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4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欧洲同世界其他各地的关系,是一个经常讨论的问题。国际分工,结合农业和矿业生产的发展,将使欧洲摆脱对世界其他各地提供的必需品的依赖。同外界进行的贸易的实际数额将取决于许多因素,尤其是新欧洲的确切的幅员和新欧洲境内所需要的生活水平。德国人始终没有清楚他说明,新欧洲究竟将包括哪些地区,但是在1940年,设想的范围大体上似乎包括全部欧洲大陆,从大西洋沿岸直到苏联边境,可能还包括地中海地区,甚至整个非洲大陆。据一个作家说,人们日益认识到,德国和意大利所要改造的欧洲,包括整个非洲,欧洲有了一个强大的德意志中心和一个复兴的地中海地区以后,必须同非洲在政治上联合成一个大陆。有些人还建议,德国同意大利、俄国和日本之间最终应结成一种伙伴关系,以便控制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整个广袤的地区。
  在较小的地区内,彻底的自给自足意味着对生活水平将加上某些限制。欧洲大陆——苏联不算在内——没有其他国家的供应也能生存下去,可是这意味着要失去某些东西:咖啡、茶叶和可可将不得不放弃,而烟草则只能满足正常需要量的百分之五十。短时期内,缺少脂肪将成为严重的问题,但到时候通过增加油料作物的种植,应可弥补不足之数,饲料的缺乏大概会减少能够饲养的牲畜数目,棉花的消费量将不得不减少三分之二,丝绸的消费量则不得不减少一半,而黄麻则是无法获致的。从长远来看,最最严重的问题可能是缺少诸如铜、铝、锡、镍和锌这类金属。
  然而,德国并不打算改变成一种绝对自给自足的经济。丰克将其主张概括如下:
  这不是要么自给自足要么出口的问题,而是自给自足并且出口的问题,对于这个词儿,要求有正确的理解。我们认为,卖掉我们的品质优良的工业产品,去换取世界市场上的原料,这是重要的。可是在这方面,我们有一点保留意见。我们必须留神使所有这些商品在欧洲经济区内部有充分的供应,从而使这个地区在经济上独立于其他地区。因此,我们必须保证它的经济自由。这主要是一个生活水平的问题。例如,如果我们采取定额配给来限制石油产品的消费量,我们将来就无需从海外市场上进口一吨石油。但是如果人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大开汽车,如果我们可以生产多少汽车就生产多少,那末也没有什么好阻挡我们从世界市场上进口这份额外的石油,因为万一需要,我们可以把消费量减少到我们自己能够生产的数量。这在诸如咖啡、茶叶、可可等等这类商品的消费上更为确切。我们必须提防,以免万一有需要时,大德意志经济区在自己本来能够生产的物资方面,竟然变得依赖它无法控制的势力和权力。
  乍看起来,德国改组欧洲经济的计划,即使从一个非德国人的观点来看,似乎也有某些优点。答应给予那些在新秩序下合作的欧洲国家的好处,听起来颇为动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经济自由主义未能提供一种办法来战胜萧条并取得合理的就业水平,所以采用某种形式的国家管制和计划,乃是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各国之间对于可能进行合作的兴趣增加了。在库登霍韦…卡莱吉伯爵于1923年创立泛欧同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间的岁月里,曾经有过一系列旨在促进欧洲经济合作的会议和计划,其中包括所谓白里安和范·齐兰德计划,以及设立一个欧洲同盟调查委员会在国际联盟范围内进行工作。乍看起来,新秩序似乎是在欧洲大陆内实现国际合作的又一次尝试,这一次是由德国和意大利发起的。
