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巨星攻略-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平常的一个人,眼神很平静,与自己交谈的时候,就像是真的与一个熟悉的长辈在交心一样。
要知道他上次见林枫,是他十二岁的时候,这个年轻人如此淡然自若与自己交流,没有任何的夸大其词与急迫的感觉,很难想象他连三十岁都没到,如果中影公司有这样的人,韩晓礼会毫不犹豫的重用的他。
韩晓礼嘴上却依旧是像平时聊天一样,若有似无地说:
“小枫,不瞒你说,其实现在是中国电影的困难期,国外大片一年十部,部部大卖,我们自己拍的电影却没有人看,我们中影也不好过啊,你也知道韩叔叔身边的人都不喜欢说实话,既然你今天来了,我也想听听年轻人的想法,你不妨就说说,从你的角度看,国产电影到底怎么样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如此专业的一个难题,韩晓礼当然不指望林枫能提什么有效的意见出来,只是他听出林枫话中来找自己帮忙的意思,想先堵住林枫的嘴,让他知难而退,像他这个地位的人,绝对不会因为私人的关系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林枫不慌不忙,抬了抬眼镜,平静地回答着看似深奥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有个粗浅的想法,我觉得中国电影现在最大问题不是在于国外大片的冲击,而是本身的题材与手法不够商业化,现在我们需要是迫切拍出老百姓想看的东西,而不是片面的强调对手的强大,依我看市场现在还远远没有饱和。”
在林枫的记忆中,1999年是内地电影市场开始繁荣的开端,从这年开始内地整体票房每年递增的速度超过了百分之二十五,远远大于人们的预期,那些美国大片依旧卖座,哈利波特,阿凡达们继续创造着新的票房纪录,却丝毫没有阻止国片票房的递增速度。
韩晓礼没想到林枫是有备而来,一下子来了兴趣,继续追问:“恩,那么说我们现在应该走香港电影的模式了?”
韩晓礼这个问题其实是非常刁钻的,提出学习香港电影的模式并不是一个有新意的路子,如果林枫回答是,韩晓礼会对此不以为然。
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有电影家提出要放弃纯艺术路线,用贴近观众口味的商业片,主要是当时香港影片冲击内地市场,很多人被香港电影的极度繁华,什么东方梦工场冲昏了头。提出要电影全面商业化,搞电影工业的市场经济。结果没过十年,香港电影大幅度衰退,到了新世纪,几乎找不到几部千万以上票房的电影了,世道惨淡的一塌糊涂。香港模式就再也没有人好意思在国内提起。
在业内人士的心中,香港电影的模式代表着急功近利,什么片子卖座,什么片子能吸引观众,所有人就一窝蜂拍一种类型,警匪片、黑社会片、恐怖片、搞笑片……把这些拍到无数多拍到烂的时候,观众也就再也不进电影院了,所以所谓的香港模式在业内已经被盖棺定论为是一个没有出路死胡同了。
林枫摇了摇头,把自己的意思解释了一遍:
“我知道在韩总的眼中香港模式是一个失败的例子,但是其实香港模式的电影在某一段时间内是非常成功的,现在的失败并不是因为香港模式的腐朽,而是看电影的观众们口味在逐渐的提高,欣赏水平提高了,自然对电影的要求就提高了。而香港电影是因为自身的急功近利而导致基础人才的流失,以致衰退,与模式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韩晓礼深深地点了一下头,若有所思地掏出了烟,继续听着林枫的分析。
“我认为现在我们中国电影,有两条发展的方向,第一是学习好莱坞电影的超级制作模式以规模宏大场面与精美的特效包装电影。”
这条路,韩晓礼不是没想过,现在张亿谋正在拍摄的英雄就是走这条路子,但是这种大制作的路子,并不是每部电影都能走的,微笑地点了点头:“那么还有一条呢?”
林枫往后沙发后面靠了靠:“电影界有句俗话,剧本为王,中国电影比特技最多只能跟在好莱坞的身后学习,但是如果用新颖的剧本,与创新的手法来,加上足够多的明星,我想就算没有特效,也必定是一部商业大片,我的想法是,就算是严肃题材的主旋律影片,只有剧本润色的恰当,一样能成为卖座的大片。”
“好莱坞的优势在于技术,而我们优势在于人,我们有大陆,香港,台湾乃是日韩的多不胜数的明星,起码在国内,刘天王的号召力并不亚于汤姆克鲁斯们,韩总认为有没有道理?”
