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的渐从折扇转移到题名碑上,带着激动崇敬之心,瞻仰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
想到以后自己的名字也将刻在其中,留名青史,受到后人崇拜,谁也没能掩饰住兴奋之情,如果不是有礼官在旁,恐怕有人忍不住喜极而泣了。
进士题名碑制式大体规范,碑以卷云纹为主要纹饰,基本刻有统一的篆体字“赐进士题记”,材料为白色大理石,而题名碑的格式为碑刻铭文碑名,碑身为正文内容,以正楷直排刻写,碑身分为了两个部分,上部为皇家诰示,申明朝廷开科取士的动机目的,伴随一系列溢美之词,下部则为进士名录。
在礼官的指引下,从从来到碑林最深处一块痕迹明显较新,用红绸布盖住的石碑前,不用提醒,谁都知道这块石碑就是今科进士的题名碑了,几百个进士争相围观,可惜有红布挡住,看不清上面的内容,让人焦急不已,纷纷哀求似的看着一旁的礼官。
“吉时未到,诸位莫急。”礼官笑容满面说道。
古代吉凶之说入人心,做什么事情,都讲究趋吉避凶,听到礼官之言,众人也没有办法,只能忍住焦虑心情,待会着所谓的吉时到来。
心中着急,加上天气闷热,刚觉得清凉一些的进士,又开始大汗淋漓起来,特别看到楚质几人,抚扇微摇,轻松惬意的样子,心中羡慕之意,越浓郁。
好不容易到礼官所说的吉时,在几个进士齐心协力之下,石碑上的红布瞬息被扯了下来,刷的一下,碑前立即挤满的心急如火的进士。
只见碑铭上部为皇家诰的开头,是书写诰示的官名和姓名,也就是赐进士翰林院学士臣赵概奉撰字样,接下来便是诰示正文,无非是今科录取了多少人之类的话,诰示之下,是当科的进士题名,直排书写,先书写名次,最为醒目的自然是第一甲赐进士及第,而其中又以冯京的名字排在第一,让人难以忽视。
近五百个进士姓名以及籍贯,密密麻的刻写在石碑正面,而碑铭的上部又有诰示之类的内容,余下的空间也不多,所以刻写进士的名字也不会太大,有些站得太远的进士,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名字,心中着急啊,忍不住用力往里挤,场面顿时变得热闹之极。
好不容易等百九十八个进士,一一寻找到自己的名字所在位置,心满意足的散落开来,热切的抒自己心中的激动时,礼官也随之站了出来,宣布此次题名活动结束,任由诸位进士自由活动。
难得进贡院朝圣,以后未必机会再来,进士们当然不愿意这么快离去,三五成群的观赏起碑林中的其他进士题名碑来,看着一个个熟悉的高官大臣的名字,却激了不少人的雄心壮志,都是在碑上留名的,既然人家可以做到这步,那自己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如果是现代人,心情激动难以自抑,会有许多可以抒情绪的选择,但是在古代,特别是文人雅士,一般来说,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吟诗填词,要知道许多文章诗篇,都带有作强烈的情感,引起读共鸣,才得以留传后世,为人所知。
就待进士们灵感迸,诗如泉涌之时,却忽然现了个问题,这里是贡院先师圣庙碑林,旁边都是石碑建筑,偶尔有几棵树木,却少了吟诗填词必备的文房四宝,而且这次是来祭祀圣师的,不是参加文人宴会,谁也没有准备有笔墨纸砚。
虽然说进士之中也不缺乏记忆力强悍之人,偶尔有几个还能做到过目不忘,况且自己所作诗词,短时间之内,也不至于遗忘,但是已经习惯在吟风咏月时留下墨宝的文人士子们,面前没有笔纸,总是感觉少了些什么,有的进士才诵了句诗词,下意识的想执笔写下,却现没有,文思顿时受到影响。
当然,既然有人能随身携带书籍,那自然会有人随身携带笔墨纸砚,问题是僧多粥少,几百个进士,一人一诗词,就有几百之多,况且有的人作起诗词来,都是量产的,能随身携带的纸张,肯定不会太多,当然满足不了众人的需求,有几个机灵的进士,立即想到去贡院向官员们求取,虽然众人都觉得有些不意思,但是无奈之下,也只能如此了。
第一章 第二百零五章 名人效应
时候,众人又发现手中有把折扇的好处,旁人在苦时,人家状元公冯京已经欣然提笔,在自己扇面空白处挥毫泼墨,片刻时间,一首不俗的感怀诗立即呈现在众人面前。<;>;
“汴梁贡院有名祠,满地丰碑满壁诗,为辟异端扶正道,至今千载仰为师。”旁人扬声吟诵出来,立即得到众人的一至赞赏,怎么说呢,虽然这首诗没有什么经典字句,可是却应情应景,符合进士此时此刻的心情,而且说实在话,越是庄重肃穆的场合,越难写出花团锦簇、盛传后世的诗篇文章来。
在方寸之间的扇面题诗,自然不像在纸张上字如斗大,旁人看看得费力,有人眼睛悄悄一转,微笑开口说道:“当世兄,可否借诗一观?”
