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桂系演义-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宗仁介绍完这两位教授出身的中将处长后,参谋处长梁述哉站起来说道:
  “我是河北人,在行辕任参谋处长。”
  “我是安徽人,在行辕任军务处长。”军务处长方克猷说道。
  “我是河北人,在行辕任总务处长。”总务处长张寿龄接着说道。
  “俺是山东人,在行辕任处理处长。”处理处长张寰超说道。
  “我是辽宁人,在行辕任副官主任。”副官主任李宇清最后说道。
  李宗仁笑道:“诸位,你们都看到了,我行辕的处长中别说没有广西人,连南方人也没有啊!”李宗仁把他的表弟、军务处长黄敬修打了埋伏,但是,经这几位北方口音的处长们一自我介绍,倒使那位言辞尖锐的教授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了,李宗仁为了不使对方感到难堪,忙再一次举起酒杯,非常恳切地说道:
  “来,为我众多的北方朋友们干杯!”
  正当李宗仁和教授们干杯的的时候,在李公馆的另一间小客厅里,也摆着两桌丰盛的酒席,在座的全都是广西人,而且绝大多数是和李宗仁、郭德洁有亲戚关系的,有些则是李宗仁在玉林起家时候帮了大忙的那些地方绅士的子弟和亲属。他们从广西千里迢迢跑到北平来投奔李宗仁,实指望凭着特殊关系弄个一官半职,可是一住便是几个月,却毫无半点做官的消息,每日郭德洁虽都以好酒好菜招待,但他们一提职务方面的事,郭德洁便“环顾左右而言他”,她也真有能耐,弄得这些人虽心中不畅快,但口中却说不出来。这天,李宗仁要招待教授们,当然对这帮广西老乡亲也不能怠慢,郭德洁一会儿出现在教授们的餐桌旁,一会儿又到广西老乡这边应酬,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九婶娘,我的差事九叔安排了没有?你帮我多催一催呀!”李宗仁的一位颇亲近的族侄见郭德洁进来,忙站起来问道。
  “啊,有了,有了。”郭德洁笑道:“你九叔要你去当一个银号的董拳长。”
  “银号董事长,连七品芝麻官都算不上,有什么做头呷!”那位族侄一心巴望做个堂堂正正的官,好光宗耀祖,对银号董事长不感兴趣。
  “那可是个肥缺哟,好多人想要,你九叔都没舍得给呢!”郭德洁笑道:“这年头做官还不如赚钱保险。”她知道,李宗仁自到北平后,为了拉拢北方人,对广西人的安排控制得很严,连他身边的副官主任都不让自己的亲朋故友做,而把这个重要职位给了一个辽宁人李宇清,这说明他不但重视华北,连东北也都不放过哩。但是,对于一些从广西老家来投的人,他又不能让他们吃闭门羹,因为这些人不是亲戚便是故友及其子弟,和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多少也得考虑安置,官场不好放,便只有让他们去搞经济工作,虽然谋不上一官半职,但总可以发点财的。郭德洁对此深有了解,她觉得李宗仁的想法不乏远见卓识,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这个社会里,李宗仁这样做,便可获得清正廉洁的好名声,而又不致得罪了家乡的人。
  “嫂夫人,我的差事呢?”一位五十开外的乡绅向郭德洁问道。他在李宗仁起家时,曾出了大力,帮了大忙,大约在乡间久居感到寂寞,也想到北平来开开洋荤。
  “德邻想请你老到‘白川号’上去帮忙,你看怎样?”郭德洁知道对这样的人是不能得罪的,这老头子无非是想出来见识见识世面,因此她已和李宗仁商量了,准备让他去“白川号”货轮上任职。这“白川号”货轮是李宗仁到北平后,有人以二十万美元为他代买的一艘澳大利亚的超龄轮船,目下正航行于长江和沿海一带。
  “嫂夫人,船上的风浪我恐怕受不了哟!”那老乡缔一心只想在北平混个差事,因为这是元、明、清三朝故都,广西人很少有在这里为宫的。他又迷信很深,认为李宗仁坐镇北平,必有黄袍加身之日,因此他执意留在北平,要做个“京官”。
  “‘白川号’上有专人服侍你老,又可饱览长江名胜风光,这可是个美差呀!”郭德洁耐心地劝导着那老乡绅。
  “你们是要我葬身鱼腹呀!呜呜!”大约是心情不畅快,而又多喝了几杯,那老乡绅竞嚎陶大哭起来,引得满座唏嘘,郭德洁忙命人把他扶下去。
