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翼鹰扬-第18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只要失去了补充,中华联邦就会愿意坐下来与盟国谈判。到时可以联手使用除过亚洲东亚共荣圈之外所有,或者说大多数国家的力量,使唐云扬不得不回到谈判桌上。
相对于世界战略,这是一个赌博,赌唐云扬不会冒着真正毁灭世界决心,来得到这个世界资源的管理以及分配权。
在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心中,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在中华联邦委曲的邀请下,各国加入联合国。自然到时美、英、法各国国可以成为其中一个常任理事国,中华联邦很自然也是其中一个。
“对于这个世界来说,这是最好的前途!”
毁灭中华联邦,这是极不切实际的事情。但它过快的科技发展以及经济膨胀,已经引起了整个世界各国政府以及财团的担心。
“这恰恰符合了你们中国的一句老话——木秀于林必折于风!”
—————————————————————————————————————
“文学网,请阅读,支持作者创作”不笑生A群:35761481;邮箱:qljrjaaa@163。
—————————————————————————————————————
而在富兰克林。罗斯福心中,除过苏联之外,却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盟友,没有落到他的手中。那就是——日本!
虽然日本在中华联邦的强力压制下,进行了15年的挣扎。虽然这种挣扎不过仅仅只存在于个人的心中,但这并不是一种非普遍的心理。最少就美国人而言,这是一种可能。
倘若作为南亚军事同盟中,军队最多的国家,补充力量最充足的国家。日本的反水,将会使整个南亚军事同盟以及中华联邦陷入到最深重的危险之中。
毕竟中华联邦可以会忽略了日本人的反应,甚至有可能连他们的叛变都不会知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各国海军的大量战舰出现在日本及附近的时候,中华联邦就将会陷入到联军的空中打击下。
不过日本的事情并不急,毕竟得要苏联方面完全武装起来之后,使中华联邦明白,他的身边还有一个虽然不强大,但绝对非常麻烦的国家——苏联。
倘若苏联武装完毕,那么到时就可以一个个的减除中华联邦在海外的帮手,先从欧洲开始。荷兰王室的妥协,只要荷兰王室加入到对德战争,那么盟军就会取得欧洲的重要立足点。
另外一个要先开始动手的地方,就是意大利。倘若意大利的国王愿意收回自己的权利,倘若可以使那个不可一世的墨索里尼被架空的话,那么盟军的实力将进一步强大。
甚至,倘若能够获得以色列的支持,全世界同时向中华联邦和利益下手的话。可在这之前,富兰克林。罗斯福还有一个最难办,也最难以解决的力量,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中华会馆。
对于这个世间组织的注意,富兰克林。罗斯福自从成为美国总统之后,就一直在关注着他们的运行。其严密的组织,以及庞大势力,常常会使富兰克林。罗斯福感觉到担心。
但他明白,想要战胜中华联邦,不战胜中华联邦的海外华人,那不存在任何可能。这些事情,够他头痛的。不过事情总算在一步步的进行着,苏联加入战争,武装起来他应该拥有军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上帝保佑,不要出什么问题叫劲,只要不出问题,最终一个世界谅解下形成的联合国必然可以建立,当然美国……!”
3章 急速武装
的确,就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想法,并不是要毁灭中华联邦,因为没有必要拉着地球一块毁灭。但世界资源的分配权,不能掌握在一家手中。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富兰克林。罗斯福理解唐云扬的想法。因为中华联邦前身的那些所谓的“国家”,受到了近乎100年的**。对于国际社会丝毫没有安全感和想法,促使他们进行了这些事情。
如果按照富兰克林。罗斯福来看的话,中华联邦现在已经可以放慢发展速度,然后在和平的前提下,与各国一起共享这个地球。
不有不说,仅从表面上来看,他怀着一个美好的愿望。但倘若深刻一点,一探他思想的根源时,自然是一个受到中华联邦完全的尊重,甚至多少有些惧怕的美国为平等主体的国际社会,才是他的目标。
说白了庞大的经济利益动员起来的整个“反中联盟”都是美国与中华联邦平起平坐的基础。甚至大家可以把这看成是,一个老年的狮子王者,对于另外一个打算争夺王位的王者之狮的担心。
别说什么幼稚的想法,国际社会的政治斗争,就那么点根源,其实一点也不神秘。
解释了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想法以及此刻的世界大势之后,大家应该明白美国、苏联下一步的动作。只不过,富兰克林。罗斯福想来想去,也不会明白,苏联为何会刺杀那位俄罗斯的皇帝阿列克榭。
“我想苏联红军应该能够挡得住德国人的进攻吧!”
