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5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疾肺扪檎摺
  则仍一数学而已。故今仍隶之数学,不入占卜。《玄包》、《潜虚》以下亦以类附焉。《皇极经世》虽亦《易》之馀绪,而实非作《易》之本义。诸家著录,以出於邵子,遂列於儒家。然古之儒者,道德仁义,诵说先王。后之儒者,主敬、存诚、阐明理学。均无以数为宗之事,於义颇属未安。夫著述各有体裁,学问亦各有派别,朱子《晦菴大全集》,皆六经之旨也,而既为诗文,不得不列为集。
  《通鉴纲目》亦《春秋》之义也,而既为编年,不得不列为史。此体例也。《阴符经刊误》、《参同契刊误》,均朱子手著,而既为黄老神仙之说,不得不列为道家。此宗旨也。邵子既推数以著书,则列之术数,其亦更无疑义矣。)
  △《灵台秘苑》·十五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北周太史中大夫新野庾季才原撰,而宋人所重修也。季才之书见於《隋志》者一百十五卷,《周书·季才本传》又作一百十卷。此为北宋时奉敕删订之本,只存十五卷。目录后题编修官司天监丞管勾测验浑仪刻漏于大吉、司天中官正权判司天监丁洵同、看详官奉议郎轻车都尉欧阳发、看详官翰林学士承议郎知制诰权判尚书吏部判集贤院提举司天监公事上骑都尉王安礼诸臣衔名。案发字伯和,修之长子,史称其天文地理靡不悉究,官至殿中丞,而不言其尝为此书。安礼字和甫,安石之弟,其为翰林学士在元丰初,乃未改官制以前,故太史局犹称司天监。《宋史·艺文志》有安礼所撰天文书十六卷,殆以其研究是术,故俾司看详欤。钱曾《读书敏求记》载有是书之目,称其考核精确,非聊尔成书者。朱彝尊跋则谓季才完书必多奥义,诸人芟削,仅摘十一,若作酒醴去其浆而糟醨在矣。
  今观所辑,首以《步天歌》及图,次释星验,次分野土圭,次风雷云气之占,次取日月五星三垣列宿,逐次详注。大抵颇涉占验之说,不尽可凭。又笃信分野次舍,以州郡强为分析,亦失之穿凿附会。然其所条列,首尾详贯,亦尚能成一家之言。宋世司天台所修各书如《乾象新书》、《大宋天文书天经》、《星史》等类,见於《文献通考》者,今俱佚弗传,惟苏颂《仪象法要》与此本仅存。一则详浑仪测验之制,一则志日官占候之方。虽禨祥小术,不足言观文察变之道,顾《隋志》所载天象诸书,今无一存。此书既据季才所撰为蓝本,则周以前之古帙尚藉以略见大几。存为考证之资,亦无不可也。
  △《唐开元占经》·一百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唐瞿昙悉达撰。《唐书·艺文志》载一百十卷。《玉海》引《唐志》亦同,又注云,《国史志》四卷,《崇文目》三卷。此本一百二十卷,与诸书所载不符,当属后人分卷之异。自一卷天占至一百十卷星图,均占天象。自一百十一卷八穀占至一百二十卷龙鱼虫蛇占,均占物异。或一百十卷以前为悉达原书,故与《唐志》及《玉海》卷数相符。其后十卷,后人以杂占增附之欤?卷首标衔,悉达曾官太史监事。考《玉海》开元六年诏瞿昙悉达译九执历,则悉达之为太史监,当在开元初。卷首又标奉敕撰,而奉敕与成书年月皆无可考,惟其中载历代历法止於唐麟德历,且云李淳风见行麟德历。考唐一行以开元九年奉诏创大衍历,以开元十七年颁之。其时麟德历遂不行,此书仍云见行麟德历,知其成於开元十七年以前矣。所言占验之法,大抵术家之异学,本不足存,惟其中卷一百四、一百五全载麟德、九执二历,九执历不载於《唐志》,他书亦不过标撮大旨,此书所载,全法具著,为近世推步家所不及窥。又《玉海》载九执历以开元二年二月朔为历首,今考此书明云今起明庆二年丁巳岁(案:改显庆为明庆,盖避中宗讳)二月一日以为历首,亦足以订《玉海》所传之误。至麟德历虽载《唐志》,而以此书校之,多有异同。若推入蚀限术、月食所在辰术、日月蚀分术诸类,《唐志》俱未之载。又此书载章岁、章月、半总章闰、闰分历、周月法、弦法、气法、历法诸名,与《新唐书》所载全不合,其相合者惟辰率、总法等目。盖悉达所据当为麟德历,见行本《唐志》远出其后,不无传闻异词。是又可订史传之讹,有裨於考证不少矣。又徵引古籍,极为浩博。如《隋志》所称纬书八十一篇,此书尚存其七八,尤为罕覯。然则其术可废,其书则有可采也。卷首有万历丁巳张一熙识语,谓是书历唐迄明约数百年,始得之挹元道人。钩沈起滞,非偶然已。
