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吃三套鸭-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周浩晖



三吃三套鸭

农历三月,古城扬州最美丽的时分。柳枝妙曼,百花争芳,空气中的每个角落似乎都溢满了如烟如雾的春色。

一年一度的“烟花节”如期开幕,四海宾客纷踏而至,共同沉醉在这片人间胜境中。

美食、美景、美女。这是千百年来扬州城最迷人的三大主题。

而我,从来都把美食排在这“三美”中的第一位。

我以美食家自居。不夸张的说,扬州大大小小上千家酒楼饭店,几乎都留下过我的足迹。我去城里任何地方吃饭,从不看菜单,因为他们什么菜是特色,什么菜最拿手,我都了如指掌,用朋友们的话说,我已经吃成了“精”!

所以,我一度认为,扬州已没有我未曾尝过的美味,也没有能在阅历上胜过我的食客。渐渐的,我有了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口味也越来越刁。我对美食的期待,已经很久没有得到满足了。

幸好,今年有了“淮扬珍味席”。

这是扬州饮食界攒数年之力筹办的一次盛事,邀请了扬州城最著名的三十家酒楼参加。每家根据自己的所长,专门打理宴席中的一味菜肴,最后凑成三十道菜的大席,供食客们品评。

每家酒楼竭尽全力,却仅制作一道菜肴,这“珍味席”的品质可想而知。扬州的食客们得知这个消息,无不食指大动,馋涎欲滴。不过最终能应邀入席的仅有十六人,我有幸成为其中之一。

宴席在扬州名气最大的“一笑天”酒楼内进行。那天傍晚,我早早便来到了会场,同席的自然都是扬州饮食界的显赫人士。位于主座的,正是“一笑天”酒楼的老板徐叔。在他身边,位于客座首位的一个老者,我却并不认识。

这老者少说也有七十多岁了,白发长须,清矍消瘦。桌上的其他人都在客气地相互寒暄招呼,唯独他气定神闲,眯着眼睛细品手中的一杯绿茶。看起来,他与众人都不太熟悉。

宾客到齐之后,徐叔指着老者向大家介绍说:“这位周老师,是当年王全宝的关门弟子。”

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足以让在场的人大吃一惊。王全宝是解放前后扬州厨界传奇性的人物,号称扬州现代厨艺的开山鼻祖。厨界传艺一般十年一辈,照这么算起来,如今在扬州叱咤风云的这帮厨师都得管这个姓周的老者叫太师爷!

老者却只是淡然一笑:“我都几十年没在厨界走动了,这些虚名,还提它干什么,还是赶紧开席,让大家一饱口福吧。”

宴席正式开始。这道道佳肴美味无穷,自然不必多说。这压轴的大菜,正是“一笑天”酒楼赖以成名的招牌:“三套鸭”!

早在清代中叶,淮扬厨师从李渔《闲情偶寄》中的“驻禽贵幼而鸭贵长,雄鸭功效比参茸”一句中获得启发,采用物性截然不同的一鸽两鸭为原料,用乳鸽外套野鸭,外面再套家鸭,同锅煨制,一汤多味,成为传世名菜。

要想在扬州吃到最好的“三套鸭”,百年来,除了“一笑天”酒楼,不作第二家想!

上桌的“三套鸭”盛在一只细瓷大盆中。盆里汤色纯美微绿,恰似一汪春水,套好的三禽端坐水中,三头相叠,六目紧阖,神态亲昵安详,看起来倒象正在熟睡一般。

徐叔作为东道主,此前一直在热情地招呼大家用餐。现在他却变得神情严肃,甚至有些紧张。只见他把瓷盆首先转到了老者面前,小心翼翼地说了声:“周老师,您看看?”

老者本来始终是眯着双眼,神情悠然。此刻他点点头,突然翻开眼皮。顿时,两道精亮的光芒射了出来,直直地盯在了那只瓷盆中。不过只是短短的一瞬,他的目光便收了回去,又成了一副怡然无欲的模样。

“好。请诸位尝尝吧。”老者淡淡地说了一句。

徐叔眼中明显闪过一丝失望的神情,他把瓷盆转开,招呼别人说:“来,大家请用这道‘三套鸭’。”

“三套鸭”,三禽合食,鲜中加鲜。这家鸭肉肥,野鸭肉瘦,乳鸽细嫩,自是不用多言。而作为炖菜,这滋味全在一锅汤中,我用小勺舀起一匙清汤,嘬入口中,细细地咂味了片刻,只感觉鲜香饶舌,回味无穷,竟把先前那些佳肴的美味全都比了下去。

