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荣耀-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得刘浩然这么一介绍,孔克坚以下众人立即对程乃彬拱手相礼,恭敬之色尽表于色。
“这位是淅江的清节先生。”刘浩然继续介绍道,清节先生名桂德。字彦良,淅江慈貉人,元末乡贡进士,为仓山书院山长,后改平江路今苏州学教授。前年应召,与程乃彬同列国史馆院士,太子正字。
“听闻诸位深习圣人之传,朱子之学,晚生此来是要好好讨教的。”桂彦良以字为名恭敬地拱手道,语气中却含着那么几丝火药味。现在天下儒学以理学为重,而江南学子,尤其是淅江学子认为程朱理学的正统在金华,北方这蛮夷之的,久陷勒虏之手,能学到什么理学精髓,就算学到的也只是“伪学”而已。
不仅北方众名儒微微皱起了眉毛。连孔克坚连忍不住心中苦笑。想不到这淅东名士话锋不是一般的犀利,连自己都扫进去了。自从靖康之难,宋室南渡,孔圣人一脉也分为南北两宗,虽然北宗现在世袭衍圣公爵个,但那是南宗让出来的。
想当东第三代衍圣公孔端友恭负传家宝“孔子及开官夫人楷林像。唐吴道子绘孔子佩剑图”和“至圣文宣王庙祀朱印”等,近支族端木、瓒等南下扬州从宋高宗扈跸,最后至临安,是为孔氏南宗始祖。
而且这等忠义之事为江南士人所称颂,一时奉衢州孔庙为正朔。虽然后来元廷将衍圣公和供奉改回曲阜,但是衢州却依然是江南士人心中的“圣地。”
自刘浩然掌江南之后,更是大力褒奖孔氏南宗,当代宗主孔希路被刘浩然上表,以小明王的名义授中散大夫,刘浩然称帝后授其为正奉大夫,封承圣侯,世袭罔替。甚至江南有言论传出,以南宗取悄北宗。这不能不让孔克坚心生警怯。衍圣公这个个子虽然不好坐,但是也不能如此轻易地就送出去,现在关键在刘浩然这位新称帝的天子身上。他到底是什么态度?
刘浩然含笑在一旁望着桂彦良“挑衅”北方学子士人,看到几位大儒虽然没有怎么动色,他们身后的门生同窗开始鼓噪起来,于是咳嗽一声说道:“清节先生一向好学如痴,想不到来了北方也是这般
轻轻一句话便将桂彦良的挑衅变为士子之间的学识之争了。
“衍圣公,请带我等敬拜圣人吧。”刘浩然安抚下话题,对孔克坚道。
“陛下请!”
走进曲阜,发现整个县城都是围绕孔庙、孔府等地而修建的,难怪。这里姓孔的最大。来到孔府的大门口,抬头望去,只见该门分三间。高七、八米,长十五、六米,宽十来米,上挂着“圣府”牌匾,左右中柱各有金字木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气派!真不愧是天下第一家。
这时的仪门大开,刘浩然为首。一行人穿过六厅,直接来到大
只见这间大堂分五间,高个来米,长二十多米,宽十五、六米。正中设朱红暖阁、公案及一品官仪仗。
站在中间四处张望了一下,然后走到一品官仪仗前细细地看起来,只见这里摆着历代历朝皇帝的诰封策命,以及官印等物件,当然了元廷的物件已经被避嫌了。
瞻仰了一番后刘浩然来到孔庙,穿过圣时门,绕过杏坛,来到大成殿,这是孔庙的主殿,高二十点八米。阔四十五点七八米,深二十四点八九米,重檐九脊,黄瓦飞甍,周绕回廊,大殿结构简洁整齐,重檐飞翘,斗棋交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藻井祜操饰以云龙图案,金箔贴裹,祥云缭绕,群龙竞飞。四周廊下环立二十八根雕龙石柱,均以整石匆成。柱高五点九八米,直径零点八九米,承以重层宝装覆莲。
大成殿内正中供奉孔子塑像,坐高三点三五米,头戴十二旎冠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一如古代天子礼制。两侧为孟子、朱子两位配圣,东位西向的是颜回、老子、庄子、韩非子、程颐兄弟等十四哲。金前都有供桌、香案、摆满祭祀时使用的道、豆、爵等礼器。殿内还陈列着祭祀孔子时中和韶乐乐器和舞具。殿中悬着四块匾额和两幅对联,其中正中一块匾额正是刘浩然所提的“文人先师”
这孔府孔庙包括大成殿都是明军占据山东后,紧急从江南抽调能工巧匠,招募民夫修缓而成,要不然经过十几年的战乱,如何有这番光鲜

首先是国史馆院士,太子正字程乃彬代表刘浩然宣读诏书,正式向天下宣布册封孔子为至圣先师,孟子为亚圣贤师,朱子为先贤明师,颜回等儒家先人为十四哲。
孔克坚为首众人对着供在金前香桌上的圣旨三跪九拜,并行大礼。
接下来是祭祀孔圣人,今日虽然不是正式的春秋大祭,但是由于有刘浩然这今天子在,这场祭祀轻慢不得。
祭孔大典主要包括乐、歌、舞、礼四种形式,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仪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礼正乐垂,中和位育”
刘浩然等人先到厢房换过礼服。刘浩然自然身穿九龙度服,其他众人则按照官职闲身身穿官制祭服和民间祭服。这时论到孙仲良在一旁做司仪,看到刘浩然拉开架势准备跪拜行大礼,他一时慌了,连忙与孔克坚等人劝阻道:“陛下乃天下之主,如何能行此大礼!”
