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太子李承乾-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换面,成了主流!”
李世民继续说道:“这边是国家地需要了!儒家一直能够受到重用,便是如此!人民,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国家,是君王统治天下地根本。君王治国,应当宽宏大度,足以兼容并包万物;用心公平持正,足以明辨是非忠奸。但是,这又不是绝对的!乾儿,你监国多年,须知天下没有绝对地正确与谬误,也没有绝对的忠奸!比如说裴矩,往好听了说,他是明辨是非,很识时务。事实上,你也可以认为他就是见风使舵的小人!魏征他做了一辈子的直臣,但他最想做的还是良臣!他一直是朕手中的一柄利剑,朕有很多人可以用来治国,但是,像他那样的却很少,因此,他就只能做直臣!”
“君子和小人都是要用的!只要你用得好!”李世民叹息一声,“百姓宁愿自己的父母官是个会做事的小人,也不喜欢自己的父母官是个只会空口说白话的所谓君子!只要他能做事,这私德是否有亏,就不必多计较了!想要做到物尽其才,人尽其用,或许不大可能,但是尽可能这么去做,你便会知道用人之道了!”
“儿臣受教了!”李承乾点头回答道。
“作为君主,要懂得恩威并施!”李世民看着自己的长子,心里很是欣慰,这个孩子很少要他操心,如今手段也渐趋圆滑,只需要他在提点一些便好了。他继续说道:“起码,对百姓,要有足够的胸怀和仁慈,这样,你便可以得到民心!对于臣子,不能一味施恩。要知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臣子喜欢忖度帝王的心思,这一点就要好好注意了!君王应该喜怒不行于色,若是随便哪个臣子都能搞清楚君王在想什么,那就危险了!恩宠不能太过,威严也不能太甚,恩宠太过,臣子会得意忘形,威严太甚,臣子会畏缩不前。还有,要知道信任,也要记住怀疑!让你的臣子觉得你在信任他,但是,心中永远不能放弃怀疑,这是御下的手段!”
李承乾仔细听着李世民的话,这是一个帝王的智慧,他终将用得到。
“乾儿一直以为最好是中央集权才能保证统治,不至于造成汉初时七国之乱的景象!”李世民轻笑一声,“其实,朕一直觉得,分封亲戚子弟为侯王,作为王室的藩卫,是非常必要的措施。天子与诸侯同心同德,安危与共,风雨同舟,齐心协力,才能巩固大唐的江山。当然,这个度要把握好!周朝兴起时,将天子所属的土地分封给宗族子弟,立他们为诸侯各国,拱卫王室。内有晋、郑诸侯辅佐朝廷,外有鲁、卫国君防备四夷,因此,国运昌盛,达数百年之久。秦朝吞并六国,抛弃了淳于越分封诸侯的主张,采纳李斯推行郡县制的计谋,不以宗族子弟为亲,依靠君主个人智谋统治天下,结果遭遇颠覆势力的进攻,二世而亡。到了汉朝,汉高祖平定关中,鉴于亡秦废分封,设郡县的失策,便大封宗族子弟为诸侯,规模超过古代分封制的规定,结果,实力雄厚的诸侯国与中央朝廷对抗,实力小的诸侯国,也是跨郡连州,割据一方。这样一来,末大则本危,尾大则难以摆动。到汉景帝时,吴、楚六国反叛朝廷,称兵作乱,而七王也被诛杀,亲族无法保全,这就是诸侯国地广兵强,篡位野心随实力而膨胀的必然结果。”
或许是如此,古代的通讯实在是落后,长安发出的政令,真正要传达到所有地方,花费的时间起码也要是大半年的样子,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李世民接着说道:“魏武帝曹操创业之时,不能深谋远虑,宗族子弟没有分封之人,甚至连立锥之地都没有,造成外无藩王以拱卫,内无盘石以为基,君权旁落他人之手,江山为司马氏所纂夺。古人有云:流尽其源竭,条落则根枯,就是说水流消失,泉源必然枯竭;枝叶凋落,根本必然枯朽,便是如此了。分封诸侯实力过强,就有以下叛上,危害心腹之患;分封诸侯实力太弱,又没有巩固朝廷的根基。由此看来,最好的办法是采取多分封诸侯而减少其实力的政策,使他们既能拱卫王室,又没有过强的实力与朝廷对抗,与朝廷忧乐与共,利害一致。”
李承乾皱皱眉头,考虑了一下措辞,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宗室本来就有诸多特权,如此分封,宗室势大,固然不是坏事,但是,其中害群之马只怕不少,由此或许会损害到百姓的利益!儿臣觉得,即使要分封诸侯,爵位也要代代递减才是!”