  可是,经过较为仔细的考虑后,情况似乎就颇为不同了。一个联合的欧洲可能会从成员国的合作中得到好处,但是现在主要的好处都保留给德国自己了。丰克说,“未来的和平时期的经济必须保证给予大德意志最大的经济安定,并保证给予德国国民最大的商品消费量,以提高全国的福利水平。欧洲的经济必须适应于实现这一目的。”对于那些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那些在相当程度上依靠海外贸易的国家,前景是暗淡的,因为德国人直言不讳他说过,这些国家必须对其经济结构进行彻底的改变。那些纯粹依靠农业和矿业的国家,境况则不一样。根据答应缔结的长期协定,在一段时期内稳妥可靠地提供给它们广阔的德国市场,将使它们摆脱掉由于海外更为有力的竞争而感到的忧虑。但是,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那些年里东南欧事态的发展来判断,境况不会是全然有利的,尽管德国人自称德国在那个地区的贸易政策是成功的。固然德国为它从东南欧输入的农产品付了很高的价格,但是,有关国家也被迫为它们从德国输入的商品付出高价,而且根据同德国谈妥的清算协定,这些国家不能转到别处去购买。从长远来看,将要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东南欧农业区内人口过剩的问题,而对于这个问题,新秩序却提不出一项解决的办法。
  在欧洲境外,新秩序对德国以前的贸易伙伴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据丰克和德国其他作家与演讲人说,新欧洲完全准备同其他地区进行贸易,不过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这样做。英国和美国对世界贸易的垄断必须予以打破,新欧洲拒绝再向“欧洲以外的任何团体强加给它的政治和经济条件屈服”。欧洲愿意同个别国家进行贸易,但是将拒绝同任何一些联合起来的国家进行磋商。丰克说,“在同南美国家进行贸易时,我们不需要北美做中间人。德国要么在同主权国家自由缔约的基础上同南美各国进行贸易,要么干脆不同南美进行贸易。”另一方面,德国人的欧洲将拒绝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除非后者作为一个单独的单位。倘有需要,新欧洲将能够不同外界贸易而存在下去,可是其他国家由于需要工业品,将被迫寻求同欧洲建立贸易关系。
  可是,在改组欧洲的计划公布以前,德国在已经落入它控制下的国家里采取的行动,最为清楚地表明了拟议中的新秩序的真正性质。1940年夏天,海外国家和西欧国家可能还准备谛听德国人的导致一个新的黄金时代的宏伟计划,可是奥地利人、捷克人和波兰人却已经在德国的统治下受苦受难了。
  第二章 欧洲经济管制的结构
  在欧洲的战时经济结构中,德国具有最大的重要性。德国连同并入它版图的土地,是最最强大的经济单位。不仅如此,至少在1940年后,确定轴心国统治下的全部欧洲生产因素的分配问题的,也只有德国所作的决定。执行这些决定所选择的方法,随着实施这些决定的地区以及当时的战争形势而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不论何时,最终目标却总是一样的,那就是,为德国,为德国的作战努力榨取最大的利益。
  鉴于德国的地位既是新秩序的柱石,又是在它控制下的整个地区的中央政策的制订者,也鉴于选择了在欧洲其他地方贯彻德国意图的方法大半都是在德国本国使用的那些方法的扩充和修改,因此,在谈到德国企图在受它控制的国家内改造生产时采用的手法之前,必须对上述那些方法先作一番叙述。
  自从纳粹党执政以后,尤其是1936年后,它始终推行着一种旨在使国家的经济为战争作好准备的政策。这样一种政策要求国家对经济生活的所有部门实行全面的管制。为了促成这一点,纳粹党着手把劳动人口按照职业内容成立四大管理组织,每个组织根据“领袖”原则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这四个组织是:全国农业协会、工商业公会、德国劳工阵线和德国文化协会。全国农业协会包括所有的农场主、农场主的家属、农场工人,以及农产品的第一道加工者和经销者;工商业公会吸收了所有的商人和手工业者;劳工阵线则由各行各业的雇员组成,而所有的作家、艺术家等,以及报社、剧院和诸如此类的其他团体,则属于德国文化协会。由于所有这些组织的构成都非常相似,我们只要叙述一个组织——工商业公会的情况,也就够了。
  纳粹党人在取得政权和随后巩固政权时期,都曾不断寻求商人的合作,并曾强调指出后者从这样一种合作中会获得的好处。然而,好处决不只是单方面的,因为商界领袖愿意同政府合作一事,使经济管制工作大为简化,同时由于这些领袖们的知识、创造性和事业心全供政府使用,所以也提高了生产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