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翼鹰扬-第8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灭绝式打击”的权利,先期动手!所以,与其我们长久防备,不如让某些人跳出来,给他来个一劳永逸!”
这一次麦克。郎的建议使在座的均为之侧目,他根本就没打算维持中华联邦表面的稳定,而是把军方的屠刀举起,就想看看中华联邦各在野党派,有没有不长眼的人站出来。
军方的这个宪法法定的权利,在于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为前提下的各政党和平竞争的这一根本原则。无论如何,也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分裂领土与主权。
而且,恐怕麦克。郎所说的这些话,意有所指,他指的是谁呢?
59章 不长眼的
从上一章,各人对于应对危机不同的方法,大家应该就看得出来,他们各人想法的区别。
作为从小在美国长大的麦克。郎,作为世界首富的想法与其他人的看法并不相同。李石曾与顾维鈞的想法从某种角度而言,是一种较为保守与稳妥的方法。
但麦克。郎并不喜欢,虽然唐云扬的“遗书”中表明“稳定高于一切”。但在他的眼中,表面上的稳定并不值得刻意维护。
而中华联邦建设、发展的根本性稳定在于——在法律规则下的和平政党政治,才是他需要不惜一切手段维护的“稳定”,就算是为此目的,大杀四方,他依然不会有丝毫手软。
大约商人们的看法总会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一致性,麦克。郎的话音刚落,一直没说过话的南希。格林开口了。她的话,实际代表了大多数企业家的看法。
“在危机来临时,任何一种出卖中国任何利益的手段,就间接的影响着商界的诚信!作为一个经济发展当中必须维护的方面,甚至这一要点比之表面稳定更应当受到重视!”
顾维钧理所当然应该支持麦克。郎,毕竟他才是未来自己的搭档。至于李石曾的考虑,虽然较为平稳。
但他显然把国内的某些在野党想得过好,如果这些家伙根本早就知道现在的事态,那么他们会做出些什么,还真是难以预料的事情。
的确,在这种时候真的有不长眼的人。
汪精卫,作为这时主要在上海及附近周边发展的中华革命党的二号人物,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信任。但我们知道,他始终是个不安分守己的人。
因为他得到了一个消息。
这里不得不说说另外一些人物,他们在本书之中从来没有露过面。当时俄罗斯布尔什维克的建国策略是,向全世界各个国家输出布尔什维克革命。
我们在德国基尔军港所谓的“水兵起义”中看到过他们的身影,我们在试图分裂中华联邦蒙古领土的叛国事件中,发现过他们的臭屁。
至于中华联邦,则完全没有渗透的余地。因为,为了支持世界布尔什维克革命,大多数俄国的追随者已经被送往美、英、法,等等欧美国家,前去学习。
不过,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层面,所以国内应该这样说——“余毒未尽”!所以,唐云扬失踪的消息,第一时间就被传到了上海,而且直达汪精卫的耳中。
前面说过,所谓的政治倾向,对于国家、民族而言往往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唯一的前提是,国家、民族的利益是否因为这种政治倾向而受到损失。
这也是联邦政府一直在宣传的,不承认任何与外国势力相勾结的政党建立的任何形式的政府原因。也是加入第三国际的布尔什维克人被送出中华联邦,不得不生活在“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几乎是所有人都明确的道理。
所以,就“不得志”的“中华革命党”与当时在世界上,因为所谓的“输出革命”而变得臭名昭著的第三国际有着某种紧密的联系。
这时第三国际带给其他国家布尔什维克的,是粗暴无礼的干涉。这是甚至俄罗斯布尔什维克后来自己也曾经批判过的——斯大林的“大国沙文主义”。
这时,这种指导方针,导致各国武力夺权的行动此起彼伏。实则,今天看来,这不过是为了瓦解当时西方国家对于俄国发动进攻的,一种总体战的策略或者说手段。
最后的结局上,西方各国因为国内的反战,而不得不离开俄罗斯。至于后来的苏联的百姓们是否幸福,这实在是外人说不清楚的。
