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4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安的机构。这些机构发给商人存钱的收据,商人拿着收据回到地方后,再
凭收据到各地方官府取钱,这样就免除了路上被强盗抢走钱财的风险。明朝
初年,在西南地区出现了叫“麻乡约”的民邮机构。那时候许多外省人移居
到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的四川省,尤以湖北省孝感的人最多,他们虽然定居
在四川,但仍很想念家乡的亲人,所以每年都定期举行集会,并推举代表,
回乡探亲,同时也帮助同乡捎带书信和包裹,天长日久,就成了传统。于是
人们干脆就成立了叫“麻乡约”的商行,专门负责替人传递包裹和信件,兼
营货物运输。
    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民间出现了专业民邮机构——民信局。民信局的出
现是民间贸易、民间交往日益发展的必然结果。民信局首先出现在著名的港
口城市——宁波。那里工商业发达,是水陆交通的重镇,当地有许多人外出
经商做官。当时的宁波绍兴一带人士遍布全国各地,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非
常频繁,但托人转代非常不便,一封信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到达收信人手中。
在这种背景下,民信局产生了。由于适应了形势的需要,所以民信局发展很
快。不久,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大城市和一些沿海口岸相继建立了许多家民信
局。这些民信局一般都有一定的管辖范围,路途遥远的邮件常常需要几个民
信局互相合作,才能把邮件传递到目的地。当时的民信局经营范围很广,既
能传递信件、包裹,也能汇兑银钱,甚至还能托运一些大件物品。民信局在
清咸丰同治年间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全国大小民信局多达数千家。在广东、
福建的沿海地区还出现了专门为海外侨胞服务的民信局——侨批局。那时候

许多穷苦百姓为生活所迫不得不飘洋过海到异国他乡去谋生,虽然身在海
外,但仍心系故土,需要和家乡的亲人通信联系,也需要给家人寄回金钱和
物品。民信局为了满足这些人的需要,成立了专门为侨胞办理通信和汇款业
务的机构,只是因为福建方言中把“信”说成“批”,所以才叫“侨批局”。
    具有现代意义的邮政局——大清邮政是于 1896 年正式成立的。它是由当
时霸占我国海关税务大权的英国人赫德一手创办的。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帮助
我国发展邮政通信事业,而是为了进一步掠夺中国的财富。以后几十年,从
英国人赫德到法国人制黎、铁士兰,帝国主义列强一直控制着中国的邮政,
并从中榨取了不尽的财富。但是当他们迫不得已将这项主权交还中国政府的
时候,却声称中国政府反欠他们 184 万余两白银。当时,帝国主义国家侵犯
我国邮政主权的另一方式是他们纷纷在中国开办叫“客邮”的机构。这些机
构名义上是为在华的英、法、美、德、俄、日等国的侨民提供邮政服务,但
实际上却是他们用以搜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情报的情报网。在
帝国主义的排挤、压制下,我国的民邮组织逐渐被削弱了,并最终于 1935
年停办。
    只有解放了,邮政事业才真正获得了新生,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我国
邮政业务的覆盖面得到了迅速扩大。今天,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我们
都能看到邮递使者为我们送信送报的身影,即使是最僻远的山区,也都留下
了邮递员的足迹。另一方面,我国的邮政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汽车、火车、
轮船、飞机都成了邮政运输工具,许多邮政局都安装了诸如自动分拣机、条
形码识别机、报纸零售机等现代化设备,邮政这项古老的行业正在朝气蓬勃
地向前发展。
                    
