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工-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柱国虽然还有些惊不定,但李彦说得也不错,东林党不久之前,还曾占据了朝中要津,杨涟发起对魏阉的弹劾,一时间应者云集,声势浩大,结果却是杖毙的、入狱的、迫害之死的、丢官去职的,立时风雨飘摇。
“其三,就是这次进京,咱们得防着魏忠贤那条疯狗发癫,要让他投鼠忌器,所以本官会以献捷的名义进京,届时,从盖州、山海关这边,大致要抽调一个营的兵出来,随同前往,本官可不像孙大人那么好说话,一道假的圣旨,就从辽东前线赶回京城,然后就给剥夺了军事指挥权……”李彦冷声笑道。
石柱国听了李彦的话,虽然早有预料,却还是感到又担心,又放心,担心的是李彦这一步踏出去,不知道会走到何种程度,他虽然不像夏熙那样,对于李彦掌握的资源有着深刻的认识,但也知道历史上那些实力军镇尾大不掉的教训,读书人对于军人的防范,从来都是最着意的。李彦虽然也算个读书人,现在却也是个实实在在的藩镇。
担心的同时,他也感到放心,要是李彦真的赤手空拳进京去,虽然勇气可嘉,可前景也可以预计,恐怕也会同杨涟、左光斗差不多,深陷牢狱,最好也就是像孙承宗那样,投闲不用。
李彦如此强势入京,想来魏忠贤要动他,会比较困难,扳倒魏阉的希望就大了很多。
只不过,两虎会京师,势必有一场龙争虎斗,血雨腥风,也让石柱国担心不已。
倒是宋钟国大声叫好:“骆帅已经打败了老奴,辽东的兵力随时都能够抽调回来,倒要看看魏阉那个内操是怎么个德性。”
宋钟国一嚷,夏熙、石柱国纷纷侧目,他们一来就报告警告京城的动向,还没问及辽东的情况,也没敢问。
都知道三路攻辽,听说辽西的进展挺顺利的,而建奴的主力全都在东线,虽然这些年复辽军传递回来的好消息挺多,但也没见到收复失地,就连李彦也没觉得复辽军能够同建奴主力正面决战,何况是夏熙、石柱国等人。
李彦就笑着让包有才介绍了一下辽东目前的战况,听说复辽军已经进入盖州,即将打通辽东、辽西在路上的通道,夏熙和石柱国都是精神一振,刚才的阴郁气氛不翼而飞。
李彦笑了笑:“军队,是用来对付外敌的,我一直说,军队的任务就是保家卫国,而不应该杀自己人,希望这一次,复辽军的兵刃上面,也会沾到华夏子民的鲜血。”
众人都是心中一凛,李彦虽然说得轻松,但也表明他确实有这个实力,复辽军能够在辽东击败建奴,十万铁军,又岂是魏忠贤那个内操可比的?
“辽东战局,已经到了敌我攻守易势的关键时候,若不是京城形势恶劣,本官也不会急着赶回来,”李彦微微叹了口气,痛心疾首地说道:“魏阉掌权,贸然插手前方战事,竟然在要紧时刻撤换辽东战事的最高官员孙大人,所谓临战换将,实为兵家大忌,高第一书生尔,从未上过战场,参与兵事,焉能如孙大人般知兵、懂兵?我复辽军十余万将士浴血沙场,千辛万苦换来的大好局面,万万不能毁于此时。”
“故而,本官不能不回,也不能不站出来,为十万复辽将士请命,吾皇圣明,定然能够明鉴万里,体察我等忠心,”李彦嘴角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此番进京之局,已经了然于胸。
魏忠贤,一跳梁小丑尔!
