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难从命-第4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概是要借机出口气。陈家这段时日又是请僧众又是请法师,折腾的这么大,衙门定会仔细查。”

墙倒众人推,衙门四处打听,街坊四邻定然是口径一致,这样的话陈家就有可能被驱逐出京。

“恐怕一会儿二太太会让人来问少夫人的意思。”要不要保下陈家就听少夫人一句话。

容华看向冯立昌家的,“你觉得陈妈妈长子一家品性如何?”

冯立昌家的手心出了些汗,少夫人问她是因为她从前也是为李氏做事的,对陈家十分了解,现在只要想到她曾是李氏的人就要心虚,多亏李氏让她跟着少夫人,否则现在她也是没有好下场,“陈妈妈和李氏是一条心,陈家老大为人倒是憨厚,有许多事不愿意为李氏去做,陈家的媳妇虽然聪明却没有许多坏心肠。”

冯立昌家的没必要为陈家遮掩。现在陈妈妈已经死了,陈妈妈儿子一家回陶家做事也是应该。

容华道:“让高越去趟衙门问问清楚,若不是瘟病就将人放了。”后面的事有陶二太太王氏安排。

冯立昌家的躬身下去安排。

李大太太这几日常去陈家,若是陈家瘟病的事闹开了,李大太太不知道要怎么焦心。

容华进内室里休息,春尧几个在外面做针线,南院一时安宁下来。

……

养心殿里皇帝正看英亲王呈上来的恩科考卷。

被挑选出来的几张卷子放在一起来看,仿佛出自一个人的手笔,尤其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平仄对仗很是相同。

秋闱和会试的卷子都不会呈给他来看,只要考官认同就会呈给他名单。要不是有之前秋闱的例子,他还不能命英亲王仔细查看恩科试卷,国家科举取士却让他们借机谋私。皇帝一掌拍在考卷上。

旁边的领侍卫内大臣李忱跪在地上。

“你去趟都察院,兵分几路将这次主持恩科的主考、同考、提调都控制起来由你分别审问,要问出来是受了谁指使,有多少考生牵连其中,问出一个抓一个。”

李忱不敢有半点的犹豫上前行礼领命。

“入夜之后抓人,不准走漏半点消息。”整个养心殿充斥着威严的声音。

李忱快步出了养心殿,拿着令牌去调亲军和京营。这次恩科的主考都是庄亲王爷的人,皇上让他严加审问,难不成是要针对庄亲王爷?他最不愿意办的差事就是皇家的内斗,万一事情没有办好,就会死无葬身之地,李忱只觉得脚步异常的沉重。

皇帝从御座上站起来,还没有举步眼前顿时发黑,张公公忙上前去搀扶,“皇上您还是歇歇,龙体重要啊。”

皇帝摇了摇手,“还是让周院使过来把脉,不准和任何人说起朕的病,太后问起也说朕一切安好。”

张公公含着眼泪应了,“奴才这就去请周院使。”

皇帝躺在内室的软榻上,将手里的奏折打开,却怎么也看不清楚上面的字迹。曾经雄心万丈如今是力不从心,皇帝迷迷糊糊躺了一会儿,不知道睡了多久慢慢睁开眼睛,风吹开明黄色的幔帐,皇帝看到床前站着一个人。

那人戴着紫金冠,眉眼清亮正端端地望着他。

皇帝浑身顿时起了冷汗,眼睛那个微眨那人已经满身鲜血,皇帝心里一紧惊呼出口。

“皇上,皇上……”

耳边一阵疾呼,皇帝睁开眼睛,明黄的幔帐旁边立着张公公。

皇帝松口气,“让周院使进来吧!”

周院使仔细地诊了脉,“皇上恕臣直言,皇上龙体虚弱,金石丹药不可再服用了。”

皇帝挥了挥手让周院使去开方子。

周院使退了下去,皇帝闭了会儿眼睛立即又睁开,只要想到刚才看到了宣王,他就不敢睡过去。宣王看起来还是那么的年轻,他却已经是个连奏折都看不清的老人,坐上了皇位他却失去了身边的所有。

“将金石丹药拿来。”

听到皇帝吩咐,张公公忙道:“皇上还是听周院使的,不要再吃金石丹药了。”

不吃丹药朝廷要交给谁主理?

