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嗜血的拳头-第2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都市报的第一版做得很有点与平时不太一样,最大的主标题竟然是关于昨晚的晚会——一对玉女传扬“中国人”,下面是叶映晴、董妮合唱的舞台照。
当天,几乎所有日报都是用很大版面报道了前一天“六一慈善晚会”的情况,当然,重点各不一样,像都市报那样“出位”的,还是独此一家。
都市报那时候也是刚成立一年多,还算不上一家主流大报,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报刊市场拼杀出一条血路,喜欢剑走偏锋,那时候他们主攻娱乐,号称要做中国最好的娱乐报纸。这个很偏的定位相当成功,都市报果然很快如他们的宣传口号一样,做成了国内数一数二的娱乐性日报。至于都市报后来在做大做强后,宣传的口号变成了“做中国最好的报纸”,当时正在主抓娱乐的老总们,其实也是没有想到的的。
有梦想是好的,没有梦想就像咸鱼一样。对于一般人老说,如果梦想太高,就成了空想。
幸亏叶映晴这个抄袭者不是一般人,根据曾经存在的真实历史,稍加利用,便一夜成名了。
林华是都市报的娱乐记者,在看过那晚的演出后,她与很多同行一样,断定叶映晴肯定会出名。不过作为平面媒体的记者,不如电视记者那样有影像优势,所以那晚他并没有像其他记者一样守侯在外面苦等。
面对同样的新闻素材,要做出与其他媒体不一样的报道出来,就需要从角度上入手,从其他人没有想到的视角插入,对报纸新闻来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林华在当晚的演唱会还结束后,就匆匆赶回报社赶稿。
写完这个新闻性的报道后,她马上动用关系,打听叶映晴的情况,她决定做第一个把叶映晴这些资料爆出来的记者。
第一个,总是能得到不错的回报的。
这叶映晴不是突然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他有家人和亲戚朋友的。
林华通过公安局户籍管理科的同学,很快找到了叶映晴的资料。
可是叶映晴的身份,还是让林华小小的吃了一惊,叶映晴竟然是不久前失踪企业家叶能华的独生女儿。
林华根据职业敏感性,马上觉得这个一个可以大作一笔文章的重磅的娱乐新闻。
于是,赶紧联系了几个同事,采取了分头行动,决定当晚就做一个大大的“叶映晴”出来,这个时候,已经名气不小的董妮,反而不是他们的重点考虑对象了。
蛇足 第二十三章 UFO一样失踪和出现
 更新时间:2009…2…19 12:27:29 本章字数:2727
这些娱乐记者知道深夜采访是不礼礼貌的行为,也肯定会被当事人拒绝,便忍住了马上大作一笔的冲动。只是在当晚的文章里,稍稍透露出叶映晴的一点身份线索“什么的叶映晴是富家女,从小成就优秀,还患过严重的心脏病,但是之前小时了一段时间,再次出现后,就身体完全好了……
把这些零碎的文章组织好排版后,大家都觉得很满意,但又觉得还缺少点什么。
娱乐版的分管副总编当天正在值班看稿签字,他看到整个版面的排版后,想了想,突然说,我知道还缺少了点什么了。之前不是有UFO爱好者认定叶能华是被外星人掠走的吗,现在这叶映晴曾经被权威专家判过死刑的心脏病也突然之间就好了,这不是有点古怪吗?如果把这些都往UFO上做出联系,是不是很有震撼力?