  ──右“术数类”占候之属,二部,一百三十五卷,皆文渊阁著录。
  (案:作《易》本以垂教,而流为趋避祸福;占天本以授时,而流为测验灾祥。
  皆末流迁变,失其本初。故占候之与天文,名一而实则二也。王者无时不敬天,不待示变而致修省。王者修德以迓福,亦不必先期以告符命。后世以占候为天文,盖非圣人之本意。《七略》分之,其识卓矣。此类本不足录,以《灵台秘苑》、《开元占经》皆唐以前书,古籍之不存者多赖其徵引以传。故附收之,非通例也。)
  
  卷一百九 子部十九
  ○术数类二
  △《宅经》·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曰《黄帝宅经》。案《汉志·形法家》有《宫宅地形》二十卷,则相宅之书较相墓为古。然《隋志》有《宅吉凶论》三卷,《相宅图》八卷,《旧唐志》有《五姓宅经》二卷,皆不云出黄帝。是书盖依托也。考书中称《黄帝二宅经》及《淮南子》、李淳风、吕才等宅经二十有九种,则作书之时本不伪称黄帝,特方技之流欲神其说,诡题黄帝作耳。其法分二十四路考寻休咎,以八卦之位向乾坎艮震及辰为阳,巽离坤兑及戌为阴。阳以亥为首,巳为尾,阴以巳为首,亥为尾。而主於阴阳相得,颇有义理。文辞亦皆雅驯。《宋史·艺文志·五行类》有《相宅经》一卷,疑即此书。在术数之中犹最为近古者矣。
  △《葬书》·一卷(通行本)
  旧本题晋郭璞撰。璞有《尔雅注》,已著录。葬地之说,莫知其所自来。周官冢人、墓大夫之职皆称以族葬,是三代以上葬不择地之明证。《汉书·艺文志·形法家》始以宫宅地形与相人、相物之书并列,则其术自汉始萌,然尚未专言葬法也。《后汉书·袁安传》,载安父没,访求葬地,道逢三书生,指一处,当世为上公,安从之,故累世贵盛。是其术盛传於东汉以后。其特以是擅名者,则璞为最著。考璞本传,载璞从河东郭公受《青囊中书》九卷,遂洞天文五行卜筮之术。璞门人赵载尝窃《青囊书》为火所焚,不言其尝著《葬书》。《唐志》有《葬书地脉经》一卷,《葬书五阴》一卷,又不言为璞所作。惟《宋志》载有璞《葬书》一卷,是其书自宋始出,其后方技之家,竞相粉饰,遂有二十篇之多。
  蔡元定病其芜杂,为删去十二篇,存其八篇。吴澄又病蔡氏未尽蕴奥,择至纯者为内篇,精粗纯驳相半者为外篇,粗驳当去而姑存者为杂篇。新喻刘则章亲受之吴氏,为之注释。今此本所分内篇、外篇、杂篇,盖犹吴氏之旧本。至注之出於刘氏与否,则不可考矣。书中词意简质,犹术士通文义者所作。必以为出自璞手,则无可徵信。或世见璞葬母暨阳,卒远永患,故以是书归之欤。其中遗体受荫之说,使后世惑於祸福,或稽留而不葬,或迁徙而不恒,已深为通儒所辟。然如乘生气一言,其义颇精。又所云葬者原其起,乘其止,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诸条,亦多明白简当。王祎《青岩丛录》曰:择地以葬,其术本於晋郭璞。所著《葬书》二十篇,多后人增以谬妄之说。蔡元定尝去其十二而存其八。后世之为其术者分为二宗,一曰宗庙之法。始於闽中,其源甚远。至宋王伋乃大行。其为说主於星卦,阳山阳向,阴山阴向,不相乖错,纯取八卦五星以定生克之理。其学浙中传之,而用之者甚鲜。一曰江西之法。肇於赣人杨筠松,曾文迪及赖大有、谢子逸辈,尤精其学。其为说主於形势,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位向,专指龙穴砂水之相配,而他拘泥在所不论。今大江以南无不遵之者。二宗之说虽不相同,然皆本於郭氏者也云云。是后世言地学者皆以璞为鼻祖。故书虽依托,终不得而废欤。据《宋志》本名《葬书》,后来术家尊其说者改名《葬经》。毛晋汲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