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行-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同声道:“恭送陛下!”
这次战役杨华准备了半年,此刻终于发送,一声令下,大军辘辘西行。背后还跟着无边无际的民夫队伍。十多万人走得缓慢,用了五日才过了黄河。还好,折可求已经着人在黄河上搭建了十座浮桥,否则要将这么多人马渡过河去,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杨华悍然发动战争的消息震惊整个西夏,很快,西夏国君开始了紧急动员,征召了大量军队,准备给宋朝侵略者以血的教训。
在党项人看来,河东镇兵不过两万,要想啃下有四五十万军队的西夏,简直就是狂妄之极。
为了向杨华表忠心,折可求尽起三州军资献与杨华。并征召了一万民夫加入到河东军的抢劫队伍当中。
到九月三十日哪天,杨华所率的十万人马总算推进到西夏国境内的夏州,一翻过秦长城,眼前就是一片开阔的平地,成熟的谷浪无边无际,晃得人眼花缭乱。
不等杨华下令,饿疯了的民夫们同时动手,抽出别在腰上的镰刀就开始收割。
“太乱了,太乱了!”李鹞子大声在杨华面前抱怨:“九万民夫都在抢粮食,老天啊,敌人若这个时候杀来,如何得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二百九十六章 这里是天堂 
 更新时间:2009…10…19 16:14:16 本章字数:3572
在秦长城的烽火台上,眼前全是金黄色的谷子地,地毯,直接同地平线那边的湛蓝色天空连接在一起。
这就是宁夏平原,中国西北部最的的产粮区。宁夏平原又叫银川平原,或者叫银川盆地。北起定州,也就是后世的石嘴山市,南至黄土高原,东到鄂尔多斯高原,西接贺兰山。总面积四万里,南北长六百里,东西宽则只有二十到一百里,像一条狭长的带子,斜贯西夏的整个国土。
因为四周都是高原,宁夏平原气候宜人,无冰雪霜冻水旱灾害。加上黄河流经这里带一个微微的弧度,只要挖出一道缺口,充沛的河水就能很便利地灌这片冲积平原。因此,这一片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居然支撑起一个强大的西夏王朝。
西夏主要分成三大块。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和河套平原因为还没怎么开发,现在还是西夏的畜牧业基地。只有宁夏平原才是中国西北部的粮仓,农作物的产量甚至超过了关中平原。
宁夏平原又是西夏的商业中心,手工业中心和政治中心。小小的一个盆地中集中了西夏王朝两百多万人口中的一半。
就拿西夏的首都兴庆府来说,现在有人口十六万,是西北地区的第一雄城,比之北宋的四大京城也不逞多让。
一百多万人口,两万平方公里土地。同饱经战火,已变成千里赤地的河北、河南、山西相比,这里就是塞上江南,人间乐土。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杨华按耐住内心的激动,看着这片人间天堂,有些微微的晕眩。
此刻,他已经触摸到这道财富的大门。只要尽收西夏之地,以这里的人口、粮食和闻名天下的河曲马,一统天下当不在话下。
此战若胜。进一步。天王。若败。也不用回河东了。他面对地是一个强大到令人胆寒地。拥有四五十万军队地王朝。
得到府州折可求地协助。杨华所率地河东大军用一个月地时间经麟州、石州、夏州杀到宁夏平原。而这条行军路线也是以往党项人进攻大宋朝地必由之路。这不过这次地攻击方换成了杨华。
沿途还遗留着当初折家军和党项人反复拉锯时留下地军营和堡垒。依靠这些遗址。杨华沿途建立运输线。将抢劫而来地钱粮源源不绝地往太原运。数千里长地道路上。民夫川流不息。斥候往来不决。
河东今年地大饥荒让民夫们爆发出极大地工作热情。这些穷疯了地百姓什么都要。也算是他们运气好。因为宁夏平原地作物成熟季节比山西要迟上一月。杨华刚一到就碰到收割季节。于是九万多百姓同时挥动镰刀。朝这一片黄灿灿地谷子地扑去。
九万多百姓若站在一起。将是一个长宽各三里地大方阵。这么多人同时散出去。可想秩序将乱成什么样子。
