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翼鹰扬-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批被洋行买走的布匹与粮食最终将被运往欧洲换来英镑与法郎,而这些钱又从日本换来大宗机器,扩大这些“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设备,进一步扩大出口。
这就是被一些人一直到吹嘘到今天的所谓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段,由于欧洲列强在进行着战争,使这些工业强国无一不所自己的工业力量整合起来,投入到总体战的搏击当中,欧洲工业品向亚洲输出减少,造就了这所谓的黄金时段。
在中国从1915年到1922年期间,纱厂的数量及钞锭数量增加了两倍,面粉厂由战前的四十多家增加到120多家,这些所谓的发展被人大赞特赞,大书特书,仿佛这八年真的挣满了黄金一般。
这种把无知当的沾沾自喜一直保持到1937年,日寇入侵的时候为止。直到这时,在中国如同走马灯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政治精英”们才发现,中国所制造的布匹、面粉最终不过使中国成为人家的侵略目标而已。
中国甚至没有能力制造飞机与舰艇。
这只证明了一点,财富抵御钢铁制造的武器,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上,趁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后八年,几乎没有一个“政治精英”想到将投资引入到富国强本的基础工业,事实上除了争权夺利之外,这些所谓的“政治精英”又会做些什么?而中国的政治舞台之上一直活跃的是这样的“政治精英”,那么中国还有希望吗?
反观日本,在缺乏欧洲工业强国的工业制成品的竞争之下,完善了自己的工业部门,着重发展的是制造工业,最终他们的飞机、航母被用来侵略中国。而完善他们工业体系的大部资金就来源于当时中国的绵纺织来、面粉业所谓的黄金发展时期的机器购买。
换句话说,中国人自己养肥了身边的狼崽子,而中国当时哪一个提得上名号的所谓“政治领袖”看到这一点,来证明他前瞻性的目光?
只有在日寇飞机临头之时,扔下的炸弹,军舰上射出的炮火临头之时,才证明了他们除了是一个心肠残毒、肮脏的政客之外,还完全是群建设国家的白痴。
换句话说,就算当时军阀混战、政局不稳的局面,不可能在全国展开建设,那么自己地盘里的建设如何?如果论及这一点,也只有山西军阀阎西山的作为,比之其他军阀、政客的作为要好得多。
“没有建设,就依然不是革命!即使打了个革命招牌,依然还是愚昧的革命!”
一位身上穿了件薄薄风雨衣的青年,他站在刚刚靠岸的来的,来自巴达维亚驶货船的甲板之上。敞开的风衣表明他非常享受海风的冰冷,炯炯双目对于眼前看似繁华的大上海没有一丝一毫的兴趣。
他就是奉唐云扬的命令,率领一小队人员回国招募华工与学生的李志成。
目光所及之处,除却那些背着棉布大包的,在踏板上一摇一晃登上轮船的苦力,其余是衣着光鲜的,执着文明棍富商大贾,对于这一切,李志成那黑洞洞的仿佛古井一样的眼睛一波不扬,对于这些代表着中国工业实力的家伙根本丝毫都看不到眼中去。
胸膛之中,却翻腾着唐云扬对他说过的话。
“青年,只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在适合环境之中进行努力奋发的建设工作,创造出大量的财富,这才是中国现阶段需要的唯一方向,前提是有足够的法制、自由来规范社会的发展方向,确保他们不会陷入到勾心斗角的混蛋旋涡中去,这才是当务之急!”
众所周知的是,在中国唾沫可以淹死人,善拍马匹居然也会成为学问。专心一致搞技术、学术的人在社会之上永远不如只会钻营而胸无点墨的“能人”吃香。到了今天居然被扭曲之后,强加到营销学的“人际关系”,就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其可笑程度实在不亚于以前曾经发生过的“处女卖淫案”一样。
“归根结底,这种勾心斗角的原因,无非在争夺利益的分配,无一不围绕着地位、名望。而那些所谓‘能人’不过就像‘皮条客’一样。善于钻营的、还有这种‘皮条客’将来都是我们回国之后,要使用铁腕彻底铲除掉的人群。当然不是杀光他们,铲除的手段就只有那些你招募来的青年,完成大学的学者们才能拿出妥善的办法出来!
所以,我的兄弟,如果说起来,所有一切人的职责当中,就只有你的职责不但关系到我们党的发展,也关系到未来中国将向何处去!”
