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猛汉-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了点头。
等将内侍呈上来的兵器铠甲看完之后,杨坚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不见了,向秦琼问道:“叔宝,查抄出来的全部都是这样地铠甲、兵器么?”
秦琼答道:“禀陛下,彭公府中的三百多名死士穿戴的全部都是这样的铠甲、兵器,在库房中还找到了上百件未曾使用的。
至于其他地方还有没有。臣未及仔细搜寻便前来回禀陛下了,所以不知道。”
杨坚闻言心中一阵害怕,自己对刘昶可说是信任之极,时常会到刘昶的家中去,出宫而去。所带的侍卫自然不是很多,若是刘昶府中地死士趁机发动攻击,自己可能真地就要交代在刘昶府中了。
刚开始听御使说刘居士有凡心的时候,自己还不太相信,现在看来应该是确实有反意,不然准备这么多地大隋制式装备干什么,更何况秦琼还说刘昶府中有数百的死士。一个个都是悍不畏死。
秦琼麾下的士卒基本上可以说是大隋最精锐的士卒。连秦琼都说很是麻烦。可见这些死士应该是相当的勇猛的。
想到这里,杨坚不禁是一身的冷汗。遂冷笑着对刘昶说道:“你还有什么好解释的?”说着将手中的兵器铠甲扔到了刘昶面前。
对于自己府中的东西,刘昶自然是相当的熟悉的,不用看也知道。跪倒的身体伏的更低了,以头抢地,说道:“这些东西是臣买来用来防备贼人的。”
杨坚冷笑着对刘昶说道:“大兴城乃是我大隋的帝都,有叔宝这等猛将守卫,戒备森严。就算是有贼人能够进来,也不过是一些小毛贼。就是普通的护院武士也能应付了。你彭公府要这么多的军队制式装备干什么?
再说你这些东西都是那里来的?”
刘昶以头抢地说道:“还请陛下看在臣老迈,只有这一子的份上饶过这逆子。”
杨坚冷冷一笑,说道:“逆子?现在是逆子,等他成就大事的时候,恐怕就不是逆子了吧?”
刘昶说道:“陛下,臣府中虽然有不少的武士,但是那不过是相对于一般官员家中的护院武士来说是多了一点,但是也不过仅仅才三百人,又能有什么作为?
臣那逆子这些年在大兴得罪了不少的人,臣怕那逆子会遇上危险,所以才招募了这么多的人手,绝不是想要谋反啊!陛下!”
杨坚冷冷一笑,说道:“靠这三百人想要攻陷宫城自然是不可能的。可是当朕前往你彭公府的时候,你想要杀朕,那三百士卒可就是绰绰有余了。”
刘昶知道杨坚这时候已经起了杀心了,连连叩首道:“陛下,臣子真的没有谋反之心,还请陛下明鉴啊!”说着咚咚咚的在地上磕头,磕的满头的鲜血。
杨坚虽然和刘昶有数十年的交情,可是涉及到谋反这样的事,那是任何一个帝王都无法容忍的。就是父子、兄弟也没有商量的余地,更何况仅仅是一个臣子。
就算是这个臣子和自己的关系再近,那也不过是一个臣子。
杨坚看都不看面前的刘昶,对秦琼说道:“叔宝,看见这些东西,那刘居士也就不必再见了,你直接将刘居士押到天牢,三日后问斩。
刘昶教子无方,念其老迈,革职回家去吧。彭公府的家人知情不报,徒三千里。”说完转身就离开了。没有理会在两仪殿上发呆的刘昶。
朝中众臣之中虽然有与刘昶相好的,但是此事已经涉及到了谋反,他们也不敢出头,只能可怜的看了一眼刘昶转身离开了两仪殿。
刘居士始终是秦琼的一个心病,现在刘居士被解决掉,秦琼心中也是一阵的轻松,看了一眼还跪在地上发呆的刘昶,轻叹一口气,摇摇头走出了两仪殿,派人将刘居士送去天牢,自己带人前去抄家了。
第二卷 扬威边塞 第一一二章 小登科
 更新时间:2009…3…14 17:38:27 本章字数:4398
看着眼前的彭公府被抄家,和刘昶不对头的官员都是暗自窃喜,但是看到刘昶家人的凄惨状,众人还是忍不住一阵的胆颤心惊。
秦琼抄家完毕之后,带着麾下士卒走出了彭公府,转身看着原本喧哗热闹的彭公府变得冷冷清清,心里也是一阵的不好受。
就算你权势滔天又如何?帝王一句话就能叫你家毁人亡,荣华富贵都变做了过眼烟云。轻叹一口气,秦琼对身边的士卒说道:“封门!”。看着士卒将彭公府的大门贴上封条,秦琼便带着麾下的士卒前去交旨了。
