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桂系演义-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的政治生涯中,这是他能博得国人(当然也包括他以前的众多政敌)所爱戴的八年。抗战胜利,他的领袖欲急剧膨胀起来,到了前所未有的独裁程度,他视共产党若草芥,玩弄李、白于掌上,他决心依赖美国的飞机、大炮、坦克实现真正的统一。可是,曾几何时,在共产党和李、白的内外夹攻之下,他垮台了,上百万大军覆灭了,不仅全国领袖当不成,连首都南京也难保。他已决定今阶下野,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其职权……
  蒋介石摸着石碑,抚今追昔,不禁老泪横流。中国国民党人二十年前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他年中国国民党人又将葬他们的总裁蒋中正先生于何地呢?
  寒风拂过林梢,林涛阵阵,发出巨大的叹息!
  蒋介石拄着手杖,从碑亭后拾级而上,向祭堂走去。从碑亭至祭堂的正道,用一色苏州金山石砌成八座大石阶,共二百九十级。大石阶两侧的斜坡上,白雪皑皑,坡上一株株桧柏、枫树、石楠、海桐和大围墙旁的白皮松,枝叶上披着一层薄雪,象在默默地挂孝举哀。祭堂前两旁立着一对高耸的饰以古代花纹和云彩的石华表,平台前的两个石座上,各放着一尊古色古香的铜鼎。
  蒋介石在石华表和古铜鼎前伫立了一刻,不知是为了休息还是什么东西引起了他的沉思。然后,他由平台步入祭堂。早已恭候在此的两名侍卫官,接过蒋介石的帽子、手杖和披风。他来到祭堂正中孙中山先生身穿长袍马褂的石雕全身坐像前,鞠了三个躬,默默地肃立了一会儿。祭堂是一座仿古木结构宫殿式的建筑,墙身全部用香港花岗石砌成,地面铺大理石,左、右、前、后排列着青岛花岗石柱十二根,四隐八显,下承大理石柱础。内顶为斗式,上面镶以花磁砖。蒋介石来到了祭堂后壁前,看着他写在壁上的“总理校训”,甜酸苦辣一齐涌上心头。“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蓦然间,他耳畔响起雄壮的黄埔军校校歌,他陪孙总理在台上检阅军校学生的情景历历在目。是孙中山的革命主义和黄埔学生的战斗精神,把他推上了革命军总司令的位置,没有黄埔军校,便没有蒋介石的一切。东征、北伐,他的学生一个个都是好样的。可是,一到剿共的战场上,一个个都不济了。他的得意门生陈诚、杜聿明在东北战败,杜聿明、黄维在徐蚌被俘,现在的黄埔学生没有一个能为他打胜仗的。
  “介石,你怎么把黄埔精神丢光了呢?”一个严厉的声音仿佛在祭堂里回荡。
  蒋介石打了个寒噤,忙回头看了看孙中山的坐像,孙中山脸带怒容,似乎在训斥他:
  “当初,我创办黄埔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将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你却把它拿来打内战,断送了黄埔精神,也断送了我寄与厚望的黄埔学生,而你也落到了今日这般地步!”
  蒋介石摇了摇头,觉得自己有点多心了,一尊石雕坐像又如何能说话呢?不过,孙先生若在九泉之下,看到一个个黄埔学生被俘,以黄埔学生为基干组成的嫡系部队的覆灭,又将作何感想呢?蒋介石突然感到害怕起来了。他今天独个儿来谒陵,本想到此排遣下野后的烦恼,寻求某种精神上的慰藉。不想,却触景生情,生发出一个个不吉样不愉快的念头来。他不敢再在这肃穆过分而使精神上承受巨大压抑的陵墓中久呆。他迅速进入墓室,绕墓穴一圈,对着方形墓穴上的孙中山先生穿中山装的大理石卧像,默哀了几秒钟,赶忙返回祭堂出来,站在外面的平台上。他象一个孤独的幽灵,在平台上缓缓踱步,在打发着他停留在南京,也是停留在中山陵的最后时刻。他下野后,党政军的各项安排,早已作出并实施。他为了紧紧地控制京沪杭地区,乃将原来的京沪警备司令部扩大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任命汤恩伯为总司令。又分别任命张群、朱绍良、余汉谋为重庆、福州和广州绥靖公署主任,陈诚为台湾省主席兼台湾警备总司令,薛岳为广东省主席。