“没错!”李世民赞许地点点头,“诸侯不能太多,要控制在一定的数量才行!每一代帝王登基,都要册封王侯,若是世袭不替,自然便有繁冗之乱,自然是要逐次消减爵位的!”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海求药(求月票)
 更新时间:2009…7…30 23:45:48 本章字数:2289
“父皇似乎又迷上了长生不老?”李承乾皱起了眉头。
人老了,总是怕死的!尤其是帝王!在得知了道门的所谓丹药并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之后,他的目标转向了别的宗教。那个被李承乾安排的来自天竺的僧侣受到了他的宠幸。
事实上,李承乾差点就把这个僧侣给忘了,要知道,李世民当初跑去征伐高丽,打的就是在自己临死之前树立武功的主意,李承乾还以为他放弃了那个打算了,谁知道这会儿他又想起来了呢?
李承乾很容易的得知了那位僧侣所作的事情,那个家伙属于天竺的婆罗门教,一直在跟佛教死磕,似乎婆罗门教已经落入了下风,这个在婆罗门教中也算中上层的僧侣于是觉得让大唐帮助婆罗门教夺回权利是一件比较美妙的事情,于是,他在李世民面前表演了几个看起来非常神奇的戏法,李承乾估计是瑜伽一类的功夫,甚至他还为了证明自己可以辟谷,整整四十九天没有吃饭喝水,整个人如同冬眠的蛇一般,要不是他确实身体没有腐烂,服侍他的人都要报告他的死讯了!这让李世民对长生不老有了更强的信心。
那位僧侣用一种神棍的标准语气说着海外的种种语焉不详的传说,没办法,大唐几乎没有人对海外有什么了解,而李承乾自己也没有研究过欧洲这个时候的什么历史。只好听凭他胡编乱造,最后诱惑得李世民觉得只要他愿意,就能出海找寻到长生不老药了!
出海的计划就这么被敲定了,李承乾几乎是叹息着看着户部的钱财如同流水一般“哗哗”地流到了那一艘艘华美地大船上。他觉得这不是出海寻找不死药,反而是一支强大的海军船队!老天爷,他以前的计划里可没有这么大的手笔,毕竟。海上地事情实在是很难预料的,意外无处不在,说不定就出了什么问题,整个船队就葬身鱼腹了!看现在这个架势,他很恶意的想着。凭着这个规模与武力,只要船队能够安全到达。那些还没有发展出什么高等文明的土著会不会觉得来的是神,当然,更大地可能,是征服他们的魔鬼!
既然必须要面对。那就要从中得到更大地利益!
那个小算盘打得颇为精明的僧侣大概要失望了,李承乾压根不想让大唐掺乎到这宗教的战争中去,不管是佛教还是婆罗门教独大,都不符合大唐的利益,他更希望两者保持着一定程度上地平衡,然后由大唐保持这个平衡度,让他们狗咬狗才是对大唐最好的。毕竟。天竺有了自己独特的文明,而想要消灭一种文明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潜移默化,慢慢的用自己的文明去取代他。
李承乾有足够地耐心。他并不奢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够征服全世界,他希望大唐一直处于积极地进取状态,这样,大唐才能保持生命力,不至于在无意义的内耗中消亡。
因此,最好不要到达天竺,否则,大唐没准就让那个养不熟地家伙给利用了!至于理由,恩,海上的风浪如此之大,一时半会儿迷失了方向也是可以理解地,不是吗?
李世民对此抱有了殷切的希望,几乎是不停的催促着船队的建造,幸亏大唐攻打高丽的时候,从高丽的国库里弄到了为数不少的财富,否则,户部尚书大概要天天哭丧着脸了!虽说是为皇帝出海寻不死药的,但是,名义上,这支即将远航的船队,打着的名义却是出海贸易的!因此,自然不能从内库拨钱,李世民这笔帐还是算的清楚的,虽然有点假公济私的意思,但是为了证明是去贸易的,他们还是准备了很多丝绸茶叶瓷器什么的嘛!
“监视好那个家伙!”李承乾神情微冷。他觉得自己被背叛了!那个托庇与他地家伙居然没有向他请示。就得到了李世民地欢心和信任。虽然对他没有什么威胁。但实在是让李承乾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