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桂系演义-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明,但蒋介石的目光却很锐利。他见汪精卫启用的这三个人都是和汪关系极为密切的人物,而汪要蒋把湖南地盘给唐生智,广西地盘给俞作柏,广东地盘给张发奎,这岂不是汪用蒋的官和钱去为自己夺地盘么?桂系垮了,两广和湖南却落入汪精卫之手,到时汪跑回广州另树一帜,组织一个政府和蒋介石对抗,到头来吃亏蚀本的还是蒋介石,好处都让汪精卫捞走了。蒋介石如何肯干这等事。他沉吟片刻,说道:
  “张发奎那边也很重要,汪先生能使张从江西出兵,与唐生智两路攻取湖北,由俞作柏在内部策应,桂系军阀垮台是可以断言的。那时我也能早卸仔肩,由汪先生来负党国的重责。只要桂系垮台,全国统一,我心愿已足。”
  “两广唇齿相依,如果张向华不进入广东,桂系老巢是无法摧毁的。”汪精卫坚持道。
  蒋介石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但却决不能让张发奎率第四军再次入粤。因为广东问题,他正在策划陈铭枢、陈济棠、陈策等“三陈倒李(济深)”他准备采纳汪精卫把李济深诱骗至南京软禁的建议,然后以和他早有关系的陈铭枢及刚暗中拉过来的陈济棠取代李济深,这样广东便可在他控制之中,如果把张发奎放回广东,那岂不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但他又不能明白跟汪精卫说,只是说道:
  “汪先生有所不知,冯玉样屯兵信阳和徐州一带,在我们和桂系发生冲突时,他必持中立态度,坐观成败。如我们胜了,他直取武汉,比我们快,如我们败了,他直下南京,又比桂系快。因此,只有要张发奎率军进逼武汉,才有速胜的把握。”
  蒋介石还价至此,汪精卫也不好再坚持要价,交易便这样定下了。汪精卫亲自写好三封信,派人到香港送交陈公博、唐生智和俞作柏处,告诉他们“大有可为”。不久,唐生智秘密到了天津。俞作柏也由香港到南京晋见蒋介石,蒋即委任俞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上将总参议,要俞即赴武汉策动李明瑞等桂军将领倒戈反李、白,为了帮助俞作柏进行活动,蒋介石又派侍从副官郑介民、李国基前去武汉暗中协助。
  蒋介石自从得了汪精卫献的“灭桂策”之后,心里喜之不胜,每日都在听候唐生智和俞作柏的消息,又在暗中指使陈铭枢等“三陈”加紧在广东进行“倒李”的各种准备活动。各方进展都较为顺利,似乎那可恶的桂系灾亡只是弹指间事了,蒋介石心里更为兴奋。每天,他都要驱车去紫金山下,视察孙总理陵墓工程,只待桂系灭亡,冯、阎俯首,他便要亲自北上,到西山碧云寺去恭迎孙中山的灵榇南下,奉安于紫金山麓的中山陵。原来,自孙中山灵榇移厝于碧云寺后,国民党中央即遵照总理遗嘱加紧在南京紫金山麓营造中山陵,工程设计及施工均由年轻的建筑工程师吕彦直主持。
  国民十五年一月十五日开始炸山填土,三月十二日在孙中山逝世一周年之际举行了陵墓奠墓典礼。第一期主体工程完成之后不久,工程师吕彦直积劳成疾不幸英年早逝,陵墓工程主持人只得由另一工程师范文照继任。这天,蒋介石来到工地,由墓道拾级而上,只见孙中山的陵墓位于紫金山第二峰中茅山之麓,左临明孝陵,右临灵谷寺,墓室在五百四十公尺的高坡上,自下仰望,极为崇高,整个陵墓呈一大钟形。吕彦直的设计图寓义深远,他把整个中山陵设计成一个象征警世的木铎。木铎乃是我国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用的木铃,又用以比喻宣扬教化之人。《论语》日:“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是古代的“木铎”,孙中山是近代的“木铎”。中山陵以木铎为象征,表示“天下皆达道”之意。
  “天下皆达道!”
  蒋介石一边端详雄伟无比的中山陵,一边琢磨着这句话,他很欣赏吕彦直的才干,只可惜这位天才的建筑师死得太早,不然,蒋介石也要请他为自己百年之后设计一座“中正陵”的。虽然蒋介石才四十出头年纪,就心存为自己修陵墓的打算,看来似乎荒唐。但是,历史上的哪一位皇帝,不是在一登上皇位之后,不管年纪大小都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寝了吗?这有什么奇怪的!
  “使天下皆达道!”