这些安排,以汤恩伯和陈诚的位置最为重要,从而形成了一个进可守东南半壁,退可保台湾孤岛的战略态势。这和他第二次下野时任命他的亲信军人顾祝同、鲁涤平、熊式辉分任苏、浙、赣三省省主席如出一辙,既为后继者设下重重陷阱,又为他日卷土重来作好安排。在发表汤恩伯等重要人事任命后,他命蒋经国持他的亲笔函去上海访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着俞即时将中央银行在去年八月依靠发行金元券强向人民兑换得来的黄金、白银和外汇全部运往台湾。为了在溪口幕后操纵指挥,他已命亲信俞济时、石祖德、石觉民、任世桂等人,先后到溪口布置警卫和设置通讯联络,为他建立指挥中心,他虽然避归老家溪口,但和在南京一样可以发号施令,调兵遣将。总之,无论是回到溪口幕后操纵,还是退到台湾武装割据,他都周密地安排好了。南京这个烂摊子,就留给李宗仁收拾,让李为他去当替死鬼。时局有转机,他便随时可以从溪口回到南京复职,时局不利,他则退守台湾。下野文告,他已拟好装在衣服口袋里了,在那篇堂皇的文告里,他设置了一个巧妙的圈套让李宗仁钻……这一切,似乎都安排就绪,他可以放心地走了。但是,他现在却停留在中山陵碑亭的平台上,象掉了魂似的踱着步,一会儿低头沉思,一会儿又翘首眺望,还有什么使他放心不下的呢?就是他早已暗中看好的那一方墓地!老家溪口虽好,但不是他归宿之处;台湾虽可避居一时,却非埋骨之所。他的灵魂,只能安居在紫金山麓!这一走,还能不能重回南京主政,他心里实在没有底,共产党问题,桂系问题,都是几十年的对手,在多次较量中,他们非但不被打垮、剿灭,而且滋生蔓长,到今天将他逼下了台。依他的经验,他一走,无论是共党或桂系,都失去了攻击的目标,他们内部或他们之间便开始冲突,就象民国十六年那样,唐生智东下讨蒋的主力部队张发奎部迅速瓦解,唐生智与桂系厮杀,给他创造了复出的有利时机。但眼下和民国十六年的形势已大不相同了,强盛的共产党野战军不但要吞掉他蒋介石,连桂系恐怕也难幸免,除非李、白投降缴械,而李、白的性格又绝非能接受投降的结局,则最后只有象东北、平津、徐蚌一样覆灭!他失掉了几百万美械装备部队,失掉了中国大陆的地盘,失掉了总统的位置,这一切对于他来说,都不算是最痛心的。他已进入老年,对他来说,这些都行将成为身外之物。而最令他丧魂失魄、惶惶不可终日的,乃是失掉那一方大好墓地,使他死无葬身之所,成为可怕的野鬼游魂,这才是使他感到痛心疾首的啊!蒋介石是国民党的领袖,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人,对于一个失掉自己墓地的中国老人来说,失掉什么能使他更痛心更懊丧呢?他真想去那块未来的墓地上再走一走,察看那如龙的地势,那些龙脊般的山丘、土坡、繁盛的树木,他眷恋那每一寸土地。此时此刻,他真想躺到那墓地上再也不起来。但是,他不能!他此时躺下去,谁来给他建造雄伟的中正陵呢?更使他害怕的是共军进了南京后,会不会将他拉出来鞭尸!
  “我一定要再回到南京来!”
  蒋介石举起他的手杖,歇斯底里地叫喊着,匆匆走出了中山陵,直奔他的那块墓地而去。侍卫官们不知他要去干什么,忙前后左右地护卫着。
  蒋介石为自己选排泊那块墓地,在中山陵和明孝陵之间的正中地带,正当紫金山主峰北高峰下面——中山陵则在紫金山的第二峰小茅山南麓。这里形势雄壮,局面开阔,位置适中,左有中山陵,右有明孝陵,面对朱雀(方山西北侧的一座山名)背靠玄武,形胜天生,比明孝陵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还要好。更妙的是紫金山又名蒋山,那是东吴孙权为避祖讳而将钟山改名为蒋山的,想不到一千七百多年之后,此事应验在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身上,山姓蒋,地姓蒋,国姓蒋,党姓蒋,真是天巧地合,鬼神难测啊!
  蒋介石踏着厚厚的白雪,顶着凛冽的北风,来到了他未来的这块墓地上,他在墓穴位置上转着转着,在雪地上踏出一圈又一圈的足迹。蓦地,他不顾一切地蹲下身去,迅速脱掉皮手套,发疯似的用双手死劲挖抠着,扒开积雪,战战兢兢地挖出一杯新鲜的黄土来……
  “呜呜……”山野里传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