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市民的奋斗-第6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因为钢铁在国防中的重要地位。更是引申出了“钢铁即是国家”。由此可见钢铁和钢铁工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在这个钢铁决定力量的时代。鉴于钢铁在工业和国防的重要性,建立强大的钢铁工业一直都是西北工业发展规模之中的重中之重,钢铁是西北工业的基础。
位于西北市东南部的冶金工业区拥有一百七十多家分厂的西北钢铁联合企业,无论是其规模或或是钢铁产量、钢材产品种类都远远超过由日本政府于1896年创建的八幡制铁所,这个亚洲较早的一个钢铁联合企业。
不计算500立方以下的六座炼铁高炉,仅仅只是一座一千五百立方的炼铁高炉就足以使西北钢铁联合企业是这个时代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共和六年十二月份,西北钢铁联合体的粗钢以及钢材产量达到惊人的十二万吨,铁产量更是达到二十五吨,仅十二月份一个月的产量,就接近同期日本八幡制铁所年产量地70%。
“支那月钢铁产量超过日本年产量!”
李贺扔掉手中的这份一位从日本归国的友人带回来的日文报纸,看着报纸上的报道的日本人的惊呼声,李贺所感觉到的是前所未有的自豪。有什么比看着整整一辈子的梦想得已实现。更让人觉得自豪地事情呢?
四十五年前,在旅居美国地大伯要求下,不过才只有十五岁的李贺拜别了父母和新婚的少妻前往美国留学,美国的发达的工业社会让这个从广东出来的少年惊呆了,李贺在美国用了十五年的时间,完成了自己地学业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取得了机械工程硕士的学位。
学成归国地李贺却发现自己所学在国内除了在兵工厂工作之外,根本没有其它用处,原因很简单,国内没有钢铁。没有钢铁就没有机器。被理想冲昏了头的李贺再次赴美学习冶金。在美国学习生活了二十年的李贺忘记了当时中国的现实,朝廷的官员并没有建立钢铁厂的意愿,以至于李贺不得不在美国的钢铁公司中工作,直到一年多之前,接受西北钢铁企业的邀请,曾经深埋的钢铁强国梦才再次浮现在已经麻木地李贺的脑海中。
正是怀揣着这样的梦想,李贺和自己的结发妻子乘船从美国来到西北。随后进入了西北冶金研究所,成为研究所中少有几名中国工程师中的一员。带着十几名西北大学冶金专业的学生一起从事着冶金技术研究,由李贺和学生们一起设计的180吨炼钢平炉,现在正建设之中,一但建成西北的钢产量还会再增加一个量级。
“李工程师,吴经理请您去一下会议室!”
这时李贺的办公室地门被一个学生推开了。
当李贺来到会议室后,冶金研究所地几十名德裔、俄裔工程师已经先后到了会议室,而西北钢铁企业联合体的总经理吴健则坐在那里,看这阵势显然是有大事。好像上次把研究所地冶金工程师招来开会的目的是为了研制用于重型火炮的新型炮钢,这次又是为了什么新课目。
“……想来大家都知道现在边防公署已经决定建立海军重整中国海防。造船不能无钢,尽管我们制造的几种船用钢都已经用于制造商船和驱逐舰,但那些钢种并不适合制造装甲舰。但是现在海军舰船部昨天开会决定让西北钢铁公司研制造一种新型舰用渗碳装甲钢。这是舰船部提出的技术要求。”
吴健简单的的说明了来意,作为西北钢铁联合企业的总经理。一年来在前任经理李维格打下的扎实的基础上,西北钢铁联合企业在吴健的手中进入了高速发展,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产量得相比于年初增加了六倍,利润增加了十倍,大批特种合金钢材的研制填补了当前国内的技术空白,对此吴健个人感觉非常满意。现要的西北钢铁企业联合体正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着。
“……要求表面硬度达到600…680HB。递减渗碳深度为40…55,基材硬度为200…230HB。基材抗拉强度为700…780P,基材屈服强度为450…
看着手中的海军提出的装甲钢的技术要求,李贺几乎不敢相信文件上的数据。舰船部提出的这一技术指标要超过李贺在美国时曾经参于研制的美国海军的装甲钢,西北尽管已经有着丰富的生产合金渗碳钢的经验,但是距离舰船部的要求还有很大的一段差距,甚至于距离美国目前的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
