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桂系演义-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炮轰总统府,并派粤军进至梧州设防,以堵滇军东下,因此这支滇军便被困在广西,既回不了云南,也到不了广东。滇军孤军远戍,粮服弹秣俱缺,仅靠为黔滇烟商护送烟土收些保护费过活,情况十分狼狈。此时,云南是唐继尧的天下,广西贫瘠无以发展,他们的唯一出路便是东下广州,占块富庶地盘,以图发展。现在既有孙中山的命令,又有东路讨贼军和一些粤军的呼应,滇军将领无不摩拳擦掌,恨不能即日东下,进攻广州,赶跑陈炯明,首先夺取这块“肥肉”。
  “诸位,范先生已经宣读了孙公给我们的任命。现在,我们就具体商讨东下讨贼事宜。”杨希闵用手捋了捋他那两撇上翘的胡须。那双睡眠不足的眼睛,象油量耗尽光亮暗淡的灯火,被人拨了一下,忽地闪亮了起来。
  杨希闵才说完,滇军旅长范石生便霍地站了起来,他的长相与杨希闵完全相反,身材魁梧,仪表堂堂,腮上长着漆黑的胡须,说话嗓门响亮。
  “诸位,我们滇军是一向拥护孙公的,我们背井离乡,远戍广西,就是为了前来投靠孙公北伐。可恨陈贼背叛孙公,我们北伐之志未遂。今日得孙公之命,我们当戮力东下,本旅长愿效前驱,讨贼杀敌,迎孙公回粤重组政府。”
  范石生刚一说完,蒋光亮、杨池生、杨如轩几位旅长也纷纷站起来说道:
  “滇军勇敢善战,打仗那是没说的,我们愿打头阵!”
  “哼哼!”
  桂军第一路总司令沈鸿英阴阳怪气地冷笑了两声,他的长相虽算不得仪表堂堂,倒也五官端正,唯有那双眼睛总是狡黠地望着人。他见滇军将领目中无人,便先冷笑一声,接着说道:
  “俗话说:‘好鸣之鸟懒做窝,多鸣之猫捕鼠少’,你们红头军打得了仗,老子的兵就是泥巴捏的不成!广东那地方,我沈老总也坐过几年,人熟地熟,打头阵当然由我的部队担任。”
  粤军入桂,沈鸿英在贺县八步发出通电,宣布自治,逼陆荣廷下野,企图取陆而代之。但是在粤军的进攻下,沈鸿英终于站不住脚,被迫退入湖南,辗转流窜,投靠了吴佩孚。
  吴佩孚为了利用沈鸿英进攻广东,以牵制孙中山的北伐军,遂将沈部改编为陆军第十七师,任沈为师长。陈炯明本来就与吴佩孚有关系,叛孙之后,吴佩孚感到孙中山的威胁已经除掉,不让沈鸿英再攻广东,沈鸿英图粤不成,便趁粤军撤出广西之机,桂北一带空虚,率所部窜回广西贺县,随即占据平乐、桂林。当他得知孙中山正发动各方进击陈炯明,并准备重返广州时,便极力派人到上海活动,表示拥护孙中山,终于得到中央直辖桂军第一路总司令的委任。沈鸿英图粤之心不死,虽然接受了孙中山的委任,却又紧紧抓着北洋军阀吴佩孚这条线不放,他是脚踩两只船的角色,只望能最先攻入广州,控制广东。因此,见滇军抢先要打头阵,他当然也不肯放弃这“抢肥肉”的机会。
  “嘿嘿!”
  沈鸿英说完之后,座中又有人发出两声冷笑,众人看时,发笑的不是别人,正是坐在沈鸿英旁边的那位刘震寰。他依然穿着双长统马靴,仍然象童话里穿着靴子的大公猫那样神气而滑稽可笑。他自从用金蝉脱壳之计退出南宁后,率所部一直退到广东的廉州。后见广西境内一片混乱,有机可乘,便又重回广西,但陈炯明却并不看重他,炮轰总统府后,陈炯明决定请曾任桂军军长的林虎经营广西,刘震寰一气之下,便跑到香港,与孙中山的代表秘密接上了头,得到了中央直辖桂军第二路总司令的委任,但刘震寰知道,自己的实力到底比不上滇军和沈鸿英,他见滇军和沈鸿英都想抢先进入广州,自己不能和他们竞争,便眉头一皱,心生一计,冷笑了两声之后,才接着说道:
  “我们既是奉孙公之命东下讨贼,切不可轻举妄动,那陈炯明实力雄厚,轻视不得,我们应同心协力,一致行动,如果一味争功心切,便有被陈逆各个击破的危险。”
  杨希闵见刘震寰说得有些道理,忙问道:“震寰兄,你有何高见,请说吧!”
