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封神之云落千川-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霄被他逗笑了:哪里是少有,分明就是没有!试问人族众仙,那一个能高过天仙去?莫要说玄仙、金仙、圣人!东王公近日倒是很忙,可登仙之人倒是多了,修为造诣却无法上去。灵气不足是一,灵根不足是一,灵宝不足是一,最最要命的是,修为高些的仙人已经停止收徒,静心反省去了!莫非随了天仙修炼,还能修出玄仙不成?

当然,野心勃勃的玉皇大帝是个例外。其善尸分、身东王公倪君明——亦称东华帝君——可是收了不少弟子啊!据说还有蟠桃宴上大出风头的上洞八仙……

可这些日子云霄却也悟透了去。洪荒世界本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一台戏。阐截争端之后,二者只怕亦如龙凤、巫妖一般式微,纵然得延道统,只怕也要同那四族一般不复昔日风光。那接下来是人教、西方教,还是东方天庭与西方世界?

罢罢罢,横竖截教存世,自己未曾上榜,心愿已了,也只当看戏便是。只要他们不动自己、不动自己介意的人,也就随他们闹去,还省得操心。

公孙轩辕没料到云霄心思已然转了好几转,见她望着落日发呆,不由低声劝道:“当保重身字才是。”倘若云霄再这么下去,大不了他亲上禹余天逼婚便罢,横竖撕了人皇的颜面,也要将她好生留在火云宫照看着。

云霄知道公孙轩辕心疼自己,微微笑道:“我自是知晓。该放下的,我自会放下。况且今后洪荒当无大事发生,我只当下凡游历一番便是。不过……”她吃吃一笑,“人皇陛下要携我私奔,却不知火云宫那位陛下要受何等纠缠呢。”

公孙轩辕想到伏羲可能的境况,隐隐有些歉意。可怎知伏羲圣皇非但没有受到责难,日子还过得很是滋润。通天圣人一早便知晓了公孙轩辕携妻潜逃的罪行,一道金旨颁下:待二人回天,完婚便是。他老人家也不想磨磨蹭蹭,拖着自家徒弟不放。

只是,流连人间的一对私奔鸳鸯,暂时还未曾动过回归天界的念头。
 

作者有话要说:有亲提议羽翼仙掌墨家,各位以为如何?




69

69、孔子李耳 。。。 
 
 
八景宫。

老子双眼微微睁开,见到了一旁扇火的小童子。他朝人间望了一眼,掐指算了算,眼中有着莫名的情绪。他起身看了看丹炉,唤到:“玄都。”

玄都进了丹房,恭谨地应了一声:“弟子在。”

“清微天、禹余天如何?”老子的声音平静地没有一丝波澜。

“元始师叔尚在讲道,弟子以为师叔不日便要招收弟子;通天师叔前些日子出了关,讲了一场道,而今仍在闭关。”玄都答得一丝不苟,“只是西方教二位教主再度大肆收徒,弟子生怕人间界要起风浪。”

“封神杀劫前我曾演算天机,西方教当有大兴之兆,却算不出时间来;今日再算,仍是如此。可我东方气运却平白多了一分。”老子面上微有疑惑,“人间可是出了什么圣贤?”

“倒是有不少,可没有一个能够肉身登仙,顶多也是转世投了仙人之腹。”玄都有些疑惑,“不知老师……”

“不过临时起意罢了。自今日起,为师要闭关百年,无论何人求见,一概拒之。”老子似乎有了什么主意,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弟子谨记。”玄都应道。

老子离了丹房,来到自己往常打坐修炼的地方,盘膝坐下,合眼入定。一道淡淡的影子自老子身上剥离,直往下界,投身六道轮回而去。

楚,苦县,厉乡,曲仁里。

初生的婴儿哇哇大哭,喜得一屋子人满是恭喜之辞。逗弄婴儿的男子笑道:“吾子名耳。”此人李姓,乃是土生土长的楚人。

李耳亦名儋。

小李耳很快长大,自幼聪慧,极力推崇“清静无为”之道。二十冠礼之日,族中长辈为他取了表字,是为伯阳。族人中有在朝为官的,见了李耳聪颖卓绝,不由大是喜 欢'炫。书。网',便推荐了上去。李耳厌恶朝中尔虞我诈,遂请命:愿守藏室。