  蒋介石又嘀咕了一句,他仍然十分赞赏吕彦直的天才,把中山陵修建成一只巨大的木铎。而这只“木铎”,如今正好握在蒋介石的手里,他只要一摇动,那警世的铃声便声震天下,他要用这只“木铎”,去教化世人,去施行政令,去收降冯、阎、李、白。这只木铎真是太伟大了,太神奇了,太神圣了,简直象观音菩萨手中拿着的那只净瓶儿。蒋介石越想越高兴,忙命待从副官去把工程师范文照请来。
  “范工程师。”蒋介石亲切地笑道,“陵墓工程何时才能全部竣工?”
  “全部工程已完成,目前正在清理施工现场。”范文照答道。
  “嗯,很好,很好!”蒋介石点头道:“一俟准备就绪,党和政府便要为孙总理举行隆重的奉安大典!”
  早在去年六月十八日,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百四十七次常务会议,便决定派蒋介石到北京碧云寺祭灵,并由蒋斟酌情形,决定移灵事宜。随后又派孔祥熙去碧云寺灵前谨敬省视。年底,国民政府派出林森、吴铁城、郑洪年三人为迎榇专员,并从德国专门购买了价值两万元的紫铜棺作正式下葬之用。本来决定民国十八年一月一日为奉安大典之日的,随后又改定为三月十二日,孙中山逝世四周年纪念日进行。蒋介石对此,作了一番精心安排,他对在碧云寺哭灵时受到冯、阎、李、白等人嘲弄奚落一直耿耿于怀,为了不再受他们的气,他决定在这次隆重盛大的奉安典礼上,将冯、阎、李、白拒之于外。同时,为了巩固他的地位,实现真正的统一,他正在实施消灭桂系的计划,他要在消灭桂系,慑服冯、阎之后,再到北平恭迎孙中山灵榇南下,安葬中山陵。因此,他授意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以总理奉安大典,国家体制攸关,而原定日期嫌促,筹备虞有未周,未可简略从事为由,将奉安大典展期到六月一日。
  “到了那时,嘿嘿!”蒋介石十分得意地冷笑几声,到那时李、白不成阶下囚,也变亡命客了。冯玉祥和阎锡山桂系土崩瓦解,还敢再乱动么?他们只得老老实实地服从中央,否则便步李、白之后尘!
  蒋介石由中山陵巡视归来,便接到俞作柏派人由武汉送来的情报。据俞报告,桂军嫡派将领李明瑞、杨腾辉、黄权等有服从中央的意思,但如中央大军不向武汉进逼,便无法举事了。蒋介石看了报告,这才着急起来。原来,蒋介石虽已命令刘峙、顾祝同暗中做好西征准备,但如明火执杖向武汉进军,师出无名,很有可能激成事变,不但桂系坚决反对抵抗,亦将使冯、阎恐惧而倒向桂系一边,再则李济深尚未上勾,此时便大军压境,也将有打草惊蛇之虞。怎样才能“名正言顺”地讨伐桂系呢?蒋介石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他忽然猛省,汪精卫献的“灭桂策”,象一只封闭严密的炸药包,汪精卫只向他出售炸药包,而没有出售导火索,如果没有导火索,不管你扔出去威力多大的炸药包,也伤不着桂系一根毫毛。想到这里,他即命副官长去把汪精卫请来。可是,副官长回报:
  “汪先生已于上周末到上海法租界渡假去了,至今未回。”
  “娘希匹!”蒋介石骂了一声,他气得真想派人去把汪精卫杀了。但是,现在杀汪精卫一点好处也没有,他不仅拿不到那关键的“导火索”,而且还会引出一系列麻烦来。汪精卫既然已到上海不回,必然是想以这根“导火索”向他索取更高的价钱。蒋介石曾听宋美龄说过诺贝尔的故事。诺贝尔发明炸药,但却让其他厂家仿制,他则专事垄断导火索的生产,以此获得高额的专利。现在,汪精卫居然把诺贝尔的手段用到政治上来了,可见其用心之深,设计之巧矣!蒋介石毕竟是个精明的买主,他立即乘上专车,到上海法租界找汪精卫去了。
  却说汪精卫自从向蒋介石献了“灭桂策”之后,见蒋对他虽然谦逊推崇备至,但却并没有把党权实际交给他,而蒋拒绝张发奎率部图粤,更使汪怏怏不悦。他知道蒋介石是个言而无信之人,这一回,蒋照例也是把他当作一个临时工具用用而已。因此他献过“灭桂策”之后,在南京住了几天,觉得百无聊赖,便托病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