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疾控地带-第3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1973年,首次在本地区从喜马拉雅旱獭体内分离出鼠疫杆菌。

    鼠疫杆菌的储存宿主以旱獭为主,藏系绵羊次之。该地区动物间鼠疫几乎连年不断,人间鼠疫的流行高峰在6…10月份。

    发生在人间的鼠疫有10起,发病35人,死亡12人,其中因剥食旱獭占3起,剥食藏系绵羊占两起,鼠蚤叮咬占5起。

    本地区均有皮肤炭疽疫情发生,发病季节在1…6月份,主要在牧民中发生,发病原因主要是剥病死牛羊的皮,炭疽杆菌感染皮肤引起局部溃疡。”

    蓁蓁将l县的背景发病资料说完,在场调查组的成员都吃了一惊,没想到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竟然能把l县的历史疫情资料说得这么全,不愧是国家疾控来的专家。

    南之乔:“根据这次病人的症状和l县的历史疫情资料,引起这次疫情的病原体很可能是鼠疫杆菌,先按照鼠疫疫情确定隔离圈。”

    “隔离圈?怎么确定?”老赵疑问。

    “有本地的地图么?”

    “有。”

    多吉拿出一张本地地图,平摊在简易的临时会议桌上。

    南之乔手拿铅笔,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圈,“这是大隔离圈,以病人所住帐篷,及其附近常有人来往的驻地,两公里以内,为大隔离圈,在大隔离圈内的人员可以进行有组织的生产活动,禁止集会等集体活动,不准去外地。”

    多吉:“既然有大隔离圈,那就应该有小隔离圈了?”

    南之乔:“小隔离圈就是以患者住处为中心,将其周围可能被污染的帐篷划为小隔离圈。根据具体情况,对小隔离圈内的原居住人员实行隔离观察,进行预防性治疗,非有关人员禁止出入。”

    多吉:“这个容易,一会儿我们就去划定大小隔离圈。”

    南之乔又嘱咐说:“在隔离圈内,对病人,要有指定的医疗救治组分工负责病人的治疗工作,医务人员在病人加附近搭建临时帐篷居住。”

    多吉:“嗯,临时帐篷已经有两顶,不够的话,我还能从县里调拨一批过来。”

    南之乔:“对于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要与病人分帐篷居住,居家隔离九天,不能与其他人接触。对于其他健康的人,就地隔离,限制活动,医学观察九天。”

    “好。”

    “还有环境,用过氧乙酸消毒药对病房喷雾,在小隔离圈内全面消毒,一般棉衣、被褥蒸汽消毒,贵重仪器用酒精擦拭表面。患者排泄物,用漂白粉浸泡两小时掩埋,垃圾焚烧掩埋。除此之外,还要灭鼠、灭蚤、搞好环境卫生,做好宣传教育。”

    “嗯,这些以前都做过。”

    多吉应承地痛快,老赵自己随手翻看着调查组已整理好的资料。

    翻到其中的一份,老赵眼中一亮,忙从中将资料页抽出,放到南之乔面前,“你看,这是本事件首例病人丹增家的流病调查情况。”

    南之乔接过资料细看,这份流调资料是以户为单位进行的描述。

    第一户,户主丹增曲扎,邻居都称他为丹增,男性,52岁,藏族,牧民兼村医,家中8人,1人发病,1人死亡。

    丹增是本事件的首例病人,3月10日发病,三天后,也就是3月13日死亡,4月1日举行了天葬。

    丹增发病前未接触过类似病人,发病前9天内,在放牧期间曾屠宰过一只健康的山羊,全家8人食用,家中其他人目前没发病症状。

    丹增发病后,由家人照顾,死后,由于当时没有天葬师傅,在家停尸21天,于4月1日在自家后山由3名天葬师傅实行天葬,参加葬礼的只有居住在一起的家人7人。

    看完第一户的流调资料,南之乔问:“丹增的尸体标本是否留存?”

    “没有。”多吉摇头,继续解释说:“丹增实行的是天葬,等我们调查组去他家后山寻找的时候,只剩下秃鹫吃剩的骨头。”

    多吉心里明白,要明确诊断,必须进行尸体解剖和采样检测。

    南之乔:“其他六例死亡病例呢?也都举行了天葬么?”