  在大客厅这边,又是一种气氛,大学教授们正在评论时弊,有些言辞竟尖锐得胜过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抨击。
  “李主任,你身为党国要人,又为华北党、政、军最高长官,可是北平城中军警宪特光天化日之下,公开捕杀进步学生,法西斯恐怖已达极点,我们教授无法教书,学生也无法上课了!”一位老教授当面对李宗仁指责道。
  “先生说的全是一片真情!”李宗仁不但不怒,反而十分同情地说道,“只恨我李某人管束不住那些可级通天的人!”他既自责,但又表露出能让人理解的某种苦衷。
  “蒋介石独裁,祸国殃民!”一位教授拍案而起,竟对着李宗仁和他的下属公开指责起蒋介石来了。“八年抗战,国家残破,元气大伤,蒋介石不从事国家建设,却热心于打内战,他要把人民推向死亡的深渊,国家危矣!民族危矣!”老教授说得慷慨激昂了。
  李宗仁洗耳恭听,不时沉重地点一点头,脸上露出一副内疚的但又似不甘心的表情。教授们见李宗仁不但不干涉他们抨击时事的言谈,反而专心静听若有所思,情绪更加活跃起来,他们一边饮酒,一边发出震撼人心的疾呼和呐喊:
  “中国需要民主!需要懂得民主的领袖!”
  “魏德迈将军说得好,‘中国的复兴有待于富有感召力的领袖’!”
  “中国人正在进行着一场空前的自杀!”
  “东北亡给日本人十四年,如今又要丢给共产党,熊式辉混蛋,杜聿明无能,陈诚是个窝囊废!”
  “李主任,你是北伐名将,抗日英雄,你应该挺身而出,领导中国的民主改革!”
  李宗仁的心在翻滚着,他从这些不满现状,憧憬西方民主自由的名教授的言谈中,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希望。一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憎恨,对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无能绝望,而又对共产党恐惧的情绪,正在各阶层蔓延,如能掌握住这种情绪,便可在知识阶层和中产阶级中获得巨大的支持。李宗仁利用他军人善于抓住战机的敏锐,很快便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相信,搞政治也和打仗一样,看准机会,果断突破,便能扭转战局。对于他来说,要摆脱目下的困境,就必须抓住这个突破口,大造声势。两个月前,杜鲁门总统的特使魏德迈来华调查,曾到北平与他会晤,李宗仁向魏德迈阐述了自己对中国局势的见解,受到魏德迈的重视。他想,如果能抓住国内这股情绪,又能抓住美援,他是可以干一番更大的事业的,绝不至于在这里长坐冷板凳。李宗仁正在想着心事,谋划自己的前程,忽然副官来报:“北平市何市长来见!”
  李宗仁一听说北平市市长何思源来见,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大事,为了表示他与教授们亲密无间的作风,他便命令副官:
  “请何市长来这里一同用餐。”
  何思源跟着副官急匆匆到大厅来见李宗仁,他见在座的全是北平有名的教授,心中更加着急了,他向李宗仁说道:
  “李主任,据我得到的消息,全市大、中学生今天又要举行大规模的游行示威,你看怎么办?”
  李宗仁笑道:“看你急的,我还以为发生火警把故宫烧了哩,学生们要游行,让他们游不就是了。”
  何思源一怔,忙说道:“有人已经向我报告,说驻北平的特务机关这次可忍不住了,他们正在准备行动!”
  李宗仁问道:“他们如何行动法?”
  “各重要街口现已埋伏大批便衣特务,他们准备以手提机关枪来对付游行的学生。”何思源说道。
  一众教授一听特务机关要用武力镇压手无寸铁的学生,既愤怒又担心,齐声向李宗仁要求道:
  “李主任,你一定要制止他们,绝不能重演‘三·一八’惨案呀!”
  李宗仁霍地一声站起来,斩钉截铁般地说道:“诸位放心,只要我李某人还在北平,谁也别想向青年学生开刀!”他走过去,一把抓起电话筒,给北平行辕第二处处长马汉三打电话:
  “马处长,你立即到公馆来见我!”
  不久,马汉三来到。他长得横眉竖眼,一脸横肉,北平人都知道马汉三是吃什么饭的。他虽在李宗仁的行辕任第二处处长,但却直接听命于军统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