犯浑,参与什么谋逆大案,谁能抹杀他的功劳,这也间接说明了宋朝国库紧缺的情况,自然,现在的情况还没有十几年后那么严重,到了那个时候,谁有办法为朝廷赚钱。谁就可以升官,哪怕是直接为相也不成问题。
此时,东京福宁殿西阁,赵祯强忍心中激动,声音却是有点儿发颤:“若水,核实了,此法真是有效?”
“陛下,千真万确,是由奴婢亲自尝验,绝对无假。”邓若水肯定说道,斩钉截铁,也是一脸的欣喜。
“牵甚,联就知道范卿为人诚实。绝不欺君。”赵祯笑容满面,真是龙颜大悦,也很久没有像现在这般开怀畅笑了。
不要以为做皇帝很轻松,江山社稷。天下万民,繁琐细碎,事无巨细,都由皇帝决策,这倒也就罢了,赵祯也算勤政,可以应付得来,可是还有十几万的官吏,百多万的兵将。都靠朝廷,确切的说,是指望皇帝养活,烦恼啊。
不仅如此,还有那些皇族、外戚、功臣等等的后代,在恩萌法的庇估下,人数呈几何级数上升,加上辽国、西夏的岁赐,就是赋税再多,也经常入不敷出,赤字连年,无奈之下。赵祯只好动用自己的内常补上。
偶尔也就罢了,年年如此,内帮金银日少,就是贵为天子也会心痛的。所以赵祯平日才会如此节俭,厌恶浪费奢侈,想来这都是被逼的,自然,也说明他不是昏庸帝王,不然只顾享受即可,何必考虑许多。
虽然不想扫皇帝兴致,但是那若水不得不小心提醒句:“陛下,既然此法证明行之有效同,那何不推行天下,以恩泽万民。还有,钱塘知县楚质进献此法,有功于朝廷。却不知该如何赏赐?”
如果是换成宋太祖、太宗在位,听到那若水进言,才不管你说得是否正确,直接拖下去技毙了,一个太监想干预政事,肯定是活腻了。
而赵祯相对宽容,加之心情还不错,没有留意邓若水的犯忌,注意力马上转移,寻思片刻,皱眉说道:“推行天下,还需要与各位宰相商议再作决定,至于楚质查询江南诸府州,看哪里有空缺的通判。使他补上就是
忽然察觉自己情急之下,不慎犯了忌讳,那若水本应就止沉默,但到底年轻,闻言不由惊讶道:“楚质立下大功,陛下如此微赏,却是不公。”(未完待续)
第一章第三百九十五章厚赏与惩治
二节的心思不是谁都能猜测出来的,却见赵祯厉煮望了一愕涵水,淡声说道:“摆驾政事堂,此事联要与几位相公商议。”
“奴婢领旨。”心中一惊,邓若水连忙行礼答应,扬起细微尖锐的嗓音传下皇帝旨意。片刻,一群内侍宫女涌了进来,拥着赵祯浩浩荡荡而去。
“多舌,自己到内待省领罚吧。”适时,入内都知张惟吉走了出来,壬斥道:“国家政事你是能诽议的吗。要不要命了?想跟阎文应一样下场不成。”
“孩儿不敢。”邓若水惶恐说道,宫里内待,谁不知道以前最得皇帝宠信的是入内省都都知、大阁阎文应。可惜结交了外臣,又参与谋害废后郭皇后的嫌疑,最后落得流放下场,在路上不明不白死了。
在宫里,大家都知道皇帝是个极念旧情的人,只要你不故意触怒,对待内待就如同亲人一般,有谁犯了过错,只是加以责罢了,最严重的无非是遣其出宫,像阎文应一样流放至死的情况几乎没有。
其中原因也不怪皇帝,主要是阎文应太过放肆,仗着皇帝恩宠,时常评点朝政,惹得百官心中不爽,恰好那时郭皇后生病,阎文应使人送汤药不久,郭皇后就死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不管真相如何,在百官群谏下,赵祯受不住压力,阎文应的结局已经注定。
“你呀你,平日不是很机灵的吗,千叮万嘱告诚你,宫里不比其他。凡事三思而后行,今日怎么犯浑了。”剁压吉恨声道,怒其不争,扬了扬手,似要一巴掌拍下去。
“父亲,孩子只是一时糊涂。”邓若水迎脸闭目,不敢躲避。哀声道:“以后再也不敢了。”
“给我说实话,这么帮衬楚质,是否收了楚家人的好处了?”轻轻放手,也没掌打的意思,张惟吉低声说道:“不仅糊涂,而且愚蠢,为了些许小利,难道连小命也不要啦?”