李耳日日与藏书打交道,脑中时常无意识地漂浮着一些东西。那是道,是无为,是超然,是淡漠,是小国寡民、各安天命的柔软,是知雄守雌、抱一以为天下式大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清微天元始圣人、禹余天通天圣人、娲皇宫女娲圣人、地府平心圣人有感,俱有了一丝恼意:鸿钧道祖言明众圣不许下界,老子身为大师兄,却自己不守规矩,着实可恨!可老子只是一具分、身下界,非但没有任何法力,甚至不留半点血脉,他们纵有不满,却也无可奈何。西方教二位教主日夜脚不沾地,没那闲工夫去理会东方的争执。是以李耳安安稳稳地过了而立不惑知天命从心所欲不逾矩甚至古稀之年,也未曾有过仙人打扰。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正当李耳悠悠然翻看 
 69、孔子李耳 。。。 
 
 
着藏书阁的浩繁卷帙之时,云霄硬拉着公孙轩辕来到鲁地,毫无意外地碰上了孔宣。孔宣的善尸分、身刚刚才跟他闹了别扭,一声不响地投身六道轮回,转世于鲁地陬邑昌平乡。云霄忍笑问他打算如何是好,孔宣倒是豁达,只说:“由得他去。”

其实仲尼道人投身的也并非寻常人家,乃是黄帝子姓之后。公孙轩辕得知这个消息也颇有些啼笑皆非。自己嫡亲的儿子还在云霄腹中呆着,名义上的子子孙孙却已繁衍了不知几何。

仲尼道人投身的这具身子姓孔名丘,后世尊曰:孔子。

云霄、公孙轩辕来到人间纯为散心,与孔宣的追寻教义大有不同。实际上孔宣越来越觉得自己善尸的教义不错,可惜略嫌懦弱了些。若依着他,这般软绵绵的仁义之道还不如人皇的杀伐果决来得痛快。故而孔宣也一直有些急躁,想寻出更好的法子来。但显然这法子依旧要在人间找,而且要在人间之术中找。

云霄已不愿再插手这些杂事,公孙轩辕亦舍不得她累着,二人遂慢悠悠地离开了陬邑,一路往西。西风古道,残阳如血,此时的华夏大地,注定要有一场大争执。

孔丘一路长大,一路求学,而后来到了李耳处。此时的李耳仍旧是那个每日整(。。)理竹简而后翻阅竹简的藏书阁管事,他追寻的依旧是太上无为,孔丘李耳的一场论道不知持续了多久,只知三十三重天上老子圣人微微睁开了眼,嘴角上翘。

孔丘终于回到了鲁国,开始了他寻求治国仁道的漫漫长路。此时战火已经开始蔓延,周天子已经不受重视,软绵绵的仁义道德抵不过战车铠甲长枪弓矢,孔丘寂寞着周游列国,连同他的亲传弟子一起。

人间的战火终究不如数千年前那绚烂至极亦残忍至极的巫妖之战,故而云霄与公孙轩辕并未避开,只是寻了个僻静的地方煮茶。偶尔孔宣也会加入,口中说的却大多是自家善恶两尸的争端。端方温润的他看起来极像孔丘四处宣扬的君子,只除了眸中那隐约的落寞。

依着孔丘,他的“道”当是入世之道,当为天下人谋福、当为苍生请命。云霄蓦地想到后世读书人盛传一句话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盛世开太平。隐约便是儒家传承千古的担当。

八景宫中老子圣人微微一笑,向下界说了一句什么。

藏室之官李耳皱了皱眉,从未有过的顿悟涌上心间。他辞了官位,倒骑一匹青牛,悠悠然出了函谷关。自然而然地,他为关尹喜与天下人留下了那篇《道德经》。

此时的《道德经》未有书名,依旧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隐约有蓄德归道之意。后世之人讹传,将 
 69、孔子李耳 。。。 
 
 
二者顺序颠倒,是为《道德经》。关尹喜最终也隐遁了去,有人称他随了李耳一同归隐。周天子见李耳杳无音讯,念他数十年来兢兢业业,遂赐予他一个谥号:聃。

李耳终究是走了,顶着老子化身的名头来到了西方。西方教根基不旺,老子自然不会想出多宝入西方教、立小乘佛教、分走西方教气运的馊主意,准提自然也不能将计就计,立多宝如来为大、小乘佛教教主,反将截教气运尽皆纳入西方教,并大、小乘佛教与诸多西方教旁门,形成后世释、儒、道三教并立东方的格局。

此时天竺迦毗罗卫国有释迦族刹帝利种姓,净饭王之子悉达多?乔达摩自幼有感于人生悲苦,时常入定思索拯救苦海众生的方法。李耳倒骑了青牛来到王子悉达多的身边,对他说了些什么,王子刹那间顿悟了去。他走到菩提树下,安静地盘膝而坐。

李耳悠悠地一路往西,走着走着,身子愈发透明起来,而后化做一道淡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