听到严肃的主旋律大片,韩晓礼终于开始有些动容了。
第二十六节 各取所需
足够多的明星,足够好的剧本,两者相加组合成一部精美的电影?
韩晓礼在脑中构想着那些画面,不错,如果比电影技术,国内与好莱坞的差距并不是一朝一夕间能弥补的,但是在亚洲市场,华人明星的影响力却不输于那些欧美巨星,他们中影的成立之初的信条就是要立足国内,走向世界。
韩晓礼看着面前的这位戴着眼镜侃侃而谈的故人子弟,收起了之前的轻视的心态,林枫的话与他构想的前景非常的类似,但是远远比他的想法更加清晰,更加的有操作性,一个念头在韩晓礼心中一瞬间闪过。
“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如果把他笼络到中影,对于自己肯定是一个大大的助力。”不过韩晓礼一想到林枫那位难缠的父亲,又不自觉的苦笑起来,打消了自己的这个主意。
“韩总,这是我们顶尖公司写的剧本,你帮忙指导指导。”
林枫见时机已到,拿出了他早已准备好的三部剧本递了过去,这几个月来除了训练唐小惜她们,林枫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这三部剧本上,以前在潜伏在好莱坞的几年中,林枫深入研究过很多华语影视剧,凭借着自己的超强的记忆能力,与逻辑能力,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一点一滴把这些记忆中的剧本复制了出来,他不敢说比原本编排更加出色,但是也有自信超越目前这个阶段大部分的电影剧本了。
桌面上三个剧本封面的名字,分别是“集结号”,“风声”,“触不到的恋人”。
三部剧本中,“集结号”是以国共内战、朝鲜战争为题材的电影,改编自杨金远的小说《官司》,由金牌导演冯小钢执导,讲述主人谷子地为了挽回自己47个牺牲战友的烈士名誉,,讲述了一个小人物为了自己的信念而与命运抗争的故事,上映时引起了巨大的回响,2007年的时候这部主旋律的影片一举拿下了2。6亿的票房,成为中国影片史上第二卖座的影片,堪称口碑与票房双赢主旋律影片的最佳代表。
“风声”则是2010年出品,号称华语第一牒战巨著,讲述的抗日战争时期,因一汪伪政府的高官被暗杀,引起日军高度重视,日军头领怀疑伪军情报机关内五名官员有一个是内奸“老鬼”,这个“老鬼”极可能与抗日组织有亲密关系。为了找出“老鬼”,对五名官员进行了审问,全篇都留有谁是“老鬼”这个巨大的悬念,其精妙的故事情节,紧密的节奏,加上生动鲜活的多个角色,最终获得了1。75亿的高额票房,也是一部难得口碑与票房俱佳的商业大片。
最后一部则是“触不到的恋人”讲述一个穿越时空的爱情文艺片,也是票房与口碑都不错的影片,其中女主角与男主角通过一个信箱超越时空的恋爱剧情,被认为是时空剧里面逻辑与浪漫爱情结合的最佳的桥段之一,这样天才般的创意的剧本更是被好莱坞买去之后翻拍成美国版电影,算的上是文艺片的难得的佳作。
韩晓礼戴上老花镜,拿起风声这部剧本,自从打开第一页起就再没放下过,聚精会神的看着每一行字,作为一个老电影人,看到精彩的剧本就像是一个酒鬼拿到一壶美酒一般,绝对没有浅尝即止这回事,非得淋漓尽致地欣赏一番不可。
林枫看韩晓礼这么入神,知道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笑了笑与刘大海走出了办公室。
在走廊里等了不知道有多久了,有些忐忑地刘大海,不由好奇地问林枫:“林总,你是打算卖剧本给中影吗?不过依我看,想让唐小惜当主演,韩晓礼恐怕是不会答应的。”
以刘大海的阅历猜到林枫想让唐小惜当主演的心思并不难,不过韩晓礼真的会同意让唐小惜主演吗,虽然她现在知名度不错,外形也没的话说,不过电影就是电影,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拍的,当个小配角也许还行,但是主演却是票房的保证,韩晓礼怎么可能会用一个没有经验的人担任主角。
林枫抽了一口烟,淡然地笑了笑:“韩晓礼当然是不会答应的,他只会看中我给他两部剧本,再说以中影的惯有强势是不会让他们公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