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桂系演义-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五回 背水攻坚 蒋介石南昌受挫 一鼓作气 李宗仁德安克敌
  位于南昌西南百余里的高安,是座蕞尔小城。正值深秋时节,天高气爽,枫叶残红,在萧寒钧移色之中,小城却不同寻常地透出一片勃勃生机。街上到处是颈项上佩着红、蓝、白三色布联成领带的北伐军,商绅、市民、学生熙熙舞攘,前来慰问远道而来满身战尘的党军。在城外一条铺满枫叶的石板小径上,传来一阵笃笃笃的军靴磕地声。总司令蒋介石和参谋长白崇禧,正沿着石板小径漫步,在他们身后不远,两名佩着驳壳枪的卫士在慢慢地跟着。在武昌城下攻城失败时,蒋介石突接朱培德由醴陵发来的告急电报,报告孙传芳兴兵入赣大举西犯。蒋介石见形势紧迫,即令四、七、八军继续留鄂攻打武汉三镇,他则偕白崇禧率刘峙师急赴湘赣边境亲自指挥北伐军入赣作战。入赣初期,作战尚顺利,在江西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北伐军第二军和第三军进占萍乡、安源,第六军攻占修水,第一军之第一师占领铜鼓,九月十八日,第六军和第一军第一师攻占高安,溃敌向南昌方向逃窜。次日,第六军第十九师得到南昌城工人、学生及警备队的响应,全歼守敌,占领南昌。蒋介石于九月十九日抵萍乡,二十二日设总司令行营于宣风。二十六日,蒋介石前往新籴督战。孙传芳见江西大败,急谋后攻,亲自挥指三路大军向北伐军反扑。北路由武穴渡江进攻阳新,应援吴佩孚,中路由赣西北的武宁前进,夺取湖北的通山,切断北伐军第四、七、八军之后路;南路反攻南昌,得手后向高安前进。为配合攻夺南昌之战,孙传芳严令卢香亭部和郑俊彦部南下增援,又令邓如琢部回师北上,夹击南昌之北伐军。孙传芳此一着棋,也确是厉害,不仅可解武昌之围,而且能重新夺回南昌和江西被占之地,最后将北伐军逐出湘、鄂、赣各省,他便可称霸东南和华南,长江流域及华南诸省尽可入其彀中。孙传芳正在调兵遣将之时,占领南昌城的北伐军第十九师和第一军第一师,疏于防范。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王柏龄进占南昌后,得意忘形,在孙传芳南北两路大军的进逼之下,竟置军情于不顾,整日在妓院里寻欢作乐,敌军骤至,军中无主,全师被打得溃散,师长王柏龄害怕蒋总司令追究罪责,逃往后方藏匿不出,党代表缪斌亦“下落不明”。在敌军优势兵力的夹击之下,第六军军长程潜被迫率第十九师自南昌突围,全师几至覆灭,急迫之中,程军长“割须弃袍”,在混战中只身逃至奉新。孙传芳遂于九月二十四日重夺南昌城。敌占南昌之后,即分兵追击撤往赣西的各路北伐军,孙传芳洋洋得意,电令北伐军四十八小时内撤回广东。蒋总司令闻报江西战场大败,急令在武昌围城的李宗仁率第七军自鄂城、大冶一线入赣作战。第七军入赣之后,孤军作战,势如破竹,勇挫孙军北路。西路方面,朱培德率第三军在高安至新建间的万寿宫重创孙军精锐郑俊彦部,直逼南昌。此时,第四军和第八军经四十余天围城之战,已将武昌攻破。蒋总司令见湖北和江西两战场大有转机,遂偕参谋长白崇禧到高安,亲自指挥攻夺南昌之战。部署既定,这一日,蒋总司令和白崇禧饭后步出城外散步。
  “健生,依你之见,上次我军在南昌战败原因何在?”
  白崇禧与蒋介石并肩走着,随口答道:“既有第六军孤军深入之因,又有王柏龄师长疏于防范之故。”
  蒋介石一听随即骂道:“茂如①这东西,非将才也,坏了我的大事,现今虽失踪,一旦察实下落,我要重办他!”
  ①王柏龄字茂如。
  白崇禧听了不禁心中暗笑道:“你的嫡系部队中,又有几人堪称将才的呢?”但他却不露声色地说道:“胜败乃兵家之常事。”
  蒋介石见白崇禧如此说,心中还算满意,便又问道:“这次我军攻打南昌,军事会议上你为何一言不发?”