其他人品尝了这样的佳作之后,也都是赞不绝口。唯有那名老者,却始终没有吃一块肉,喝一口汤,在他眼中,这道难得的美味竟似不存在一样。

听着众人的称赞,徐叔却打不起精神。他看着老者,黯然说道:“周老师,今天让您失望了。”

老者微微一笑:“没关系,都这么多年了。我今天来,原本就没指望能吃上真正的‘三套鸭’。”

这话一出,在座的众人无不失色。难道这味美绝伦的菜肴,竟然入不了这位老先生的法眼?

我第一个忍耐不住,问道:“您老的意思是?这道菜做的尚有缺陷?”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岂知是有缺陷?它根本就不能算是‘三套鸭’!”老者眼中的精光又闪动了一下。

“那怎么可能?”我难以理解地摇着头,“我在扬州饮食界也混了十多年了,‘三套鸭’是我最钟爱的菜肴之一,我敢说,这是我十多年来品尝过的味道最好的‘三套鸭’了。”

“那好。”老者笑吟吟的看着我,“你在这汤中,尝到了几种鲜味?”

“当然是三种!家鸭的肥美、野鸭的香酥和乳鸽的鲜嫩融于一锅,妙不可言!”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老者不慌不忙地捋着胡子:“我再问你,这道‘三套鸭’在上锅炖制之前,把三禽层层相套,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

我蓦地一愣,竟一时语塞。既然叫做“三套鸭”,那把三禽相套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究竟为什么要相套,我却真的从来没有想过。现在老者突然抛出这个问题,难道其中藏有深意?

老者见我答不上来,又说:“如果要融三种美味于一锅,把乳鸽、野鸭、家鸭拆开烩制不就行了?又何必先穷思竭技,把三禽层层相套呢?岂不是多此一举吗?”

这下不仅是我,其他人也全都放下了筷子,埋头沉思。徐叔额头上更是沁出了细细的一层汗珠,口中喃喃地自语:“为什么要三禽相套?为什么要三禽相套?”

老者端起桌上得茶杯,轻轻呡了一口,然后说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赵雪锋这个名字?”

“我知道!”徐叔抢先回答,“新中国在世界上赢得的第一块国际烹饪大赛金奖,就是他的手笔!”

虽然已经事隔久远,但经徐叔这么一说,众人也都想起确实有这么一个人、这么一档子事,纷纷点头议论起来。

“赵雪锋?那可是传说中的人物,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号称扬州的第一名厨呢。”

“后来听说在文革期间去世了,许多菜肴的做法从此失传,真实令人痛心!”

“对了,他得国际金奖的时候,做的那道菜,似乎就是‘三套鸭’?”

“不错。”老者听到这里,眉尖一挑,陡然睁开了双眼,脸上浮现兴奋的光芒。不过他炯炯的目光却没有看向什么实物,而是带着些迷离,似乎已飘进了另一个时空中。

良久之后,他的目光才收了回来,然后他叹了口气,说道:“‘金奖三套鸭’的名头,当年传遍了全城。不过这背后的故事,了解的人却不多。唉,今天,我就给你们讲一讲吧,否则再过几年,只怕就没人知道真正的‘三套鸭’该是怎么一回事了。”

所有的人都屏息凝神,随着老者的讲述,一同走入了当年的那段传奇中。

“快有五十年了吧?想当初我还是个小伙子,嘿嘿,现在想想,那时的我,真是什么都不懂呢。

当时在扬州厨界,名气最大的是我的师父王全宝。那次国际大赛让赵雪锋去参加,就是由我师父举荐的。

赵雪锋那会也就是个刚刚崭露头角的年轻人。比赛前夕,他特地邀请师父到他家中,对他即将用于参赛的菜肴‘三套鸭’进行评点。

师父欣然答应,并且又叫上了两位饮食界的前辈一同前往,我刚刚拜了师,作为跟班也去了。后来我才意识到,这简直是三辈子也修不来的福分。

第一次见到赵雪锋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大约也就二十七八岁的年纪,中等体态,不善言辞,面对几位前辈时,目光中似乎还带着些忐忑和羞涩。

我们坐定后,赵雪锋把打理好的‘三套鸭’恭恭敬敬地端了上来。那盆汤色泽碧绿,但又清澈见底,看不到一点杂质。徐老板,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