冯京是什么人物,心胸开阔,义薄云天,既然有人问了,当然不会拒绝,洒然一笑,慷慨大方的直接把折扇递了过去,那人满心欢喜接过扇子,说是欣赏冯京的诗字,其实是在悄悄打量形制新颖的折扇,只觉绣制折扇外观华美典雅、轻巧玲珑,不时轻扇几下,顿时觉得清香绕身,舒爽清凉,予已的感觉就是雅,风雅之极。
“数日没见,当世的书法似乎大有长进啊。
”有人聪明,其他也不笨,一脸惊叹似的说道,自然而然的伸手要拿折扇,准备细细评赏,拿扇之人也不好意思不给,只有恋恋不舍的松开手来,心里已经决定,自己也要有这样一柄折扇。
就当几人在为冯京的折斗智斗谋时,其他人却把主意打到了楚质和滕茂实身上,有心胸坦荡的,直接开口索求观看,腼腆些的就拐弯抹角的暗示,一时之间,楚质三人身边热闹之极。
经过对比人也发现,三柄折扇之中,又以楚质的较为美观,扇面上绘着一幅花前月下图,几个雅士正对月小酌,一阵清风拂过,古松微颤,几人闭目以待,画中洒脱飘逸之意境跃然纸上。
“开合清风纸半张,随之舒卷岂寻常。前月下团圆坐道清风共自凉。”有人拿着楚质的扇子,轻声吟诵,忍不住询问道:“景纯,这诗似乎出自你的手笔吧。”
“通兄过奖了。”楚质微笑道:“涂鸦之作,予以自娱自乐,怕是难入名家法眼。”
“这样说来。不仅诗是景所作图也是你所为。”沈点头赞叹道:“我还在寻思是谁人画出这幅意境隽永地花前月下图。没有想到也是出自景纯之手。字画相映成趣。风雅别致。妙不可言啊。”
“原来折扇并没有诗画地。就我这柄一样。”亮了下手中扇子洁白如雪地扇面。滕茂实轻微笑道:“后来景纯觉得扇面过于清白。有些不雅观。干脆自己绘上字画可惜我不像景纯多才多艺。就没敢献丑。”
如此情趣之举。旁人一听。眼睛里掠出灼热之色。特别是那些自我感觉字画颇有功力地进士。恨不能立即尝试。
“景纯。这扇子你们是从哪里寻到地?”过了片刻于有人开始打听这个问题了。相对而言。这样问话还是比较含蓄。起码没有直接询问是从哪里买地。
“潘楼。”楚质扬声说道。察觉不少人微微点头然已经记了下来。心中地喜悦忍不住涌到脸上容越发灿烂起来。
不久之后。几个进士返回身后有小吏抬着一箩筐地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到位多进士自然开始挥毫舞文弄墨作诗填词。却不知为何。见到楚质几人潇洒挥扇、风度翩翩地模样。却忽然少了几分吟风咏月地兴致。
几箩筐的纸墨耗尽,从进士的诗兴也挥霍一空,也不知是谁提议的,纷纷兴高采烈的散去,他们自然高兴,毕竟祭拜先圣先师之后,接下来就是科举的重头戏,赐官授职,进士及第后的各种赏赐和庆祝活动,只是一次性或一时的荣耀与风光,而士子们的终极目标却是仕途,说白了就是做官。
做官有什么好处不必多言,读书人十年十几年几十年寒窗苦读、青灯黄卷的寂寞孤独,怎么可能就为了一时的风光得意,只要成为朝廷官员,那就可以长久的风光得意下去,当然,在古代为官,肯定是有些危险性的,但是收益却远胜于风险,千百年来,绝大多数世人都没能抵挡得住为官的诱惑,前赴后继的投身其中。
进士们出了贡院,纷纷热情有礼的拱手作别,慢慢向四面八方散去,走到某条人少的小巷时,冯京突然笑道:“景纯,刚才我们可是按照你的要求行事,你
们的礼物,可莫要忘记才是。”
“放心,每人十柄图文并茂的折扇,肯定少不了你们的。
”楚质悲叹说道:“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