  “嗯。”
  刘震寰见他的话说动了杨希闵,心里不觉有些得意,他先“嗯”了一声,才慢慢地说道:
  “我们西路讨贼军,计有滇、桂、粤各军,大家应协同作战。我看应组成两支联军,一支由滇军和桂军沈总司令的部队组成,到梧州会师,沿西江右岸,指向虎头沙、鹿步,然后到马口,渡河后沿广三铁路抵石围塘,直扑广州。另一路由敝部与响应讨贼的部分粤军组成,为粤桂联军,沿西江左岸,指向封川、江口,然后进军广州。”
  杨希闵把他那双刚刚提起神的眼睛眨了眨,立刻便说道:
  “要得!”
  沈鸿英也把那双狡黠的眼珠转了转,跟着说道:
  “做得!”
  刘震寰用那双细小的眼睛瞧了瞧杨希闵和沈鸿英,意味深长地笑了笑,马上说道:
  “一言为定!”
  刘震寰这次用的乃是“火中取栗”的计策。他知道以自己的实力是不能跟滇军和沈鸿英去抢广州的,但也不愿去跟厂陈炯明打硬仗,消耗实力。由滇军和沈鸿英一起抄近路进攻广州,一则陈炯明为了死守广州,必须尽全力与滇军和沈军死战,如果陈炯明被打败,滇军和沈军攻入广州,实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进入广州之后,滇军和沈军为了争夺广州地盘和税收,必然还会互相争斗,爆发战争,到那时,滇军和沈军火并之后,两败俱伤,他便可从容不迫地率部进入广州,经过两战之后元气大损的滇军和沈军,自无力与他抗争,广州这块“肥肉”当然也就由他慢慢地吃了。用刘震寰的话来说,这就叫有多少钱做多大的买卖,不会赔本还有赚,如果滇、沈两军在与陈炯明作战中被打败,他便可随后收编他们的残部,虽进不了广州,但却可借机扩充实力,一个向后转,回过头来还可以在广西称王称霸,做他的广西总司令。杨希闵和沈鸿英当然不知刘震寰的如意算盘,只知他实力不济,不敢与他们争夺广州罢了。因此只想从速进兵,抢在东路讨贼军许崇智部的前头进入广州,夺到这块“肥肉”。然后请孙中山回粤,将孙控制在手上,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们虽然各有各的打算,心怀鬼胎,但是在为了抢夺广州地盘的前提下,又不得不暂时听命于孙中山,举起讨贼的旗帜,联合东下。由于利害关系一致,这三部分军队,总算取得了一致的军事行动。
  “诸位,我等今日在神马面前聚会,实是幸事。现在事已议毕,应当对着神马庄严起誓。”
  杨希闵说着首先站了起来,沈鸿英、刘震寰本是桂人,对这白马庙的白马早已敬若神明,他们各方尽管谁也瞧不起谁,但见杨希闵提议要向白马起誓,却又不敢不跟着站起来。
  滇、桂、粤各军将领,在白马面前依次站定之后,几位早已准备好的副官,忙在神完上重新点起二十四支明晃晃的大红蜡烛,在香炉中插上三大住香,然后又摆上三牲祭品,庙堂中顿时显得庄严肃穆,由杨希闵领衔,对白马起誓:
  “滇、桂、粤三军主将,奉大总统孙公之命,联合东下讨贼,誓同心戮力,一战到底,不剪除陈贼炯明誓不罢休。谨请神明佑助,出师报捷,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杨希闵特地把“马到成功”那个“马”字念得特别响,以示对神马的虔诚。誓毕,三军将领,又一齐跪下顶礼膜拜,各人暗自祷告一番。然后便在庙中举行盛大宴会,吃饱喝足,各军将领,方才乘船而去,各回防区,秣马厉兵,刻日东下讨陈。
  沈鸿英坐在虎皮交椅上,手拉胡琴,洋洋得意地哼唱着《王三打鸟》的调子。他年青时,农忙帮人打工,农闲时,以肩挑小贩为生。他的家乡广西雒容县一带,时兴唱调子,那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歌舞小戏,一把胡琴,两三个人便可演唱。沈鸿英年青时唱过调子,他无师自通,可扮英俊的后生,又可演偷情的小姐,还可装多嘴的媒婆,他演什么居然也象什么。他后来投身绿林,借辛亥革命之机,投靠柳州革命党人刘古香,摇身一变由绿林成了革命党。他见陆荣廷势大,暗中出卖了刘古香,摇身一变成了陆荣廷部下的帮统,粤军入桂,陆荣廷统治岌岌可危,他又摇身一变,脱离陆荣廷,变成了独树一帜的救桂军总司令,后来又变成北京政府的“胁威将军”第十七师师长,再后来又变成孙中山手下的总司令。二十多年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