望着寒冷的,仿佛很繁华的上海,李志成摇摇头,这里不是他工作开始的地方。
2章 归来游子
码头上管事的苦力头点头哈腰的上了来自巴达维亚的货船,未语先笑。这是老规矩了,只要和船上的老板搞好了关系,拿下这活作为包工头,他不就可以多抽些头子出来。
“不,我们不要你的车,我们也不用你的马,别在这儿碍事!”
穿着同样绿色风衣的人说出来的是纯正的中国话,苦力头心中非常后悔,他以为这些人是日本人,所以上就是前一句日语的“您好”还外加鞠着躬来了句“请多多关照”,结果换来的是一顿怒骂。
“滚一边去,离我们远点!”
这就是他得到的回答,其实苦力头心里能理解。现在有相当多的人为了日本人赖在山东不走而心里有气,更别提还有个让一些中国人叫骂个不休的“二十一条”。
码头管事的人觉得挺委曲,他觉的这些事和他没什么关系。这不过是生意罢了,只要给钱,哪国人的货不是拉,哪国的大爷不是侍候!至于二十一条,似乎和他这不老百姓没什么关系!
相比这下,中国人的怒骂管带,码头上管事的苦力头挨得少,不过在那些洋鬼子跟前挨得不是骂
“老板,恕我个眼拙,认错了人。怎么样老板,您这货可是运哪去呀,瞧您这件货可不大好运哪!”
可不是,庞大的方形木箱,沉重的座在甲板之上,看那光景可不是几个人能够运走的。虽然押货的也有十来个身上背着背囊,穿着浅绿色风衣的人物,据管事的苦力头看着,只怕也没那个本事把这东西运走。
另外,这十来个人也看得出来,不是什么苦力不可能去搬这些沉重的家什,他有把握能揽下这趟活来。
这时穿绿风衣的人里面出来的小伙子,看起来只怕就是这伙人的头领,他显出几分客气来。
“这位朋友,我们这些东西不用别人运,我们自己运得走!”
“这么大的箱子?看您的行李这么大件,想起来也是做大生意的人,您这样的大老板想必也不会可惜那几个苦力钱,”
按照苦力头的办法,一般的客人自然不会可惜这几个零钱,另外,要知道上海几乎所有的工作,全都控制在帮会的手中。从船上下到码头来,货物自然要经过他们的手,不然的话只怕他们也不可能安稳的走出这码头去。
虽然李志成以及手下一个班的特种兵全都在中国长大,但他们终究没有在大上海的码头上混过,并不知道码头上的渠渠道道。
“对不起,我们自己运得走,所以不劳您驾了!”
话说到这儿,苦力头的脸色变了,敢情这么不识相的人真少见,一看就是个没在码头上混过的,不懂得规矩。因此,是不是个好消息也是个好消息。不好在于可能揽不来活,好在于不懂规矩刚好讹他一讹一讹,也好让他长长见识。
大约是李志成的客气,还让他多了句嘴。
“老板,说起来您要一点面子都不讲得话,只怕码头上的弯子多,路不大好走,倒耽搁了您的事!”
“请您放心吧,我们的路我们自己会走!”
听到这隐含威胁的话,李志成心里不由一阵冷笑。
他也曾经听过,大上海在法国人的控制之下,明面上的繁荣背后,却是一些道上的人控制。而且这些人的势力极大,甚至某些地方的军阀也不得不卖他们的面子。
毕竟他们控制着大上海的海运码头,一些购自法国的武器装备也都是在这些码头之上上岸的。而且,这些帮会大多都有各国领事作为后盾,因此上海帮会的成长迅速,势力越来越庞大,甚至在上海的大多数事务当中担负起某种管理作用。
就如同这个小小的苦力头,在某种角度上讲他就是这个码头上货物运输的管理者,要不是这些穿绿风衣的人看起来稍有怪异,要不是这个行李箱大的得根本从没人见过,不然的话,他也根本不会来交涉一番。
在他们的眼里,码头之上的货物已经成了“落地生钱”的东西,不给钱,没什么人能从他们这里拿着货。
只是,这次他的算盘拨错了。
最先用吊车从船上吊下来的是一辆法军常用的,但已经改成橡胶充气轮胎的3。5吨卡车,另外还有两个分别为8轮胎的承重底盘。
接着,在轮船之上吊车铁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