“吴经理!舰船部提出的这一技术要求并不现实,这些些指标不仅超过美国的渗碳装甲钢的性能指标,同样高于目标前世界上渗碳装甲钢最高水平的克虏伯公司,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技术并不能实现舰船部的要求,既便是我们目前仅能少量生产的试验品距离这些指标还有一段差距。”
李贺听到有人发表了意见便望了过去是第六技研室的希多洛夫,他是半年前从俄国移民西北,曾经是俄罗斯海军下属的装甲钢工厂总工程师,现在的新型驱逐舰上使用的新型舰用钢就是由他主持设计,舰船装甲钢是他的本行。
希多洛夫的意见得到了会议室内的几十名专家工程师的赞同,作为技术人员的他们可不像舰船部的那些军人一样,追求最优的指标而忽视了自身技术条件。但他们并不知道,舰船部之所以提出这些指标,是为了舰船部正在设计的新型袭击舰而提出的要求,在吨位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军舰的防护性能,只能使用最好的装甲钢来弥补装甲厚度的不足。
尽管海军舰船部的技术人员明白提出的技术指标非常苛刻,甚至于不可能实现,但迫于无奈只能如此。以最高的要求争取最好的结果,一直以来都是西北的信条,或许结果可能和要求指标有些微差距,但是却得到自身技术条件下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以最好的结果,这正是舰船部所希望得到的。
“我们根本没有大量生产渗碳装甲钢的经验!”
尽管明白这些指标有些不太现实,但是此时李贺脑中考虑的却是西北钢铁联合企业根本没有生产渗碳装甲钢的经验,对于渗碳装甲钢的生产西北非常陌生。陌生生产工艺、超标准的技术指标,李贺的眉头不禁皱来的越来越紧了。
“或许!并不一定非要使用渗碳装甲钢!”
皱眉思考着的李贺此时并没有心情会议室内其它人的争执,而是要考虑是不是应该用其它钢种来取代渗碳装甲钢,西北没有生产渗碳装甲钢的经验,尽管在试验室里中渗碳装甲钢的技术早已经突破,但是在工业生产渗碳装甲钢上却非常陌生,也许还可以另辟蹊径。最重要的钢材达到舰船部要求的指标,而不是钢种的问题。想到这李贺便动起了另起炉灶的心思。!~!
..
第94章 迷的奇迹!
“密码就是错别字!”
这是西北的密码教父来自美国的赫伯特。奥利弗。亚德雷在为西北电报局第一期密码分析学培训班的30名学员上课时说到的第一句话,也是在给人们眼中异常神秘的密码作出的简单的定意。wWW!
密码就是错别字,与小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写出的错别字相比,密码唯一的不同,就是“有意写错”的。老师能认出学生的错别字,因为毕竟学生再错“也还是那个意思”,而密码这种“有意写错”的字,压根儿就没打算让非授权的人认出来。
这就是神秘的密码,在赫伯特。奥利弗。亚德雷的眼中,密码仅只有这么简单而已。因为赫伯特。奥利弗。亚德雷这位密码分析大师的加入,西北省电讯中心的密电破译工作一年之中已经取得相当大的进步,对日本由其是对俄国的密电破译几乎达到了同步的标准。负责密码破译的亚德雷曾经非常自豪的说,在俄国人接收到密电的半小时内,他们的电报内容就会出现在调查部以及边防军军情局的案前,当然这与在哈尔滨、海参崴、上乌金斯克等地缴获的密码本以及一些俄军密码编译军官投靠西北不无关系。
在西北省电讯中心大量破解着他国政治、军事密码的同时,无论是调查部或是军情局,边防公署或是边防军司令部所感受到最多地是前所未有震惊。密码的编译是一个全新的战场,任何稍有常识的军官都明白,一但自身的密码被敌方破解之后,对自己和敌人意味着什么,战场的单方面透明所导致的就是另一方地惨败。
自己在破解着他国密码的同时,不见得就没有国家在破译着西北的密码。面对这一现实压力,西北军事政治情报三方都迫切需要绝对可以保证安全的密码。所以编写一种足够安全的密码就成为了西北的密码编码人员最重要的任务。
由于密码学的起源和兴盛都在使用“字母语言”地那些文明里,因此毫不奇怪地,它关注的主要对象也正是字母语言,这一点对我们这样使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