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最终修订版-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惠王浑身一个激灵,咬牙切齿地冷笑着:“可惜呀,你运气不好。看准了,站在你面前的偏偏是秦国君主。不相信么?”
看着恭敬肃立的潼孤,再看看满堂肃杀的矛戈甲士,屠岸钟悚然警悟,心头狂跳,不禁一身冷汗,慌忙扑倒以头抢地:“罪臣屠岸钟,参见我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罪臣?你少梁县令功德如山,何罪之有啊?”
“屠岸钟不识我王万岁万岁万万岁,罪该万死!”
“不识本王便罪该万死,这是哪国律法啊?”
屠岸钟吭哧语塞,额头在大青砖上撞得血流纵横:“屠岸钟一片忠心,唯天可表也!”
“一片忠心?三十里盐碱滩不修,四十八耕牛做寿,这便是你的忠心?”
“臣彰显我王大仁大德,教化民众效忠王室,无知有他,我王明察!”
“好个无知有他。屠岸钟,你也是文士一个,这是哪家学问?”
“启禀我王万岁万岁万万岁:臣自幼修习儒家之学,畏天命、畏大人、效忠我王!”
“住口!”秦惠王厉声断喝,“儒家之学?孔子孟子宁弃高官而不改志节,你如何不学?儒家勤奋敬事,你如何不学?挖空心思,媚上逢迎,龙紫之寿、寿牛寿羊、万岁万岁万万岁、万寿万寿万万寿,名目翻新,当真匪夷所思!沽大忠之名,行大奸之实,种恶政于本王,祸国风于朝野。恬不知耻,竟以为荣!如此居心险恶之奸徒,竟位居公堂,教化民众,端的令人拍案惊奇也。”
“我王诛臣之心,臣却如何敢当啊?!”屠岸钟奋力抢地嘶声哭喊。
“如何?你这颗心不当诛么?”
“屠岸钟天地奇冤!我王万岁明察……”
“狗彘不食!”秦惠王勃然大怒,回身抢过甲士一支长矛直扑过来,“再喊一句,洞穿了你!”冰凉闪亮的长矛顶在胸口,屠岸钟顿时脸色苍白瑟瑟发抖,大张着嘴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潼孤虽然年迈笨拙,此时却大步抢来双手抓住长矛:“臣奉命勘审人犯,我王不能坏了法度!”
“当”的一声,秦惠王掷开长矛,拂袖去了。
就在当日晚上,樗里疾回到咸阳,匆匆到丞相府见了张仪,两人立即进宫了。樗里疾禀报了走访秦中八县的情形,尤其对屠岸钟的来龙去脉作了备细述说。秦惠王听罢,久久沉默。
这个屠岸钟,原是晋国权臣屠岸贾的后裔。春秋时,屠岸贾在晋灵公支持下诛灭了上卿赵盾满门。谁想阴差阳错,侥幸被人救出的一个赵氏孤儿却活了下来,而且鬼使神差地被屠岸贾收做了义子。二十年后,这个赵氏孤儿因了屠岸贾的权势,做了晋国将军。此时又是鬼使神差,收养赵氏孤儿的老义士,竟然秘密向这位年青的“屠岸将军”揭穿了他的本来身世与灭门大仇。此时恰逢屠岸贾失势,孤儿将军愤然联络赵氏旧势力,一举将屠岸氏剿灭。从此,屠岸氏残余人口星散逃亡于列国。后来,赵氏恢复了势力,与魏韩两个大族共同瓜分了晋国,有了声威赫赫的赵国。
赵氏立国,明令以屠岸氏为不共戴天之世仇,锲而不舍地在天下秘密追杀。屠岸氏族人纷纷改名换姓,一时间,屠岸氏几乎绝迹。这时,逃到秦国骊山河谷的两家屠岸氏后裔,也改为“土山”姓氏,彻底地变成了老秦人。几代之后,“土山”一族已经有了五十余户四百余口。商君变法后聚族成里,土山氏渐渐富了起来。“土山”族长一心想改换门庭,将自己的大儿子“土山钟”送到了鲁国去求学。此子归来,雄心勃勃,振振有词地力劝父亲恢复屠岸姓氏:“人之生灭在于天,何在于姓氏?赵氏不当灭,虽抄满门而漏孤儿。屠岸氏当灭,又岂在隐姓埋名哉!”父亲与族人们被他的勇气感动,竟决然恢复了屠岸姓氏。于是,“土山钟”变成了屠岸钟。
屠岸钟与下邽县令在鲁国求学时是同窗师兄弟。后来,屠岸钟在这个县令荐举下先做了县吏,三年后又做了少梁县令。当时的少梁县,偏远荒凉又靠近魏国,寻常文士出身的吏员都不敢去做少梁县令。屠岸钟却是上书请命要做少梁县令的。樗里疾还记得,他当时便欣然批下了。当时正逢秦惠王在陇西巡视,屠岸钟未及被召见,便匆匆赴任了。
