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行-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我相信你就是了。”庞刚不由得失笑起来,拍了拍王志的肩膀就向那位书生走去。
正在排队的众人看到一身官衣的庞刚走来赶紧纷纷让开露出了一片空间,只有那位中年人还是依旧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庞刚走到中年人的面前微笑的问道:“你见到本官既然不拜,看来你是有功名在身啰。”
中年书生向庞刚拱了拱手道:“不敢,晚生华严见过百户大人!让大人见笑了,晚生只是一个穷酸腐儒而已,若不是承蒙大人下属相救早就饿死在路边了,岂敢在大人面前放肆。”
庞刚若有所思的对华严问道:“本官听说你愿意加入军籍在望海堡安顿下来,是这样吗?”
“正是!”华严苦笑道:“晚生现在衣食无着,若不加入军籍恐怕不到三天就要饿死,蒙大人错爱晚生岂有不从之理!”
“嗯,其他书友正常看:!”庞刚满意的点点头,他观这位华严虽然衣裳落魄,倒也是态度不卑不亢心中己是起了留他之心,于是欣然道:“得先生之助实为幸事,今后先生就留在望海堡内,本官愿奉先生为攒典,日后每月的俸米,本官皆会如数支给决不克扣拖欠,你看如何啊?”
华严听后脸上闪过一丝喜色,他现在已经是衣食无着,来到望海堡后能当一个小吏也算是意外之喜了,于是躬身朝庞刚一拜:“如此属下见过百户大人!”
古时的官和吏可不是一码事,官都是由由中央统一任命,所以当官的叫“朝廷命官”,而吏则“不入流”,由长官自己“辟召”,身份其实依然是民。也就是说,官僚都是“国家干部”,吏却只好算作“以工代干”。
其身份与衙役(更夫、捕快、狱卒之类)并无区别,只不过更夫、捕快、狱卒或服劳役,或服兵役,胥吏则提供知识性服务而已。因此胥吏地位极低(常被呼为“狗吏”),待遇也极低(往往领不到薪水)。此外,还有一条规定,就是胥吏不能当御史(监察官),也不能考进士。官和吏,就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吏这个位子虽然不起眼,但他们的权利却不小,古时就有“百官者虚名,而柄国者吏胥也”的说法。
大明吏员分为攒典、司吏、典吏、令吏几等,攒典就是吏之最末等。在大明,吏员升迁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一路顺利,做攒典年满三年后才可以升为司吏,再三年才是典吏,又三年才是吏之最上等令吏,而令吏仍是不入流的小官,更别提庞刚封给他的是最微末的攒典。
但是华严对此依然很高兴,因为不管怎么说从现在开始他也有了一份正式工作了,这对于衣食无着的他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仔细打量了华严一眼后,庞刚吩咐大壮把造册本和纸笔拿来,交给了华严并说道:“华先生,待会那些流民喝完粥后你就开始为他们登记造册,正副各一,日后的钱粮账册也交与你掌管登记,只要你做得好,等招募到人手后我就提升你为司吏,你要好好做莫要让我失望了,其他书友正常看:!”
在拉磨的驴前挂一个胡萝卜,好让驴用力的拉磨是官场上一个永不过时的法门。后世之时庞刚就是这样被领导使唤的,现在他也照样原封不动的使了出来,不过看起来效果还不错。
看着面带喜色的华严兴接过了造册本,庞刚也是大大的松了口气。虽然这段时间他把一些事情都交给了黑铁和李贤二人,但是由于此二人都是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那些登记造册甚至是记账的事情他只能亲力亲为,被这些事情折磨得头疼的庞刚早就想找人来接管这些工作了,现在好不容易拉到了一个壮丁岂有不好好利用之理?
微笑的看着众流民兴高采烈的喝着米粥,庞刚心里暗暗点头,这些流民都是青壮年居多,看来等到播种过后就可以挑选一些人出来开始训练了。毕竟是时间不等人啊,越早把屯军训练出来望海堡的安全就越有保障。
伸手叫来了王志,问道:“大壮,你知不知道咱们这些军户或是流民中有没有水性好,会打渔的人?”
“大人,您是要派人去打渔吗?”王志问道。
庞刚叹息道:“是啊,现在一下子增加了那么多的人,咱们的底子薄,再不自己找点东西来填补一下粮食的空缺可真要断炊了!”