这个时候。如果党项人突然反扑。将造成不可遏止地大溃败。
不过,说来也奇怪,等杨华依地域组织好队伍时,已经两天过去了,党项人还是没有来,这让他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而本地的党项人见杨华势大,也都纷纷逃离家园,朝兴庆府涌去。
九万民夫四下抢割粮食,用不了几天就会将夏州的粮食收割一空。
“夏国国君李乾顺是个蠢货吗,这都两天怎么还看不到一个党项兵?难道他不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非要等我整顿好兵马才来进攻吗?”杨华心中疑惑,党项人全民皆兵,战时又自备兵器和马匹,只需军令一下,立即集结成一支庞大的军队,动员能力比宋朝可强太多了。
“回杨将军的话,若是在二十年前,小梁太后执政的时候,党项大军早就到了。”赵行德还是一副谦虚谨慎地样子,他恭身行礼,宽大的青袍在风中飘扬。
作为一个在西夏中枢机构做了十多年的官,赵行德这个西夏通现在被杨华依为心腹,也是这次进攻宁夏平原的战略制定者之一。
“哦,这又是什么道理?”杨华伸手拍了拍秦长城的城砖,问。
赵行德说:“二十年前,小梁太后执政时,大权在手,朝政也井然有序。而如今地夏国国君李乾顺生性宽厚,是一个非常平庸的君主。而且,这人从小学习儒术,是一个颇有学问之人。可惜,儒家地治国策没学到多少,反将性子磨得懦弱了。他主政之后,大力推行汉学,在各州府设置学堂,并用儒家经典科举取士。如此一来,朝廷汉、蕃官员一遇到事就相互推委、扯皮,国政一团混乱,军队的动员力自然效率不高。宣和七年时,夏、宋大战,堂堂党项大军居然被童贯打得一溃千里。童贯手下地军队是什么样子将
很清楚,连大宋的禁军都打不过,可见党项人已经程度。”
杨华哈哈一笑:“地确是这样,童贯七路伐夏,夏军居然连他都打不过,想来也没什么战斗力,这也是我一意伐夏的原因。这样的落水狗不打,是会遭天谴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二三十年时间,剽悍的党项人居然堕落到宋朝禁军的地步,想起来真让人叹息啊!”
“二十年时间已经不短了,足足两代人。”赵行德微笑:“党项本是游牧民族,但入主西北之后,随着地盘的扩大,人口的增多,单靠畜牧已经无法养活那么多人口。加上这里的土地实在太肥沃了,于是,党项人便放下刀枪握起锄头做起了农民。于是,党项人也变成了农耕民族。农民嘛,战斗力低、动员能力差再所难免。现在的夏国同大宋已经没什么区别了。而且,汉、党项两族百年通婚,现在已经被同化得厉害,只兴庆府的精锐军团中还有纯正的党项羌。至于普通百姓,早就没有早年党项人的那种剽勇了。将军,党项虽大,却不足为惧。”
杨华叹息:“一国之兴衰,不过两代人时间,戒之啊!”
不过,赵行德还是对河东军的推进速度有些微词:“将军,我军已在夏州耽搁了两天。本次突袭夏国本该一鼓作气,一口气拿下兴庆府,逼李乾顺割地赔款。怎么反在这地方磨蹭呢?杨将军乃百战骁将,兵法精妙,断不会出此下策,赵行德深觉不解。”
赵行德此话一所出口,杨华身边的诸军将领纷纷点头称是,皆说这仗打得合套路,有些乱来的意思。
杨华微微一笑,正要出言解释,人群中有人突然发出一声讽刺的冷笑:“尔等懂什么,这才是主公的高明之处。”
众人回头一看,却是身批一件破羊皮祅的关群。
关群本被羁押在太原的大军草料场,这次西征,杨华突然想起这个脑筋灵光的家伙。因为部队实在缺乏合格的参谋人才,便随便将他带了过来。不过,军中诸将够很反感这个讨厌鬼,加上杨华又有意处罚他的自作主张,便让他做了自己的马夫。
听到关群刺耳的笑声,众将都面带怒色。反到是赵行德恭敬地一势力:“还请教关先生。”
关群敞开祅子,扇了扇凉风,得意地说:“表面看来,主公这次西征形势非常不利,利于速战。首先,河北混乱,金军、僭王残部王彦和地方流寇随时都有越过太行山入晋的危险;而我军兵力不足,补给线漫长,一旦与夏军对峙,难以执久;其三,夏国势大,兵多将广。可是……”
他加重语气,捏了捏上嘴唇上的那两瞥鼠须,说:“可是你们不要忘了,主公这次来了就不想走,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