这是战争的第二天,富兰克林。罗斯福与乔治。马歇尔谈及苏联的局势时,说的话。后者的回答,显然不具备多少信心。
“我想大概可以吧,可是您看到了……”
说话的时候,乔治。马歇尔向一直播放着的大屏幕彩电摆了下头。上面正是古德里安他们批评苏联人的行动,极不专业的时候。对此,知道更多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并不担心。
他伸手把来自苏联方面的信息,递给了乔治。马歇尔。
“眼下苏联红军的预备役已经充分动员,他们正在使用一切交通工具赶向战场。如果可以的话,我们需要更多的运输工具。简单到自行车,包括飞艇、汽车、火车。我们的预备役人员在等着这些运输工具,迅速前进到战线上,以履行他们神圣的保卫国家的职责!”
与这份文化一起传来的,是来自约瑟夫。斯大林的一份资料。那上面“充分”显示着苏联全国动员之后,产生的新军队的数量,以及他们需要装备数量。
“这怎么可能,这不过是开战的第三天,他们就能征召到400万军人,使他们军队的数量多了一倍。”
“我看在这件事上苏联人做的不坏!”
富兰克林。罗斯福回答的时候多少有些高兴,毕竟当初对苏联援助的时候,美国军队包括政府里,许多人都不看好这个国家。可谁也不知道,户口制度以及国营工厂制度,预备役登记制度就造就了这一切。
当克林姆林宫通过一线通向全国发布了动员令的时候,所有的退役人员、青年团员、党员几乎全都在征召之列。只是后面两种人,暂时要稍等一下,在第一批动员的预备役人员到达战线并稳定住之后,他们会经过三个月的紧急军训,然后再被补充到前线的军队里。
而在前面,我们大略算过,此刻的苏联最少有将近1500万预备役人员。最初动员的400百万,不过是刚刚离开军队没有超过2年的军人。又由于他们第二梯队的制度,使得苏联可以迅速扩大,几乎达到一倍的军队。
这并不是神话,只不过富兰克林。罗斯福看到的数字,也包括了那些正艰苦的在道路上行走,慢慢走向集合地的士兵。所以前线的许多部队里,有着相当多数的空额。他拿到的东西,不过是以“半成品”状态,来预计的未来“成品”的部队。
“真没想到,苏联居然可以动员这么多人!”
听着乔治。马歇尔的叹息,富兰克林。罗斯福笑了笑。顺便替乔治。马歇尔解决了他的疑惑。
“这不奇怪,因为他们整个国家就仿佛是一个大军营一样。只要政府一声令下,那些被户口制度、国营工厂制度所管理的人,就必须前往报到。尤其是近一两年退伍的新兵,受过训练,又都年轻而又可靠。有了这个前提,初期动员可以达成这样的效果。而且我们还可以肯定,在未来,约瑟夫。斯大林还可以组织起更多的军队。唯一只有一点,我们只要能够提供足够的兵器、装备!”
直到富兰克林。罗斯福说到这儿,乔治。马歇尔算是明白了。美国库房里并没有那么多的武器装备,来供应他刚刚看到的,那个文件中所提到的所有装备。
“总统阁下,我想我们的盟国或许也可以提供一些准备,如果仅仅只靠我们的话……”
富兰克林。罗斯福对此摇了摇头,否定了乔治。马歇尔的看法。
“乔治,他们的武器系统与我们的略有区别,暂时来说他们的装备许多是我们在阿拉斯加生产的。可惜的是,我以前也没有想到约瑟夫。斯大林先生一下可以组织起如此庞大的军队,因此他们的武器装备缺额十分巨大。因此,我打算在那儿设立第二个完全生产苏联武器的兵工厂,可在这之前,他们还需要大量的坦克与飞机,而这些我们换装过的东西,还剩下许多。同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