王志想了想说道:“大人,俺估计应该是有的,咱们大明虽说早就下了禁海令,但是还是有不少人会偷偷下海捕鱼,毕竟饿怕了人是啥事都会做的,小人估摸着这事应该不难。”
“那就好!”庞刚拍了拍王志的肩膀说道:“这事我就交给你了,明天你就开始招募人手、编织渔网,总之一定要尽快办好。还有你要记住,一定不能让他们没事干,我们望海堡不养闲人!”
“是,大人,俺一定把这事给办得妥妥帖帖的。”王志把胸脯拍得梆梆响
第二十五章 准备砌城墙
望海堡的中央有一个砖瓦建成的院子,这个院子足有七八百平米,里面有六七个房间和一些专供仆役住的房子。它就是望海堡内的百户所,原本废弃已久,庞刚来了之后命人重新修建了一下后自己就搬了进去。
由于建筑很大,庞刚一个人住到里面后很是不适应觉得空荡荡的,原本他也邀请了李贤一家人和大壮、王志等人一块住进去,但是让庞刚感到意外的是包括大壮这个憨人在内的所有人都不愿住进这个大房子里,他们宁愿和别人一块挤在狭小拥挤的临时搭建的房屋内也不愿意住进这个宽敞明亮的大瓦房内,这件事刚开始还让庞刚纳闷了好几天,直到后来大壮无意中说出的一句话才然庞刚恍然大悟。
大壮是这么说的,“俺虽然没读过书,但是最起码的尊卑还是知道的,要是和大人平起平坐一块住进这栋房子里那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听到了这句话后庞刚开始时还感慨在古时尊卑的观念、上下之分竟然是那么的强烈,但随后又转念一想,其实在后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至少庞刚就没看到有哪个打工仔敢和老板平起平坐把酒言欢的,易地而处的话在后世自己这个小小的城管队员敢和局长大人平起平坐吗?其实人一出生下来就已经被人为的划分成了三六九等,不同的身份自然有不同的圈子和生活,这不是由个人而是由整个社会来决定的。嗯,话扯远了,回到正题。
到了崇祯八年五月二十六日的时候,庞刚领着近七百军户把望海堡附近的水渠疏通了一半,尤其是临近灵山卫那条河流的水渠已经翻修完毕,只等六月初就可以开始耕种了。而大壮也带着数十名会水性的军户驾着买来的几条小渔船天天出海捕鱼以弥补粮食的不足,这也大大减轻的庞刚的压力。眼看着大部分事情都上了正轨,庞刚就把另一件事提上了日程。
百户所的大厅内,一张不知是哪位蹩脚木匠打造的方形长桌周围,庞刚坐在首位,下面是华严、李贤、李源、大壮、王志等人,这些人就是目前庞刚手下的全部班底。
庞刚把环视了下方一圈后说道:“诸位,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通向灵山卫那条河流的水渠已经修筑了一部分,现在已经可以引水灌溉田地了,估计下个月就可以开始耕种,其他书友正常看:。下面大伙就把各自负责的事情都跟本官禀报一下吧!华严,你身为攒典负责统筹造册,全堡大小事宜基本全都过你的手,就由你来先说吧!”
“卑职遵命!”此时的华严已经换上了另一件青衫,虽然不是新的,但比起他刚来时那件满是补丁的长衫可要强了不少。而且经过了在望海堡一个多月的修养他的脸色也红润了许多,他清了清嗓子后说道。
“大人,诸位同僚,望海堡现有居民一百三十三户,男妇共八百三十口。其中男子四百一十口,成丁二百二十五口,幼男一百一十一口。妇女四百二十口,十三岁以上的女子二百八十四口,十三岁以下的幼女一百三十六口。诸位,现在我们的望海堡已经是灵山卫所以下人丁最多,也是最大的一个卫堡了!”
说到这里,华严脸上一副与有荣焉的神情,众人也都是一脸的喜色,望海堡的规模在附近可是首屈一指的,除了灵山卫就数他们的人数最多、实力最强了,现在的望海堡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城镇的规模。
“不错!”庞刚满意的点点头,又看了看负责屯田工作的李贤,李贤会意的说道:“大人,诸位。现在我们的种子农具都以准备妥当,就是耕牛少了点只有五十头,不过这个不是啥大问题,没有牛咱们用人拉也照样可以耕地,老汉我保证不会耽误了播种的时间。”
“现在望海堡还有粮食四百八十六石,只够我们吃到九月,我们还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