    “没有,只有村医丹增是天葬,其他六名死者都是土葬。”多吉又拿出一叠资料放在南之乔面前,“这是其他四户的流调资料。”

    第二户:卓玛家,家中六人,4人发病,2人死亡。

    卓玛家的病人有卓玛,卓玛父亲、母亲和大哥,起舅舅和二哥未发病。

    卓玛,女性,25岁,藏族、牧民,是该户的首例病人,4月13日发病,三日后,即4月16日死亡,实行土葬。

    卓玛发病前9天,未接触过类似的病人。

    4月初,卓玛与父亲、母亲、哥哥,刚从冬季牧场搬回夏季牧场,家人曾多次发现自家牧羊犬从野外叼食旱獭,其中一条牧羊犬曾叼回来一只死亡旱獭,在卓玛单独居住的帐篷内食用。

    卓玛生病后,一直居住在家中,由家人照顾。

    4月16日土葬,参加葬礼的有家属5人和2位负责土葬的邻居,还有邻居扎西,以及扎西的女儿、外孙、三儿子。

    卓玛父亲,4月18日发病,4月21日死亡,死后第二日实行了土葬。

    卓玛的母亲和大哥,现已表现出症状,正在家里接受隔离治疗。

    第三户:扎西家,家中11人,发病4人,死亡3人。

    扎西家的病人有扎西及其外孙、女儿和三儿子等4人,

    这4人都去参加过卓玛的葬礼,看望过生病的卓玛母亲和大哥。

    目前死亡的是扎西的外孙、女儿和三儿子。

第18章 死者家属() 
    南之乔继续翻看资料。

    第四户:扎西的妹夫,家中只有1人独居,发病未死亡。

    扎西的妹夫在发病前曾照顾过生病的扎西,病后一直在家休息,未接触过其他人。

    第五户:达娃家,家中7人,发4人,死亡1人。

    该户的四个病人是,达娃以及达娃的父亲、小妹和大姐。

    达娃,女性,37岁,牧民,藏族,4月20日发病,4月23日死亡,也就是昨日,发病前,照顾过生病的扎西三儿子。

    达娃的父亲、小妹和大姐也先后发病,目前在自家接受隔离治疗,发病前均接触过扎西生病的三儿子。

    ——

    看完所有的个案流调资料,南之乔继续刚才的问题,“除了天葬的丹增,其余六例死亡病例都是土葬,是否采集了尸体标本?”

    “还没有。”依然是多吉做了解释,“我们调查组经过反复商量后决定,对已经天葬的尸体,采集剩余尸骨进行检测;对于土葬的尸体,重新挖出来,急性尸体解剖和采样检测。”

    “这个决定很正确。”南之乔表示赞同。

    多吉面露难色,“我们在与病人家属协商过程中,虽然有政策要求做尸检,但还是遭到死亡病人家属的强烈反对,调查工作被耽搁。”

    南之乔明白调查组的难处,将下葬的人重新挖出来,这种违反当地风俗的事情,如果没有强大又正当的理由,很难被家属接受。

    现在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找到这样一个理由,一个能让家属们同意挖尸采样的理由。

    蓁蓁看到临时帐篷一角,堆着很多防护和采样器材。

    蓁蓁对多吉问道:“你们给接触过死者的人群采了样么?”

    “采了,今天上午都送去州疾控中心,检测结果明天才能反馈回来。”

    蓁蓁想到一个主意,建议说:“我们这次来,带了不少可以在现场快速检测鼠疫杆菌的胶体金试剂盒,20分钟就能出结果,如果我们能从死者生前生活的环境中,或是从接触人群中,检测出鼠疫杆菌,那么这就是说服死者家属同意挖尸采样的最好理由。”

    多吉和老赵都同意蓁蓁的建议,最后,南之乔点头,“好,我们现在就去采样。”

    ——

    调查组内开完碰头会议,已经是傍晚时分。

    穿好防护服,带上采样箱,夕阳斜照下,调查组准备去小隔离圈内采样。

    从临时搭建的医疗帐篷到最近的村民帐篷,走路要十多分钟。

    穿着防护服,提着采样箱,蓁蓁感觉有些气闷,蓁蓁心想,平时穿防护服也没有这么闷的感觉,难道这次是因为长途跋涉的缘故?自己还从没连续骑马三个多小时赶路呢。

    调查组去的第一家是村医丹增家。

    丹增去世,整个家庭还沉浸在悲伤中。

    多吉之前做过现场流病调查,跟村民打过交道,再次上门,说明来意,不是掘坟挖尸,只是给环境和家属采样,村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