           烽火传军情
                   
    靠人来传递信息速度是很有限的,即使骑马最多也只不过每小时 60 公
里,所以在通信方式上进行变革是必然的趋势。
    早在 3000 多年前,我国中原地区的人们为了防范和抵御西北边陲少数民
族的搔扰,就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烟火报警通信装置——烽火台。烽火台是
用石块垒成的十多米高的石堡,上面堆有柴草和狼粪,时刻都有士兵在上面
值勤观察和瞭望。一旦发现敌情,夜间点燃柴草,使火光冲天;白天则点燃
狼粪,因为粪燃烧时其烟垂直向上,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故而将烽火又称
为狼烟(到今天还有成语“狼烟四起”)。唐朝诗人王维曾有著名诗句:“大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烽火通信系统是由许多个烽火台一个接一个串联
组成,每个之间有一定间隔。每当出现紧急情况便点燃烽火,后一个烽火台
看到前面的烽火信号便也跟着点燃烽火,以便通知下一个,这样从前到后依
次传递,警报很快就从边关传到了内地,中原人民也就可以早早地做好抗敌
准备。烽火不仅能表示警报,而且还能反映出一定的信息,比如利用燃放烟
火堆数的不同,每道烟火的时间间隔的不同等就可以大致表示出来犯敌人的
数目、方位等内容。只要事先规定好每种组合的定义,烽火就能传送一定量
的警报信息。
    史书上曾记载了一个有关烽火的有趣故事。西周最后一统治者周幽王是
个昏庸的国王,他不理朝政却整日沉湎于女色。他有一个爱妃叫褒姒,是个
貌可倾国的美女,可是在周幽王面前却总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不露笑脸。

周幽王想尽办法也无法让褒姒笑一笑,于是便设下千金重赏以求褒姒一笑,
这也就是成语“千金一笑”的由来。后来幽王手下的一个大臣出了一个主意,
让幽王带着褒姒在骊山的王宫内设宴,同时命人点燃了烽火,当时各路诸候
看到了烽火以为外族来侵犯镐京(西周国都)了,便纷纷带着人星夜赶来增
援,到了镐京才发现被幽王愚弄了,只好一个个带兵返回。看到一队队士兵
来来去去忙忙碌碌的样子,褒拟果然露出了笑脸,幽王为此龙心大悦,重赏
了那名大臣。但是很快就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没过多久,西部的犬戎族
果然来进攻了,周幽王又使人点燃了烽火报警,但各路诸候由于上一次的教
训以为又是幽王在戏弄大家,结果无一来援,西周从此灭亡。从这个古老的
故事可以看出当时在各种物质条件很不发达情况下,烽火通信已经发展成了
一个相当完备的系统,从周朝的国都一直通向各个诸候国,在应用中也起到
了很重要的作用。
    以后各个封建朝代都很重视烽火这种通讯方式。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
进行了一项巨大的工程——修建万里长城。长城不仅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
略的屏障,也是一个烽火通信系统,长城上每隔二百米左右就修建了一座烽
火台。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烽火在雄伟的古长城上传递时,绵延不断、横贯
千里的情景一定蔚为壮观!唐诗中有这样的句子:“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
连营候鼓鼙”。秦始皇建造了万里长城后,各朝各代都在长城一线上派驻了
大批军队,并且多次对长城进行维修,最后一次大规模重修在明代。今天,
长城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但它仍然具有象征意义,一座座烽火台就象一
座座丰碑展示着我国发达的古代文明,也展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勤劳与智
慧。
    烽火通信在每一站之间是以光速传递的,所以应属于光通信一类,光的
速度是每秒 30 万公里,显然比马跑人行要快得多。在世界其它国家的古代历
史上也有利用光来通信的记录,1000 多年前的阿尔及利亚人就曾利用巨大的
铜镜反射太阳光来传递情报。古希腊的历史学家波列比曾发明一种利用光来
通信的办法。他在古希腊建造了不少高塔,每相邻两塔相对的高处墙壁上都
凿有 5 个洞,每个洞可明可暗,5 个洞通过明暗不同的组合一共可有 2 的 5
次方种变化,也就是一共可以有 32 种变化,希腊文一共有 24 个字母,以每
种组合代表一个宇母就可以完全把这 24 个字母传递出去,这样一个字母一个
字母的传递就可以连成完整的句子,情报也就这样一站一站地传递下去了。
这种通信方式可以说是现代电报的雏型,现代电报从原理上来说和古希腊的
光通信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利用的手段不同,一个是利用光,一个是利用电。
                    
        会飞的“邮递员”
                   
    古代的交通是很不发达的,在平原地区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