  白崇禧淡淡笑道:“总司令之决心已下,我不便在会上贸然说话。”
  “现在只有你我二人在此,有话尽可说吧。”蒋介石望了白崇禧一眼。
  “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也!”白崇禧又重复了自己方才那句话。其实,对于蒋介石这次到高安来亲自指挥再夺南昌,白崇禧心中早已闷着一肚子的意见。还在武昌城下的时候,他就不同意蒋介石采取硬攻的战法,这次老蒋又搬用在武昌城下的那一套来打南昌,而南昌城垣与武昌一样都甚为坚实,且隔着一道苍茫的赣江,经敌前渡江方能发起攻城,我军渡江后即面临屯兵坚城之下,背水攻坚的不利处境,蒋介石此举,实犯兵家之大忌。白崇禧鉴于武昌城攻坚的挫败,实不赞成强攻南昌,再受一次惨败。但他见蒋介石对此次夺攻南昌的心情较之攻武昌更为迫切,态度也异常坚决,且亲自调兵遣将部署进攻,他当参谋长的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因此,他是闷着一肚子气,在军事会议上干脆一言不发,让老蒋在南昌城下碰个头破血流再说。毋庸置疑,白崇禧在军事上堪称“小诸葛”,指挥作战,每有卓越的见地,打起仗来,神出鬼没,出奇制胜。不过,若说在政治上,他就称不上“小诸葛”了,他缺乏政治上的远大目光,没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豁大的胸怀,他的政见,乃脱胎于春秋齐桓、管仲的韬略和向往他们的王霜之业。在这大革命风潮铺夭盖地,工农大众“打倒军阀”、“打倒列强”,要求翻身作主,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站在时代之前列,引导着大革命的潮流滚滚向前之际,他的思想,他的政见,却是格格不入。在他身上,远见卓识的军事才能和大大落后于时代的政治见解,既矛盾又和谐地体现出来。也许,蒋介石正是发现了白崇禧这一不同寻常的特点,才破格摧升他为总参谋长,蒋介石虽在军事上平平,在这方面却有其过人之处。因此,这次进攻南昌,白崇禧只窥见蒋介石军事上必遭失败的结局,而对蒋介石急于攻取南昌的政治意图,却一时察觉不到。原来,蒋介石在武昌城下不顾代价地下令硬攻,一是出于孙传芳在江西即将有所行动,以速攻下武昌再集中兵力打孙传芳,更重要的则是他要把这华中重镇武汉控制在手上,免得让唐生智染指。因此在武昌攻城之前,他已内定刘峙为武昌卫戍司令。不想,攻城失败,孙传芳又大举西犯,他不得不从武昌赶到江西来指挥作战。他忖度,唐生智有第四军、第七军和第八军的力量,武汉三镇迟早必破,到时唐生智坐镇武汉,拥有两湖,如果国民政府再迁到武汉去,那么他将失去很大一部分权力。因此他急于打下南昌,好有个立足点,到时请国民政府迁都南昌,进军江、浙,再捣南京,他尚可执国民政府之牛耳,以总司令身份号令四方。在程潜、王柏龄攻下南昌后,蒋介石曾喜形于色,准备迁总司令部于南昌。不料,程潜、王柏龄旋为敌所败,使他顿失重心,他之大骂王柏龄“非将才也,坏了我的大事”,白崇禧除了王柏龄坏了战局“大事”外,当然不能知道蒋介石的“大事”除战局之外,还有政治上的大事哩。现在,武昌方面,由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亲自担任攻城总指挥,已将围困四十余日的武昌城攻破、俘敌刘玉春、陈嘉谟以下一万二千余人,至此,北伐军基本上实现了消灭吴佩孚主力,占领两湖的战略目标。对于这一重大胜利,蒋介石却是忧多于喜。因为随着武昌的攻破,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的威望不断提高,唐生智的实力迅速扩大,而使他最不放心的乃是正在巴黎蛰居的政敌汪精卫即将启程回国之说,这一点,甚至连蒋的亲信、副官长张治中也预见到了。张治中曾向他说:“我们现在拿下武汉,是不成问题的,但拿下武汉以后,对于这一个复杂严肃的局面,现在应该加以注意与准备。我的意思,最好还是邀请汪精卫回国,帮助总司令来料理这一个拿下了武汉以后的局面,并可促使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蒋介石皱着眉头,不置可否地哼了两声,张治中又道:“假使我们不欢迎他回来,他自己一定也会回来的。”蒋介石一想起这些,便心烦火躁,恨不得马上拿下南昌,到那里去发号施令,不然,他这位总司令将会变成什么角色呢?
  蒋介石见白崇禧仍不愿发表意见,知他心内对此次攻打南昌必持有不同看法,但大计已定,也不由白崇禧再来“参谋”了。不过,对于能否攻下南昌城,蒋介石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