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6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李上交撰。上交,赞皇人。始末未详。是书成於嘉祐元年。前有上交自序。
  陈振孙《书录解题》曰,《近事会元》五卷,李上交撰。自唐武德至周显德,杂事细务皆纪之。钱曾《读书敏求记》曰:上交退寓锺陵,寻近史及小说、杂记之类凡五百事,厘为五卷,目曰《近事会元》。《唐史》所失记者,此多载焉。此本末题万历壬牛元素斋录副本,犹明人旧钞,卷数与二家所记合。其纪事起讫年月与振孙所言合,条数及自序之文亦与曾所言合,盖即原本。惟振孙以为皆记杂事细务。今观其书,自一卷至三卷首载宫殿之制,次载舆服之制,次载官制、军制,其次亦皆六曹之掌故。四卷为乐曲,为州郡沿革。惟五卷颇载琐闻,然如妇人檐子、兜笼、线鞾、线鞋、亲迎、举乐、障车、公主事姑舅、公主赐谥、山川岳渎封号、国忌行香、上元点灯、散从亲事官、处士谥先生、律格、赦书、投匦、刑统、律令、死罪覆奏、断狱禁乐、逐旬问罪人、表状、书奏、制敕及始流沙门岛、始配衙前安置、始贬厓州诸条,亦皆有关於典制。大抵体例在崔豹《古今注》、《高承事物纪原》之间,其中如《霓裳羽衣曲》考证,亦极精核,不可徒以杂事细务目之。振孙殆未详核其书,但见其标题列说如《云仙杂记》、《清异录》之式,遂漫以为小说欤。
  △《东观馀论》·二卷(浙闽总督采进本)
  宋黄伯思撰。伯思字长睿,号霄宾,又自号云林子,昭武人。政和中官至秘书郎。伯思殁时,年仅四十,而学问淹通。李纲志其墓,称经史百家之书,天官地理律历卜筮之说,无不精诣。又好古文奇字,钟鼎彝器款式体制,悉能了达辨正。所著有《法帖刊误》二卷,《古器说》四百二十六篇。绍兴丁卯,其子讠乃与其所著论辨题跋合而刊之,总名曰《东观馀论》。然讠乃跋称共十卷,今本仅二卷,或后来传写所合并。所载古器亦不足四百二十六条,则疑讠乃於其未定之说有所去取。较务矜繁富,不辨美恶,徒夸祖父之长,而适暴所短者,其识特高。
  又《书录解题》载伯思《博古图说》十一卷,凡诸器五百二十七,印章四十五,无古器说之名。又称后来修《博古图》多采用之,疑为官书既行之后,其名适同。
  亦讠乃改题之,以避尊也。其书颇讥欧阳修不精考核,而楼钥跋中乃摘书中史籀书一条,异苑一条,王献之璇题一条,勿勿一条,甘蔗帖一条,纠其疏漏。盖考证之学,本无尽藏,递相掎摭,不能免也。要其精博,胜《集古录》多矣。
  △《靖康缃素杂记》·十卷(通行本)
  宋黄朝英撰。晁公武《读书志》曰:朝英,建州人。绍圣后举子。又曰:所记凡二百事。今本卷数与公武所记同,而只有九十事。程大昌《演繁露辨》其误引麦秋一条,此本无之。考王楙《野客丛书》,亦具载麦秋之说,称《缃素杂记》,知非大昌误引。又《野客丛书》载其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序,误以折露盘为青龙九年一条,麻胡仅得二事一条,袁文《瓮牖闲评》载其辨穀阳一条,辨芦菔一条。此本亦无之,盖明人妄有删削,已非完书矣。袁文、王楙於此书颇有驳正,然考证之学,大抵后密於前,不足为病。晁公武讥其为王安石之学,又讥其解诗芍药握椒为鄙亵,刘敞《七经小传》亦摭此条为谐笑,虽不出姓字,殆亦指朝英。
  今观其书,颇引《新经义》及《字说》,而尊安石为舒王,解诗绿竹一条,於安石之说尤委曲回护,诚为王氏之学者。然所说自芍药握椒一条外,大抵多引据详明,皆有资考证,固非漫无根柢,徒为臆断之谈。敞本与安石异趣,公武又自以元祐党家,世与新学相攻击,故特摭其最谬一条,以相排抑耳。
  △《猗觉寮杂记》·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宋朱翌撰。翌字新仲,自号潜山居士,舒州人。政和中登进士第,南渡后官中书舍人。此编上卷皆诗话,止於考证典据,而不评文字之工拙,下卷杂论文章,兼及史事。近时鲍氏知不足斋刻本,割其下卷六十八条移入上卷,以均篇页,殊失古人著书之意矣。前载与丞相洪适求序书一篇,鲍氏移之卷末,亦非其旧也。