皇帝挥了挥手,张公公只得颤着手将丹药呈上去。

皇帝吃了药不一会儿身上有了力气,立即摆驾去慈宁宫。

皇太后才让人点了檀香念过佛经,大殿里仍旧青烟袅袅,皇帝咳嗽了几声坐在暖炕上。

“朕刚才看到宣王了。”

皇太后想要拿茶杯的手停下来。

“宣王还是二十几岁的模样。”

“皇帝整日里忙于国事,太过疲惫了。”皇太后打断皇帝的话。

皇帝压低声音,“朕还是放心不下,当年先皇有没有跟长公主说些什么。”

皇太后握紧了佛珠。先皇临终前一天召见长公主三次,皇帝是怕先皇存了一份诏书在长公主手里。毕竟那时候皇帝掌握了京营已经让先皇起疑,先皇虽然安排了一切还是放心不下,事实证明先皇的疑虑是对的。

“宣王已经病死了,从前那些不过就是传言,武穆侯也没少为朝廷出力,皇帝应该放心了。”

提起武穆侯。

皇帝沉下脸,“太后不是赐了一个妾室给武穆侯?现在如何了?”

皇太后顿了顿,“哀家听说,武穆侯夫人无心为武穆侯纳妾。”

第440章 大义灭亲

武穆侯夫人年纪小,总有些事想不明白,“年轻人总是要有些过失,先前哀家是觉得武穆侯夫人过于聪慧谨慎,现在看来人无完人。凡是哀家赐下的宫人,正室都是急着进宫谢恩,要将宫人纳为妾室,这样家中脸面有光,也哄得哀家高兴。武穆侯夫人没这样做,还不是因为怕多个妾室分宠。”

年轻的女子谁不担心夫君又娶了年轻貌美的妾室。年长了这些事也就看淡了。

皇上对武穆侯是否纳妾并不关心,只是思量皇太后话里的意思。

皇太后起身和皇帝进暖阁里说话,“溶月说,武穆侯为人寡淡,身边伺候的人也不多。这样看来武穆侯的性情倒是表里如一。”

皇太后突然之间对薛家转变了态度。

皇帝表情有些诧异,“太后是不是知道了些什么?”

皇太后叹口气,“长公主上了奏疏给哀家,其中说到从前安国公被人陷害的事,宣王几个儿女都是上过玉牒的,突然冒出个亲生女儿被薛家收在庄子上做奴婢,现在想起来也确实有些疏漏。”

皇帝皱起眉头,“长公主还要朕派人重新审理安国公一案不成?”

皇太后看着皇帝阴沉的表情。皇帝的疑心是越来越重了,就因为她前些日子说起德妃,皇帝就和她生分很多。

“长公主倒是没求皇帝重审安国公的案子,奏疏里多数提及和皇帝的情分,长公主作为周氏血脉心系大周朝的江山,特别是皇上登基之后社稷安定,长公主说周氏子孙都该感念皇帝的恩德。”

长公主还从来没说过这种话。驸马和宣王死了之后,他和长公主小时候的情分早就不在了。长公主每次进宫在他面前都是小心翼翼的,这样上奏疏还是第一次。不过长公主说的话倒是实情。凡是周氏子孙都不愿意看到大周朝政权不稳。

皇太后接着道:“长公主还说到了薛家二老爷薛崇义。”

皇帝抬起眼睛。

皇太后让女官将长公主的奏疏呈上,“皇帝自己瞧瞧吧!”

皇帝将奏疏展开。

皇太后仔细瞧着皇帝的面容,皇帝的表情越来越惊讶,长公主这份奏疏是要向皇太后揭发薛崇义和常宁伯结党。

“长公主是怕薛崇义与常宁伯往过密,做出什么有害社稷的事来。”皇太后道,“薛崇义已经被长公主逐出了家门。”

那么长公主的这份奏疏实则是要大义灭亲?怪不得会提起安国公薛崇礼。皇帝将余下的奏疏看完,长公主写的清清楚楚,为了大周朝的江山付出什么都值得,没有半点维护亲生儿子的意思。

皇太后道:“薛崇义和任家确实合开了一家酒楼,皇帝不妨让人去查查清楚。若是果然有这种事,自然要严加处置。”

皇帝握着奏疏一时思量起来。

……

“衙门的人将李氏和陈妈妈的尸身拉去京郊烧化了。陈家也要暂且离京,这样看来起码要过了年才能再回来。”李立庚身边的管事邹平躬身回话。

李大太太瘦干的脸上顿时一片愁容。

比起妹妹尸骨无存,李立庚更担心妹妹到底是不是得了瘟病,“衙门里查清楚了吗?果然是瘟病症状?”

邹平道:“衙门的人说姑奶奶神志不清又是呕血而亡,确实和瘟病症状相似。”

李立庚听得这话一眼看向李大太太。

李大太太顿时觉得脸上如被火灼一般,“姑奶奶病了那么久也不见将病气过给旁人,怎么可能是瘟病,陈妈妈年事已高和姑奶奶主仆情分在那里,姑奶奶一下子没了陈妈妈心中悲痛就跟着去了也是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