不过我们看到前苏联今天的“解体”,大约也就会再次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了。
得到唐云扬失踪的消息,汪精卫的精神状态可以用欣喜若狂来表示。这时我们也就明白,与第三国际挂上的勾的人,实际正是中华革命党中的某些人物。
只是,这一点现在的联邦政府一点也不知道一切的阴谋与计划来自于何方。毕竟,知道消息的唐云扬与安妮。泰勒的去向完全无法说得清楚。
接受唐云扬的建立,前往上海发展的孙中山,在黄兴死后以前的政党发展纲领,使自己麾下的“中华革命党”与当时的“中华国民党”再次合并。
固然,以他们干预国家事务的能力上而言,并没有什么过多的手段。但在上海,这里原本就是黄兴领导下的中国国民党的基地。
尤其,上海相对江东其他地区,回到时联邦已经是唐云扬展开“和会之旅”的时候。同时,这儿由于是当时的殖民地及海运基地。
以商务及买办为主的上海,在后来中华联邦发展当中,并不能与建设了中华克虏伯与中华毛瑟的长春与武汉相提并论。这时全面的工业化及运输航空化的大潮下,再加上前期琴岛及科学城的发展吸取的大部分民族资金,使上海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先生来到上海,在黄兴病塌前,进行了两党合作的工作。终究,孙先生是中华革命的先行者。无论其间犯过多少错误,但总体来说,他是一个在行动的人。比之当时某些只知道混战的军阀又要好上一些。
随着中华联邦的建立,以及以上海为基地的中华革命党的奋斗,上海的发展窘境得到缓解。由于各国买办集团,不是被联邦国防军以帮会成员的名义绞死,就是由于殖民统治的消失而败落。
在这种情况下,新的进出口代理业务,遂成为上海的主要商业服务项目。随着时间的延续,上海东方明珠的桂冠依然闪光。虽然,这并不能与有整个东方首都及科学之源的琴岛相比。
但在中国其他沿海城市的对比之中,更加璀璨起来。在上海的经济取得复苏之时,中华革命党中的部分人员对于他们的位置不那么满意,这里面就包含有汪精卫及与他“志同道合”的某一群人。
与孙中山不同的是,他们认为中华革命党如果想要在国家事务当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就需要某些强有力的国际力量的支援,这就是当时国际社会布尔什维克运动风起云涌中的弄潮儿——“第三国际”落入到他们的眼中。
汪精卫作为这时中华革命党中的二号人物,是颇有些威望的。他现在面对孙中山的时候,已经不像过去那般模样。
“先生,我们刚刚听到一些消息,唐云扬在俄罗斯战场上失踪了!”
说话的时候,他悄悄看着孙中山的脸色。
汪精卫对于孙中山可以同意自己的计划并不报多少希望,他只是想看看对方的反应。
果不出他所料,孙中山的眼睛猛然睁开来,可见他内心之中的吃惊,一点也不比汪精卫预测的差。
“你说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汪精卫虽然面孔上依然是一付毕恭毕敬的模样,然而骨子当中已经完全不信任对方。在他的心目当中,孙中山从日本回来之后,已经不是那个昔年敢想敢干的领袖人物。
“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先生,我们预测当唐云扬失踪之后,原先依靠他强力的手段捏合在一起的中华复兴党恐怕会出现分裂,据我们得到的消息,他们内部同样因为某些事物而分为几个派别,在这个时候……”
孙中山炯炯之目立即盯在这个现在还不那么胖,刚刚有些虚肉的脸上。突然之间,他感觉自己把这个一直看起来忠诚的人提拔起来,似乎不那么妥当。
“季新,你似乎有些什么好想法,有的话说出来大家讨论一下。现在这件事还不知道真假,另外你得明白,中华联邦现在还有一支使西方各国也为之胆寒的强大国防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或许……”
汪精卫这时稍稍躬着的身体,突然之间直了一直,那双眼睛仿佛两柄利剑一般紧紧盯着孙中山已经渐渐显了老态的脸庞。
“先生,或许正是我们待机而动时,只要时机具备一切都可以成功。现在我们唯一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只要时机一到的话……!”
孙上山微微一笑,上唇花白的一字胡须似乎也舒展了一下,仿佛一个长者在安慰性急的青年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