  适未及作序而卒,其弟迈始为序之。称其穷经考古,上撢骚雅,旁弋史传。刘克庄《后村集》中亦极称其考证之功。今观其书,如杜甫已上人茅斋诗,天棘蔓青丝句,据《本草》改为颠棘,未免穿凿。苏轼诗,宜蚕使尔茧如瓮句,事出《列仙传》,而引伪托之《述异记》。韩愈谢自然诗,实属唐人,乃云出《风俗通》。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诸本皆作苦县光和尚骨立,乃误作骨力,引《南史》张融事为证。鹊填河事见《颜氏家训》及庾肩吾诗,又见白居易《六帖》,乃与亲家等字一概谓之俗说。(案:马缟《中华古今注》亦以鹊填河为出俗说,然《俗说》乃沈约所著书名,见《隋志》。)苏辙诗传仍存小序首一句,乃屡谓之废序。唐、虞自是国号,乃云尧姓唐,舜姓虞。皆不免於疏舛。至於雷琴一条,引元稹诗注,证为蜀匠。又贺若一条,引《唐书·王涯传》,证为贺若夷。不知段安节《乐府杂录》称,贞元中,成都雷生善凿琴,其业精妙,天下无比,弹者亦众焉。在和中有贺若夷,尤能。后为待诏,对文宗弹一调,上嘉之,赐朱衣,至今为赐绯调云云。固俱有明文,不须旁证,亦未为能究根柢。然其引据精凿者,不可殚数。在宋人说部中,不失为《容斋随笔》之亚,宜迈序之相推重也。
  △《能改斋漫录》·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宋吴曾撰。曾字虎臣,崇仁人。秦桧当国时,曾上所业得官。绍兴癸酉,自敕局改右承奉郎,主奉常簿,为玉牒检讨官。迁工部郎中,出知严州,致仕卒。
  此书末有其子复跋,称所记凡二千馀条,厘为十八卷。自元初以来,刊本久绝,此本乃明人从秘阁抄出,原阙首尾二卷。焦竑家传写之本,遂以第二卷、第十七卷各分为二,以足其数,实非完帙。又书中分事始、辨误、事实、沿袭、地理、议论、记诗、谨正、记事、记文、方物、乐府、神仙鬼怪共十三类。而诸家传本,或分卷各殊,或次序颠倒,或并为十五卷,或以第十一卷分作两卷,而并第九卷入第八卷内,或无谨正一类、而并入记事类中,或多类对一门、诙谐戏谑一门。
  盖辗转缮录,不免意为改窜,故参错百出,莫知孰为原帙也。赵彦卫《云麓漫抄》又记秦桧卒后,曾不敢出其第十九卷。则当曰已无定本,无怪后来之纷纷矣。是书考证颇详,而当时殊为众论所不满。刘昌诗《芦浦笔记》常摘其舛误十一条,又称其比事门中(案:今本无比事之名。)多所漏略,举史记八事以例其馀。赵彦卫《云麓漫抄》亦摘其中论佛法与天地并原一条,为所学之诬妄,并称其诟訾前贤不少。如诗人得句偶有相犯,即以为蹈袭,及恃记博,妄有穿凿。周煇《清波杂志》则谓其记荆王元俨戏剧批判及宗室子好尚之僻诸事,有论其不应言者,旋被旨毁版。盛如梓《恕斋丛谈》。又载当日有知麻城县郑显文者,遣其子之翰赴御史台论曾事涉讪谤,有旨曾、显文各降两官。臣僚缴奏乃黜显文,送其子汀州编管。后京钅堂爱其书,始版行。与煇所记不同,未详孰是。王士祯《池北偶谈》以为曾书多不满王安石,显文殆又袭党人故智,今观其书,以荀彧为汉之忠臣,以冯道为大人,其是非甚为乖剌。又如孙仲鼇贺秦桧诗,曾惇上秦桧书事十绝句,皆胪载无遗,是其党附权奸,昭然可见。并其书遭人攻击,盖由於此,士祯偶未详考也。然曾记诵渊博,故援据极为赅洽,辨析亦多精核,当时虽恶其人,而诸家考证之文,则不能不徵引其说,几与洪迈《容斋随笔》相埒。置其人品而论其学问,弃其瑕类而取其英华,在南宋说部之中,要称佳本,则亦未可竟废矣。
  △《云谷杂记》·四卷(永乐大典本)
  宋张淏撰。淏有《会稽续志》,已著录。此书《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皆不载,惟《文渊阁书目》载有一册,其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中采撮得一百十条,别有徐邦宪《书帖》一首,及淏识语一则,乃当时冠於卷首者。又有杨楫、章颖、叶适后序三篇,及淏自跋一篇,尚皆完整无阙。谨依类排次,析为四卷,而取书帖序跋分载首末,以略还原本之旧。宋人说部纷繁,大都摭拾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