……
大家都觉得这个点子好,又各自补充了一些想法,于是第二天出街的都市报,除了在第一页做的重点标题是关于董妮与叶映晴外,在专门的娱乐版,还做了两版关于董妮与叶映晴的详细报道。
这两版对昨天的晚会报道写得很少,仅仅两百多字的概括性描述。
真正吸引读者的,是那晚才出现的叶映晴,这个人之前几乎不是公众人物,老百姓也不知道她是谁。都市报的这个关于他的专版就有她的详细资料,包括出生年月、小时候的一些特殊经历,曾经患过被宣判死刑的心脏病,还有她的父亲就是最近失踪的著名企业家叶能华等等,最让人无语的是,有一个家伙,说从此之后就是叶映晴的粉丝了,那首《中国人》彻彻底底、完完全全、的的确确……地打动了他,其中对叶映晴的称赞之肉麻之疯狂也是少见得很,如果只是看到这些称赞,读者只是觉得这个人可能追星追得没了理智而已。但是那个人随即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他是个UFO爱好者,他发现叶能华的失踪与UFO有关,而叶映晴这个心脏病的离奇康复说不定也可能与UFO有关……
那天,都市报早早就卖断了市,得到这个消息的负责人,马上召开了特别会议,又在中午时临时加印了十万份报纸。结果也是全部售空卖光了。
领导们欢喜得差点集体在会议室里跳起来,当场拍板马上重奖娱乐版的这几个记者与编辑。
林华他们没有马上得到这个喜讯,因为他们正在外面采访,不过这次采访是从未有的离奇和复杂。
林华和另外一个同事去采访叶映晴的家人,叶映晴的父亲已经失踪。他们去到后,发现叶映晴的母亲熊秋玉也下落不明。于是转头去采访叶映晴的大学老师,发现叶映晴因为生病从来没上过学,便只好去找叶映晴的高中老师和同学……
再说林华的另外两个同事小张与大林,按照预定的计划去采访董妮,去到电视台后,发现她没来上班,电视台的领导也在找她,打她的手机是关机(这个时候,手机还是很奢侈的配备,哪像现在这么通大街每个人都有),打坐机也是忙音。
正急得上火,准备报警呢。
董妮与叶映晴,这对今天报纸上最热门的姐妹花玉女,不约而同的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怎么也找不到,就像UFO一样,只是转瞬的光亮,你想再仔细看个端详,人家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
王汉三是个清洁工人,每天早上5点就要出门扫大街,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月工资才420块,但他很知足了,因为他是个残疾人,能得到这份工作,已经是某些领导在记者的陪同下给的“恩赐”。
领导得到印象分,自己得到实在的工作,是很好的双赢结局。
所以王汉三很本分地上着班,辛着苦,而没任何抱怨。
只是这工资实在少了点,所以作为清洁工人的他,第二工作就是拣垃圾。别看这拣垃圾面子上不体面,但运气好,一天也能赚十块八块的。
这天临晨六点,天已经蒙蒙亮了,王汉三负责的那段路也扫得差不多了,所以他决定开始做点自己的第二职业。王汉三拐去到一个小巷子,看见一辆很破旧的车,玻璃全碎了,车门虽然是关着的,但是关得不严实。这是一个四个圈标志的汽车,王汉三也不知道这车是什么牌子,但他知道。别看城里人生活富裕,可是能买得起车的人也不多。
王汉三走进汽车仔细看了看,发现车里里面有红色的痕迹,像人血。
一时间,他想起报纸上经常说的那些凶杀案,这不是太像了吗?
便马上跑到电话亭报了警。
很快110就过来了,几位阿SIR问了王汉三几句,便让他走了。
王汉三走后,110警察马上打电话给侦讯科,不多久来了两个同事,拿着仪器做起了扫描。
这四个圈的汽车里,有道很轻的子弹痕迹。
在侦讯科的同事做扫描时,之前的110警察又在车里发现了一个名贵的手提包。
这是1997年6月4号。之前就名气不小、现在更是红得太不象话的G省电视台主持人董妮的车就这样被发现了。
警察对这件事情相当的重视,在得到那110巡警的报告后,马上决定成立专案小组。不过老成的主抓侦察的公安局副局长郭啸栋在成立专案小组时,给G省的军分区某部的董建军大校打了个电话,回来就把这还没成型的专案组给撤了。
搞得本来就有点紧张的下属一头雾水,郭副局长才说,董主持人没事,正在给老爷子关禁闭呢。
局长这么说了,那下面的警察也学着样,只是做了例行的登记,就打算把车子送去电视台。
鼻子灵通的各路记者,从热线电话中得知董妮的车这么破烂地出现在这样的一个小巷,觉得肯定是有些大情况,顿时以最快的速度杀进了过来。
记做们到达现场后,警察拉起了警戒线,正在忙碌着。
有的记者开动照相机一阵乱拍,也有的开始寻找目击者。这个时候,一个穿着制服的女警察过来了,和记者打招呼。
大家都是圈内人,明白这个女警察类似于那种新闻发言人,现在在交待案子的情况,并告诉记者们的注意事项,哪些能够写,哪些不能够写。
这是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原则。
这次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女警察宣布这事不能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