“衍圣公此言差矣,至圣先师乃天下读书人之师,刘某不才,出身草莽,只敢恭据半个读书人,今日能在孔庙跪拜圣人,乃一生幸事,如何使不得!”
见刘浩然摆出如此诚恳的态度,而且又异常坚决,孔克坚一时也不好劝阻了,只好作罢,听从司仪安排开始祭祀仪式。
司仪孙仲良首先高声唱赞礼。然后拈鼓、再拈、三拈、净手、按官职高低和身份顺序排班,司俎、司祝、司乐等执事者各执其事,升炮鸣鞭炮,奏乐大吹、细吹。整冠掀领,主祭人三献祭,原本主祭人应是孔克坚,但是现在变成了刘浩然。
刘浩然在首,肃然而立,旁边由桂彦良担任的正献官带着献官先奉上黄色的丝绸和仿周礼的酒杯,此为初献帛爵。在祭孔大典中担任正献官,尤其在天子主祭的祭孔仪式中担任正献官是何等的一种荣耀,桂彦良早就收起了轻狂之心,一举一动唯恐违了礼。
接着刘浩然诵读早就由宋谦捉刀做好的祭文,然后双手将黄绢祭文供奉安好,众人跟在刘浩然后面向孔子像行五鞠躬,再齐声念诵《孔子赞》:王弃下衰,文武将坠。尼父挺生,河海标异。祖述尧舜,有德无位。哲人其萎,凤鸟不至。
《孔子赞》有几个版本,有三国魏阮籍的《孔子诗》,晋朝挚虞的《孔子赞》,前宋米节的《孔子赞》,前宋太祖皇帝赵匡胤的《宣圣赞》。这里用的正是宋太祖的《宣圣赞》。
亚献礼仪差不多,是由姚尚鲁担任的亚献官带着献官奉上香,再由刘浩然带领向孔子像五鞠躬,齐诵《孔子赞》。
终献是由卫肇端担任的终献官带着献官奉上合周市的妹酒,再行五鞠躬,齐诵《孔子赞》。三献后便是献牲畜,云马,进供养,再由司俎摆设燃香焚云马表,主祭人刘浩然带头,由司仪声导,殿内外人员行三跪九叩大礼,后由司祝颂读祝文祭文、疏文、望燎点燃在殿外堆放之松蓬,仰视、升炮、大吹,待火熄后,复个仍按顺序站定,又行三叩礼后,平身、鞠躬、按顺序退班,这才算仪礼完毕。
第一百七十四章孔庙与北方士族
1069帝国的荣耀第一百七十四章孔庙与北方士族二
社整个讨程中。刘浩然谨记程乃彬和桂彦良的话。尽量以引以作缓慢。斯文不躁,有条不卓,为掬以虔诚,一套做下来,倒也没有出什么差错,反而做得尽礼合制,孔克坚和一帮北方名儒士子们看在眼里,目光不由多了一份神采。
忙完之后,刘浩然站在杏坛旁。看着这个传说中引圣人讲学的地方。默然了一会突然开口道:“圣人乃大明读书人的先师,这里也是大明读书人的圣地。”
说到这里,刘浩然不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圣地,乡野村夫的圣地就是那一院茅屋,市井小民的圣地就是那酒肆茶馆,忠勇之士的圣地则是那烈士陵园,我们读书人的圣地在哪里?就在这里!”
听得当今天子开口,众人都不敢开口,都在静静地倾听着,然后在心里细细地咀嚼着,体会中话中的意思。
刘浩然背着手,昂首看着天,默然一会突然问道;“圣人在此讲学,距今有多少年了?”
旁边的程乃彬连忙答道:“回陛下,应荐一千八百年有余。”
“一千八百年,多少岁月沧桑。多少次改朝换代,黄巾之乱,三国之祸,五胡乱华,晋室南渡,靖康之难,崖山之亡,可是圣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