上任头三年,屠岸钟尚算勤政敬事,将少梁县治理得井然有序。可三年未见升迁,屠岸钟开始渐渐变得闷闷不乐了。据一个老县吏说,两年前的一天,屠岸钟秘密请来了一个魏国老巫师,用古老的钻龟之法为他占卜命数。老县吏也说不清巫师是如何解说龟甲裂纹的,反正从那之后,屠岸钟便开始邪乎起来了。先是在县府大堂的庭院立了一座“望王碑”,每日三炷香、三叩拜、三次高声表白对秦王的耿耿忠心。后来,无论与何人叙谈,也无论公事私事,但凡涉及秦王,立即挺身起立,高声念诵“我王万岁万岁万万岁”一句,再入座说话,举座莫不愕然。再后来,屠岸钟又镌刻了一座“秦王功德碑”,列出了秦王的“十大功德”。但凡庶民诉讼或吏员公务进入少梁县大堂,都要在屠岸钟陪同下先行叩拜念诵一通,否则不能处置任何公务。今年恰逢少梁县连续三年大熟,屠岸钟忽发奇思妙想,便有了寿牛寿羊这桩奇案,波及关中八县,令人匪夷所思。
由于屠岸钟经年如此,人们也由惊愕疑虑变成了信以为真。渐渐地,屠岸钟的“大忠”之名传扬了开来,诸多县令群起仿效,县吏与少梁县的族长们还酝酿给秦王上“万民书”,请秦王引屠岸钟入朝“秉持大政,泽被朝野”。
“我王请看,这是老县吏代为草拟的万民书。”樗里疾从大袖中摸出一方折叠的羊皮纸打开双手递过。秦惠王顺手便丢在案上,看也不看一眼。樗里疾知道秦惠王此刻憋闷窝火,不能聒噪追问,只能慢慢疏导,教国君自己开口,便嘿嘿笑着看看张仪:“丞相以为,这天下第一奇案,如何处置?”
“此案奇归奇,然并无复杂疑难处。”张仪微微一笑,“此案之难,在于处罚之度。一则,本案涉官涉民,须得有所区分;二则,本案无成法可循。秦法虽有‘妄议国政罪’,但却没有媚上贺寿歌功颂德之条目,其间分寸,颇难把握也。”
樗里疾飞快地眨巴着小眼睛,又是嘿嘿一笑道:“要黑肥子说来也好办,夺爵罢官,以儆效尤,毕竟不是杀人放火也。”
张仪盯着樗里疾,眼里一丝揶揄的嘲讽,一句话也没说。
“岂有此理!”秦惠王啪地拍案而起,“定要严厉处罚,此等邪风,远胜杀人放火!”秦惠王缓慢地踱着步子喟然叹息,“古谚云:王言如丝,其出如纶。但有丝毫宽宥,无异于放纵官场恶风。秦法无成例,难不倒我等君臣。商君变法至今已近四十年,民情官风皆有变,律法亦当应时而增。况且,匡正朝野,移风易俗,本是商君立法之本意,何能拘泥成法而放纵恶习?”
“好!我王但有此心,何愁国风不正?”张仪顿时满脸笑意。
樗里疾耸耸肩膀两手一摊:“我王如此圣明,臣有何说?”秦惠王与张仪顿时想起酒肆第一次谋面时的情境,不禁同声大笑。
此日,张仪与樗里疾会同廷尉潼孤及商鞅变法时的一班老臣子,对秦法进行了细致梳理,增加了一百多个条目,报秦惠王作最后定夺。在此期间,潼孤也昼夜忙碌着将“寿牛案”的处置及刑罚分类明确下来:其一,所有涉案庶民,两年不得叙功,有功不得受爵;其二,所有涉案县吏,罚俸两石,两年不得叙功;其三,八名县令,屠岸钟‘斩,立决’,其余七名县令夺爵罢官,贬为庶人。几名书吏连夜誊清为三卷,立即呈送王宫。
盖着赫赫大方王印的批件一发下来,潼孤却惊讶得目瞪口呆。
其实,秦惠王只动了一条:屠岸钟改为剐刑,其余原封未动。而潼孤的惊讶,恰恰在于这个剐刑。
剐刑,是杀死人犯的一种方法,后人叫做“凌迟处死”。远古无利器,钝刀割肉便是世间最为痛苦的折磨。于是,用钝刀对罪大恶极的罪犯一块一块地割肉,而后再割除生殖器,再砍开骨架,让罪犯在漫长的煎熬中活活疼死。教观刑者毛骨悚然,永远烙印在心头。终战国之世,只有后来的齐湣王田地在逃亡中被民众一刀一刀地剐死。除此之外,大夫受剐,闻所未闻。战国时兵器精进,利刀出现,剐刑变得更为残忍:最甚者可以剐两到三日,罪犯方最终身亡。但是,剐刑毕竟是一种“非刑”,也就是法律规定的刑罚之外的处刑之法,不是正刑。直到后来的五代十国,凌迟才成了大量使用的常刑。宋代之后,凌迟更成了法律规定的正刑,专一处死那些谋逆类“十恶不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