正文 第二零九回 抵京
 更新时间:2009…11…9 23:50:05 本章字数:3772
巡抚毕自严已经是李彦的老相识,毕自严在天津而天津作为辽战饷粮中转之地,对于辽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统筹后勤的一方大员,毕自严对辽战的局势可谓知之甚深,辽东战局这些年来的变化,更是了然于胸。
毕自严最初担任天津巡抚,是从辽沈之战失利以后,临危受命,其时,他的任务不仅是筹饷运粮,还要面对整个辽南沦陷的恶劣情况,后金很可能从海上突袭天津等沿海地区。当是时也,大明上下可谓一片慌乱,束手无策。
到熊廷弼再次出山经略辽东,提出三方布置之策,毕自严也是竭力配合。
也是在那个时候,李彦自请出关,领军一个营,赶赴辽南,一战取金州,再战杀敌数千,立下赫赫战功。
随后,广宁战败,熊廷弼、王化贞在辽西失地千里,辽战似乎到了山穷水尽、从未有过的恶劣境地。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李彦和辽南似乎横空出世,一步一步地,让辽战的格局渐渐发生改变,时至今日,以往处处烽火的辽东,捷报频传,建奴似乎已经驴技穷。
作为后勤方面的主官,毕自严感受最深的并不是战场上敌我形势的变化,而是在后勤方面的压力也渐渐变得轻松。
以往,不管是熊廷弼、袁应泰还是王化贞,其辽东战策的实行,都需要庞大的后勤供应,但是在如今的辽东,虽然辽南、东江成功地守住了各自的防线,使得建奴如笼中猛虎,无法出来撒野,但是辽南、东江已经不用天津这边转运粮饷了。
毕自严对其中的缘故洞悉明了,那是因为辽南推行工业生产,以及海上贸易的缘故,毕自严擅于理财,而且思想开明,对于李彦在辽南所作所为,多数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他甚至在职权范围内,提供方便;有些,毕自严并不认同,说得过去的,也就容忍了,实在不行地,毕自严也严禁其在天津出现。
毕自严与李彦之间。曾经做过一些书信沟通。一方面。李彦解释了如此做地原因。他将其归结为战区地需要。可以减轻朝廷地负担。以支持辽战进行。另外一方面。李彦又不断来信。叙述辽南发生地一些新现象。动摇毕自严原本地信念。
不管怎么说。辽南和东江自己解决了粮饷地问题。包括辽西在精简兵员。操练两协新军以后。对粮饷地消耗也大幅度下降。而且通过津滦工商业军管地方式。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地粮饷。这使得毕自严这个天津巡抚地工作突然变得清闲起来。
从天启四年开始。大明就取消了万历末年开始征收地辽饷。在毕自严想来。此举可以减轻百姓身上地负担。有助于改善民生。并恢复生产。
作为一个有政治抱负。以及青史留名地有为官员。毕自严曾经细细思考过这几年变化地由来。他发现。首先是复辽军有一个精兵地策略。虽然现辽战涉及到地山海关、辽西、辽南、东江四个镇。总兵力也达到十余万。但是要比之前熊廷弼时代提出地人数精干多了。
其次就是以辽南为核心。整个辽东军镇形成了工矿业、商业兴盛地局面。正是工矿业地兴盛。让小小地辽南可以支撑起一支庞大地常备军。而在此前。辽东地明军只能够依靠种田。而一旦种田。处处可遭到建奴攻击。这才是他们始终被动地重要原因。
想通了这一点。毕自严地目光就集中在李彦这个人身上。
虽然,论官级,李彦不过是辽东巡抚,远不及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辽东经略孙承宗来得显赫;论年龄,李彦也不过二十出头,可谓年轻得让人嫉妒。
但是,辽东战局能够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面,渐渐扭转,其关键无一不和此人有关,由不得毕自严不注意。
李彦入辽初期,毕自严就对他的三营兵寄予了很大的期待,因而全力提供了很多支持,他与辽南地关系,应该说哈市很不错的。
这一次,毕自严接到李彦地拜帖,知道李彦已经秘密抵达天津,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猜到了李彦此次回来的目地,无非是和京城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有关。
在东林与阉党地斗争中,毕自严以不结党自诩,但是在政治理想上,他又更倾向于东林,而站在阉党的对立面。
毕自严拿着手上的拜帖,有关李彦此来的目的,以及他的出现,将会给当前局势带来的变化,迅速在眼前掠过。
毕自严现在很想知道,李彦在这个时候回京,到底想做什么,他是一个人回来的,还是带着军队回来的?
对于阉党,毕自严非常讨厌,但是,对于武夫篡国,毕自严
醒。
李彦和毕自严见了面,寒暄已毕,很快就从这位与他平级的大员中了解到这种警醒和戒备。
李彦只能苦笑,都什么时候了,魏忠贤都已经刺刀见红了,这些书生都还抱着过去的教条不放,怪不得有句话说得好:教条主义害死人。
“毕大人,本官考过童生,还有个监生的身份,也算是文官,武夫弄国那是肯定不会的,本官在这里,并不排除用兵的可能。要知道,本官不是汪文言,也不是杨涟,本官代表的,是十几万复辽军将士的意念,他们不希望辽东的大好局势,让朝廷中的混乱给破坏了,就好像这一次朝廷在战时突然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