彭公刘昶被抄家,这件事在民间也是引起了轩然大波,不过老百姓更多的是欣喜。因为他们不必再害怕刘居士会出现,搅乱他们的生活了,刘居士这位纨绔子弟这些年来在大兴城给普通百姓造成的麻烦不知道有多少。
朝中百官也都是极为现实的,在事情过后除了感叹世事无常、天威难测之外,并没有其他的表示,时间稍微一长,彭公刘昶这个人便被众人遗忘了。
虽然前次的大战,使得突厥的实力大损,但是突厥毕竟拥有广袤的土地,人口也是不少。依附在突厥麾下的部落更是多不胜数。
作为突厥可汗之中最为亲进大隋的突利可汗,虽然在上一次的大战之中损兵折将,整个部落都被击溃,但是突利可汗在突厥人之中毕竟还是有一定的基础,民望也是不小。杨坚遂决定扶持突利可汗,继续分化突厥的实力。
开皇十九年十月,杨坚封突利可汗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命长孙晟在朔州修筑大利城供启民可汗居住,将河套地区划归给启民可汗,并赐婚义成公主。
所谓黄河百害,唯利一套。这个套指的就是河套平原。秦琼无法明白杨坚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将好好的马场拱手让给别人。而且秦琼也很清楚,在隋朝末年这位启民可汗对中原地区造成了多大的危害。
所以秦琼对于这件事是坚决不同意。多次上表反对,杨坚对于秦琼的说法虽然也是很赞赏,但是杨坚自有他自己的道理。
杨坚也很清楚,突厥人是狼子野心,是一头喂不饱地恶狼。就算是启民可汗对大隋恭敬,其后继者会变成什么样子也是很难说的。
不过孟子曾言:“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对于这句话杨坚很是赞同,杨坚将启民可汗留在河套,除了让启民可汗作为大隋地第一道屏障,抵挡突厥的攻击之外。很难说有没有给后代子孙留下一个稍弱于大隋的敌人,让后继者时时警示的意思。最终秦琼的奏表被杨坚压下来,没有作出处理。
不过秦琼奏章上的内容还是被启民可汗给知道了。使得启民可汗大恨。测试文字水印5。不过启民可汗这段时间呆在大兴城。对大兴城中的一些实权人物,以及有能耐、有后台地人物都有了一些了解。知道秦琼不但手握大军,更是有极为强硬的的后台,现在与秦琼闹翻的话,对自己是极为的不利。
秦琼的姑丈北平王罗艺就在自己后方,若是罗艺给自己使绊子。自己是一定要吃大亏地。所以就忍了下来,当做没有这件事。
这一忍就是整整二十年。
秦琼见杨坚执意要将启民可汗留在河套地区,心中虽然不满,但是也没有什么办法。见管不了,秦琼便也不再去管,而是准备着迎娶张出尘。
张出尘之事,秦琼也告诉了宁氏夫人与贾秀英。
贾秀英对秦琼纳妾早就有所准备。贾秀英很清楚。以秦琼今时今日地地位、声望。根本不可能只有自己一个妻子,自己能够单独和秦琼相处八年时间已经是极为的不容易了。
秦琼见贾秀英没有一丝的不满。心中也是微微有些诧异。秦琼很清楚,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是独占欲望很强的,贾秀英现在的表现让秦琼有些忐忑不安。
宁氏夫人对这件事倒是没有什么反应。秦琼本来就是在杨素麾下才开始发迹的,人绝对不能忘本。而且杨素现在身为当朝宰相,与杨素地关系处理好之后,对秦琼的发展也是有些好处的。
更何况秦琼这一辈只有秦琼一人,在古人看来,没有什么事能够比传宗接代更重要的。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还有言“多子多孙多福寿”。
秦琼字成婚以来只有秦怀玉一个孩子,宁氏夫人也是有些不太满意。不过由于贾秀英极为的贤惠,而且也并不是没有子嗣,宁氏夫人也不好替秦琼纳妾。
现在杨素突然将干女儿许配给秦琼,宁氏夫人的心中也是比较的高兴地,笑咪咪地就答应了。只等着一二月后将张出尘迎娶回来。
到晚上,秦琼看着贾秀英欲言又止,不知道该怎么问贾秀英。贾秀英和秦琼在同一个屋檐下已经八九年时间了,对秦琼可以说是最熟悉的人,甚至比宁氏夫人还要对秦琼了解。秦琼一副欲言又止地样子自然是多不过贾秀英的眼睛。
贾秀英微微一想,就知道秦琼想说什么,微微一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