“父亲,孩儿发誓,绝对没有。”那若水连忙辩解。
仔细打量邸苦水,张惟吉微微点头:“就信你这回,那无缘无故的,为何要冒这个风险为他说好话。”
宫中内待,因为身体上的缺陷,心理受到影响,说是自私自利一点也不为过,绝对不会说看谁顺眼,为其美言几句,却舍上自家性命。
“父亲,你忘了,楚质身份。”犹豫了下,邓若水眼睛闪烁出一抹亮光。“什么身份?听着有些耳熟,但也无非是朝中某个大臣子侄罢了,说到底还是一个小知县,运气倒是不错,立下了大功,既然官家都已经决定如何赏赐,何用你多言生事。”张惟吉随口说道,宫中事情繁多细碎。能记得朝中大臣模样就已经不错了,谁有心思理会那些不入流的小官。
“父亲忘了,楚质呀,一年前,与那位”虚指后宫方向,邓若水压抑着心中兴奋,微声道:“联姻的,侄女婿。”
“你是说,皇后。”瞳孔猛然扩大一圈,张惟吉醒起,片刻,突然扯着邓若水来到宫中角落,悄声说道:“益之,你想走皇后的门路?”
“父亲,孩儿不敢。”邓若水连忙跪下请罪:“孩儿只是想”
“行了,莫要急着解释。”张惟吉微笑摆手,和声道:“唉,说起来也是为父无能,你入宫数年了,才使你从小黄门升为入内高品,投了皇后,也不失为晋身之阶。”
眼再一红,邓若水咽声道:“孩儿怎敢怪怨父亲,都是那史志聪
“噤声。史志聪也是你能叫的吗,要称呼为史大阁。”话虽如此。张惟吉嘴角却掠过一丝嘲讽,显然对那个史志聪也瞧不上眼,也可以理解,后宫之中,不管是皇后、嫔妃、太监、宫女,就是你不招惹别人。麻烦也会送上门来,想洁身自好,难啊。
宫里内侍太多了,就是在福宁殿里听差,张惟吉也不敢说自己得到天子宠信,还有许多的对头,史志聪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那姓史的。仗着自己是张妃的人,越发不把父亲放在眼里了。”邓若水愤恨说道,要不是他的反对,自己恐怕已经是内侍押班了。
“既然你知道,他是借了张妃的势,才压了为父一头,为何不投向张妃。”张惟吉轻声说道:“在宫里,做错了事不要紧,最怕是跟错了人。”
其实他们都清楚。讨好天子才是最容易晋升的,得到皇帝的信任要比什么事情都重要,可是问题在于,每人心中也是如此寻思,要在万千内侍中脱口而出。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难度太大,不容易实现目标。
但是巴结皇帝身边的人就相对容易一些,内侍虽然在外人看来也算是天子近人,但是怎么能与后宫嫔妃相比,枕头风之威力,不是谁都能抵制得了的,反正据大家所知,皇帝赵祯肯定不是其中之一。
而今宫里上下,谁人不知。曹后是宫里最尊贵的人,但是张妃却是皇帝最宠爱的妃子,到底孰轻孰重,就看各人自己衡量了。
“父亲待孩儿恩重如山,孩儿怎能负了父亲,与那史志聪共事。”邓若水诚恳直言,惹得
片刻,两人相视而笑。什么恩重如山,不忍相负,其实都是空虚套话,真正的原因是,两个聪明人都看得出来,无论张妃怎样得宠,却是动摇不了曹后的地位。
这可是有根据的。前不久,张妃出行,不知是听人掇窜还是心血来潮。非耍用皇后的峦驾伞盖。话说所谓的王朝制度,等级森严,什么人享受什么排场,这是儒家理论里比天都大的规矩,名为礼仪,不是谁都可以愈越的,特别是皇家事物。犯了规矩,可视同谋逆。
然而张妃却是不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也可能是在试探皇帝态度。她施展全套女性魅力,没完没了的哀求皇帝,赵祯最后实在是受不了。无奈让她自己向曹皇后借。结果或许是出于炫耀心理,张妃真跑去借了,而曹皇后也是能忍,直接点头答应。
没想,当张妃喜滋滋的向皇帝汇报此事。赵祯却突然翻脸怒斥:“国家典章有秩,你借越失礼,当此是儿戏吗?”
还有许多像这样的事情,都表明在皇帝心中,却是没有另立皇后的心思。而皇后与贵妃之间的差距,不仅只是一个级别而已,毕竟在世人心目之中,皇帝与皇后是相连一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